張淼[腳踏車運動員]

張淼[腳踏車運動員]

張淼,男,山東濟南人,腳踏車運動員,1988年8月12日出生,身高182cm,體重81KG。2010年亞運會,和成昌松、哥哥張磊合作奪取男團競速賽冠軍,個人奪取男子凱林賽季軍。

基本信息

主要成績

張淼(中)在比賽中張淼(中)在比賽中

2009年10月17日,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腳踏車男子場地團體競速賽決賽中,山東隊成昌松、張磊和張淼以44秒232的成績打破了國內該項目的紀錄,並奪得冠軍。
2009年丹麥世錦賽上,成昌松、張磊和張淼三人創造了44秒002,獲得第四。
2010年11月14日廣州亞運會腳踏車-場地腳踏車男子團體競速賽冠軍(44秒429張磊張淼成昌松)
2010年11月17日,第16屆亞運會腳踏車場地男子凱琳賽中,中國選手張磊在最後一圈的衝刺中摔倒無緣獎牌爭奪。馬來西亞的兩名選手選手穆赫德·阿齊茲·哈斯尼·阿旺喬賽亞·吳安楠分獲冠亞軍,中國隊另一名選手張淼第三個衝過終點獲得季軍。
2010-2011賽季場地腳踏車世界盃澳大利亞墨爾本站(12月06日)男子競速賽中,中國選手張淼獲得第14
2011年1月23日,國際自盟場地腳踏車世界盃賽北京站,在男子個爭先賽獲得銅牌,張磊、張淼、成昌松參加的男子團體競速賽中獲得銅牌。
2011年2月14日,在泰國結束的場地腳踏車亞洲錦標賽上,張磊、張淼和成昌松在男子團體競速賽上再度戰勝日本隊,以1分1秒25摘得金牌,男子爭先賽獲得銀牌。
2011年8月19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獲得男子凱琳賽金牌。

人物軼事

金牌三騎士

成昌松、張磊、張淼這個“金牌三騎士”組合中,張磊和張淼便是一同上陣的親兄弟,雖然成昌松與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三人說他們的關係比兄弟還親。
三人都是充滿活力的“80後”,和其他的“80後”一樣,他們喜歡聽音樂、上網,同樣愛玩、愛鬧。在這三人中,張磊最大,張淼最小;成昌松爆發力較好,張磊耐力較佳。雖然他們性格特點不同、從事腳踏車運動的年限不同,但在賽場上,他們換道領騎配合輕鬆嫻熟;在場下,三人玩玩鬧鬧親密無間。
“我們的默契達到什麼程度呢”張磊笑著說,“就是我和他倆說話,往往都不用說太多,我說上句話,他倆就知道下句要說什麼了。有的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完成了交流。”
張磊和張淼不僅是親兄弟,倆人還有一層“師徒”的關係。“哥哥從事腳踏車運動的時間長,是老隊員了,大賽經驗也多,所以我很多事情都聽他的。在大賽之前,他總會教給我很多東西,”張淼說。
張磊和張淼從事腳踏車運動的時間整整差了8年。哥哥張磊在腳踏車賽場上已經拼搏了13年,早已是戰功顯赫,而弟弟張淼接觸腳踏車才5年左右。而張淼能走上腳踏車運動賽場,與哥哥有很大關係。
“我小的時候很胖,150斤,是哥哥讓我練的腳踏車,身上的肉不少,是哥哥逼著我減肥,瘦下來之後就喜歡上了腳踏車項目。”
在旁人看來,成昌松似乎是個“外人”。“很多人會覺得他倆是兄弟倆,我夾在裡面會比較彆扭,其實完全沒有,”成昌松說,“我和哥哥張磊配合的時間比較長,已經有三年多了,和弟弟張淼晚一些,全運會前才開始配合,但我們三人的關係非常好。”
在“非常”二字上,成昌松還特意加強了語氣。
三人配合取得的好成績,成昌松都記憶猶新。“我們在全運會上一起取得了冠軍,在丹麥世錦賽上一起取得第四,包括今天的對手日本隊,其實我們在之前的世界盃、亞錦賽等很多比賽中,都一起配合打敗過他們。”
他們的默契,從比賽中也可略窺一斑。決賽中,成昌松先做領頭羊,跑完第一圈之後迅速換道,讓位於第二個領騎的張磊,兩人的配合水到渠成、天衣無縫。比賽之後,興奮的“三騎士”還將手握在一起高高舉起,雙手脫開車把在賽場上騎行一圈向觀眾致意。

創造歷史

張淼是首次參加亞運會,張磊之前已經參加兩屆了。8年前的釜山亞運會,張磊首次參加亞運會,他與兩名河南選手組隊代表中國參加團體競速比賽,不料在賽前訓練中,張磊卻意外受了重傷,無奈退賽,緊急返回北京治療,4年後的多哈亞運會上,張磊再次出戰男子團體競速,最終卻在決賽中遺憾地輸給了日本隊,只收穫一枚銀牌;這一次亞運會來到廣州,張磊已經成為中國男子團體競速的絕對核心,成昌松和張淼在他的帶領下已經在全運會和世界盃上連創佳績。戰勝老對手日本隊拿下金牌,現在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來廣州之前,張磊他們三人僅進行了不到兩個月的亞運會備戰。哥哥張磊表示,這次能夠戰勝日本隊,自身實力的提升和默契非常關鍵。“我們配合很久了,已經非常默契。”弟弟張淼則透露:“今天的這個成績還不是我們的最好狀態,從世界盃回來之後,隊里給我們放了十來天的假,因此,備戰亞運的時間短了點,還有些放鬆,沒有完全進入狀態。”

兄弟齊心

兄弟倆的母親鄭桂鳳講訴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剛當運動員那會兒,張淼總想背地裡穿穿張磊的國家隊隊服,有一次被哥哥發現了。哥哥當時很嚴厲地說,他的衣服誰都可以給,就是不能給張淼,有本事自己爭取也進國家隊。“張淼為了這件事情哭了幾天的鼻子,不過這也成了他奮發向上的動力。”
現在,看著弟弟張淼進步越來越快,哥哥張磊自然非常自豪,他在今天的賽後新聞發布會上就誇起了弟弟:“有了好成績也要感謝我的弟弟,他年紀最小,卻把最後一棒交給了他,因他的衝刺能力總是讓人很放心。”“有時候兄弟合力確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們的默契達到什麼程度呢,”張磊笑著說,“就是我和他說話,往往都不用說太多,我說上句話,他就知道下句要說什麼了。有的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完成了交流。”
新聞發布會上,每一次記者對兄弟倆的提問,張淼總會把機會讓給哥哥。說到自己的哥哥,張淼這樣表示:“因為哥哥的經驗豐富,所以一般都聽他的,例如在訓練時,在重大比賽中,你可能會犯的錯誤,他都會提前給你提醒。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他更有經驗一些,比如現在的新聞發布會……”

千錘百鍊

目前,張磊、張淼兄弟已經收穫了全運會、亞運會金牌,世界盃冠軍和世錦賽第四名的好成績。不過在金牌耀眼光環的背後,卻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汗水。
張磊和張淼兄弟在成長的道路上嘗盡了酸甜苦辣。父親張立民回憶說,“張磊早些年訓練時我們經常去看,大冬天的,孩子從濟南騎到淄博,汗珠子滴到車把上都凍成冰碴子。”“十次通電話有九次孩子都是趴在床上的,我有時候甚至後悔讓孩子選擇這條道路。”母親鄭桂鳳提起這些往事時已經有些哽咽。
除了艱苦的訓練,傷病也一度困擾甚至威脅著兄弟倆的腳踏車事業。在腳踏車賽場上已經拼搏了13年的張磊,身上的傷痕不計其數,像釜山亞運會上的肩胛骨斷裂這樣的重傷也經歷了好幾次。就是剛剛練習腳踏車3年的弟弟張淼身上也受傷病困擾。去年十一運會開幕前一個多月時,張淼在深圳參加一次比賽出現意外,一下子摔出了賽道十幾米,肩胛骨、鎖骨都斷了。“他哥哥後來在病房裡抱著他哭,責備自己真不該讓他選擇腳踏車項目。”父親張立民告訴記者,在常人看來張淼肯定要錯過全運會了,因為他肩膀里還有長長的鋼釘。但年輕的他沒有退縮,積極恢復,不但趕上了比賽,還和哥哥一起拿到了金牌。
如今兄弟倆又摘得亞運會金牌,這是對他倆這么多年刻苦訓練的最好肯定,而這枚金牌也是本屆亞運會濟南市收穫的第一枚金牌。在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副校長康衛眼中,這枚金牌應該說是在意料之中。“張磊從事專業訓練這么多年,是到了出成績的時候了,而張淼雖然從2004年才開始接受正規的腳踏車訓練,不過這個小子之前練過羽毛球,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爆發力強,2006年進入省隊後成績就一年一個台階,全運會上的表現就非常突出。在今年一月份的場地腳踏車世界盃北京站上,他還獲得了男子1公里個人計時賽的冠軍。兩個人現在的狀態都很好,與成昌松更是老搭檔了,拿下這枚金牌也就順理成章。”

目標倫敦

“張磊的婚房都準備了好久了,可孩子連三天的假期都沒有,婚禮也就一直這么拖著。”從去年全運會後,張立民和鄭桂鳳就給大兒子忙活著準備結婚新房,眼看著他都已經30了,他們期待兒子能早點結婚,他們抱孫子的心情十分急切。可是由於張磊是國家隊的隊長,長期跟隨國家隊在外訓練和比賽,所以一拖再拖。
“老大的事業心非常強,他平時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訓練和比賽上。他跟我們說,要趁著自己有狀態時,爭取創造更好的成績,他的目標就是能夠比進奧運會前三。孩子這么爭氣,我們自然要堅決支持。”
有記者問起張磊啥時喝他的喜酒時,他有點無奈地笑了笑,說道:“估計得明年了,因為亞運會的比賽結束之後,我馬上就得跟著國家隊出國參加比賽了。”
亞運會實現金牌突破,完成了兄弟倆的一個夢想,但他們的夢想顯然不僅僅是亞運會,弟弟張淼這樣表示:“我們會配合得越來越好,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哥哥張磊的態度則更堅決:“我們目標當然是奧運會。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男隊取得了第九名,希望倫敦奧運會上我們能進前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