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黎

張曉黎--1.女,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部第三教研室主任,助教,中共黨員,碩士。2.1996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獲醫學學士、碩士雙學位。同年留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3.女,1971年1月出生於河南省鄢陵縣,碩士學位,現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基本信息

1、中國傳媒大學教師

張曉黎,女,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部第三教研室主任,助教,中共黨員,碩士。
2003年本科畢業於河北理工大學英語專業,20003年9月至2006年4月就讀於浙江大學英語專業,2006年5月至今在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學院(現外國語學院)任教。
負責大學英語教學。
發表論文有:“論《艱難時世》中‘火’之場景的象徵意義”(《外國文學研究》,2004冬季號),編譯《昆蟲記》(第二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1996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獲醫學學士、碩士雙學位。同年留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內分泌科工作至今。2004年獲山東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專業醫學博士學位。2002-2003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在澳大利亞Baker醫學研究所研修1年。從事內分泌專業工作十餘年,能獨立處理內分泌專業的疑難危重病例,擅長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甲狀腺疾病、骨質疏鬆的診治。現承擔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課題1項,省級課題1項,參與衛生部、省科委、衛生廳課題多項,獲省衛生廳及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次。發表論文、綜述10餘篇,其中SCI收錄2篇,參編專著2部。承擔山東大學留學生、八年制、七年制及本科生教學工作,可熟練進行雙語教學及英語教學。

3、鄭州大學副教授

張曉黎,女,1971年1月出生於河南省鄢陵縣,碩士學位,現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教育背景
1993年6月畢業於天津輕工業學院製漿造紙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3年6月畢業於天津科技大學材科加工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目前於鄭州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在職攻讀工學博士學位。
教學情況
先後承擔聚合物加工原理、塑膠成型工藝學、科技寫作與專業英語、塑膠成型機械、模具CAD等本科生課程的講授;指導塑膠成型模具和機械設計基礎本科生課程設計,連續6年指導本科生的生產/認識實習,協助指導碩士研究生3名。
指導張彬等同學完成的科技製作作品“熔融指數儀多功能控制器”2009年獲第十一屆全國挑戰杯競賽二等獎;指導曹冰等完成的作品“多功能高精度微功耗恆溫乾燥器” 2009年獲第二屆鄭州大學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指導完成的“鄭工精密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項目”2010年獲河南省第八屆挑戰杯創業競賽金獎和華夏海納最具投資價值獎。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為塑膠模具CAD/CAE、聚合物材料加工工程、高性能可降解聚合物複合材料等。主持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礎研究項目1項,做為技術骨幹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橫向課題1項,主持鄭州大學教改項目和青年骨幹教師計畫項目各1項,指導鄭州大學學生創新實驗項目3項,通過省級鑑定2項,獲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以第一主編(編譯)在化學工業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3部,副主編出版圖書1部。
部分在研和結項項目如下: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剪下場中聚合物結晶與流變的相互作用”,2008-2011,參與;
2.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聚合物水輔注射成型物理場與形態結構的關係研究”,2009-2012,參與;
3. 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礎項目“天然纖維/聚丙烯複合材料的製備及結構性能研究”,2010-2012,主持;
4. 設備監控系統 (深圳市藍譜里克科技有限公司),橫向,參與;
5. 鄭州大學教務處教改項目,模具專業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2010-2011,主持;
6. 鄭州大學青年骨幹教師資助項目,2010-2012,主持;
7. 鄭州大學教務處、學生處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3項,2009-2011,指導教師;
8. 擠出模設計分析理論及其工程套用, 2008.9, 河南省科技廳, 鑑定,排名第二;
9. 氣體輔助注塑工藝共性套用技術研究, 2009.10, 河南省科技廳, 鑑定,排名第二。
獲得獎勵
1. 2005.5獲鄭州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稱號;
2. 2009.9獲鄭州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
3. 2009.10獲鄭州大學第三屆“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二等獎;
4. 2010.7獲第八屆河南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