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濱[北大教授]

the the to

張海濱,貴州銅仁人。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時稱國際政治系),先後獲法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國際環境政治、中國環境外交和聯合國研究。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日本新潟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學校做訪問學者。兼任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商務部貿易與環境專家組成員、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委員會委員、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論界委員、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委員會委員、WWF中國氣候變化論壇核心專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環境與國際關係:全球環境問題的理性思考》、《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主編之一)、《當代韓國政府與政治》(合著),代表《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挑戰與機遇》、《論國際環境保護對國家主權的影響》、《聯合國改革:漸進還是激進?》等學術論文30篇。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教育部《21世紀初葉中國的生態安全》、財政部《未來國際氣候制度構建中的氣候變化資金問題研究》、環保部《亞太區域綠色發展戰略與對策研究》等國家、部委及海外合作課題10餘項。
所在系:國際政治系
簡歷:國際政治系副系主任、國際政治專業主任
所授課程:
國際組織(本科主幹基礎課)、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生課程)、環境與國際關係(本科、研究生中英文授課)、環境外交(碩士英文課程)
專著:
1.專著:《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時事出版社,2010年。
2.專著:《環境與國際關係:全球環境問題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主編:《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主編之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4.主編:《撕破的海棠葉:中國版圖變遷大紀實》,廣州出版社,2000年。
5.合著:《WTO與中國貿易政策分析》,中國商務出版社,2003年。
6.合著:《國際機制論》,新華出版社,2002年。
論文:
1.《氣候變化正在塑造21世紀的國際政治》,《外交評論》,2009年第6期。
2.《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國際政治研究》,2009年第4期。
3.《美國關於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影響的研究述評》,《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9年第3期。
4.《哥本哈根會議重大問題斷想》,《綠葉》,2009年第10期。
5.《聯合國與氣候變化》,載聯合國協會主編:《中國的聯合國外交》,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版。
6.《應對氣候變化:中日合作與中美合作比較研究》,載於《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5月轉載)。
7.《歐巴馬執政後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載於《國際問題論壇》2009年春季號,總第54期。
8.《印度:一個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有聲有色的主角》,載於《世界環境》2009年第1期。
9.《中日關係中的環境合作:減震器還是引擎?》,載於《亞非縱橫》2008年第2期。
10.《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挑戰與機遇》,載於《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第6期。
11.《聯合國與國際環境治理》,載於《國際論壇》2007年第5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08年第1期轉載)
12.《論國際環境保護對國家主權的影響》,載於《歐洲研究》2007年第3期。(被收入《中國學者看世界》叢書)
13.《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被收入《中國學者看世界》叢書)
14.《國際環境保護正在重新塑造國家主權》,載於《綠葉》(國家環境保護部主辦)2007年第4期。
15.《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外交面臨重大挑戰》,載於《綠葉》2007年第8期。
16.《中美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現狀與未來》,載於《綠葉》,2007年第12期。
17.《印度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立場》,載於《綠葉》2008年第8期。
18.《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立場:連續性與變化及其原因解析》,載
於《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外交》2007年第2期轉載,並被收入《中國學者看世界》叢書)
19.《聯合國改革:漸進還是激進?》,載於《國際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05年第12期轉載,並被收入《中國學者看世界》叢書)
20.《環境問題與中日關係》,《國際政治研究》2001年第1期。
21.《東北亞環境合作的回顧與展望》,《國際政治研究》2000年第2期。
22.ConstantinHolzer&HaibinZhang,“ThepotentialsandlimitsofChina–EUcooperationonclimatechangeandenergysecurity”,AsiaEuropeJournal,2008,6:217-227.(被SSCI收錄)
23.“China'sPositioninInternationalClimateChangeNegotiations:ContinuitiesandChanges”,JournalofInternationalPeace,Vol.3,No.2,Dec.2006.
24.“TheFivePrinciplesofPeacefulCoexistenceandtheCharteroftheUnitedNations,”inChinaInstituteofInternationalStudies,ed.,OntheFivePrinciplesofPeacefulCoexistence—EssaysinCommemorationofthe50thAnniversaryoftheFivePrinciplesofPeacefulCoexistence.WorldAffairsPress,2004.
25.“ChinaandtheUS:movingforwardonclimate”,ChinaDialogue,January,2008.
26.“Newhopeforclimatecooperation”,ChinaDialogue,January,2009.
27.“AddressingClimateChange:WhyUS-ChinaCooperationLagsBehindChina-JapanCooperation?”,inGeraldCurtis,RyoseiKokubun,andWangJisi(eds),GettingtheTriangleStraight:ManagingChina-Japan-USRelations,Tokyo:JapanCenterforInternationalExchange,2010.
28.《關於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之後國際氣候合作的若干思考》,《國際經濟評論》,2010年第4期。
主要報刊文章:
1.“Howtomakeprogressonclimateissues?”TheNewYorkTimes,Wednesday,March4,2009.
2.《加強國際環保合作,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解放軍報》2007年12月13日。
3.“世界形勢變化促國際組織轉型”,《人民日報》2010年11月8日。
獎勵榮譽:
2012年《氣候變化與中國國家安全》一書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2年獲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突出貢獻獎。
2010年《環境與國際關係》一書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6年獲北京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2000年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1996年獲中國環境新聞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