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勝

張得勝

張得勝(?~1885年) ,廣東翁源人 ,武生出身。道光後期因軍功加授佛岡千總,清遠遊擊,又因事降為崖州都司。因驍勇善戰,屢立軍功,旨賞戴藍翎。鹹豐初,從崖州協鎮擢升為安徽記名陸路總兵官,在安徽境內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光緒十一年病卒,謚剛勇。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得勝(?~1885年),廣東省翁源縣新塘鋪(今新江鎮)蓑衣坑張屋人,武生出身。道光後期因軍功加授佛岡千總(正六品),清遠遊擊(從三品),又因事降為崖州都司(正四品)。因驍勇善戰,屢立軍功,旨賞戴藍翎。(見《韶州府志·卷九·武秩·翁源縣》)

然據《翁源縣新江蓑衣坑張氏族譜》載:“張得勝,崖州協鎮,陣亡”。經查閱清同治六年《韶州府志·卷九·武秩》條,既沒有記錄張得勝陣亡,也沒有記錄張得勝在道光後期旨賞戴藍翎升崖州協鎮的歷史。

按理,張得勝升授清遠遊擊從三品官在先,他的父親、祖父就有了武翼都尉的敕封,他的母親、祖母也有了誥封與貤封淑人的封號。但是,《韶州府志》的編輯者卻把張得勝升任清遠遊擊後的家庭封贈隱去,避高就低,故意選取崖州都司的家庭封贈加以記錄。其實,鹹豐元年(1851),張得勝就從崖州協鎮擢升安徽記名陸路總兵官。鹹豐八年,調任湖北宜昌總兵官。鹹豐九年八月,以防守安徽明光不力,張得勝遭到革職,仍留營剿賊。十月,以擊退安徽盱眙賊匪出力,張得勝復總兵官職。鹹豐九年十二月,湖北宜昌鎮總兵官張得勝為福建建寧鎮總兵官。之後,以克復江南臨淮關功,總兵官張得勝、滕家勝加提督銜(從一品)。同治十年,總兵張得勝賞戴藍翎。光緒十一年,總兵張得勝病逝於福建建寧鎮總兵府。

可惜的是,清同治六年編寫的《韶州府志》竟沒有福建建寧鎮總兵官張得勝的歷史記錄,既然官府沒有記錄,《翁源新江張氏族譜》只能說張得勝“陣亡”了。(見楊通全《續考清鹹豐總兵張得勝的戎馬生涯》)

主要階段

張得勝的父親張經漢早在張得勝任佛岡千總時就已病故,曾封贈“武略騎尉”。獨子張得勝乳名叫則友,道光年間毅然從軍,作戰英勇果敢,屢建奇功,敕授廣東提標中營把總(正七品)。在征剿猺賊攻堅戰中再立戰功,道光皇帝宣張得勝進京引見,後升萬州守備,署理儋州、崖州都司、崖州協鎮副總兵。在其後的軍旅生涯中起伏跌宕,建功立業,官至總兵,記名提督,再也沒有回過翁源。

現將史書上有關張得勝的記載以及鹹豐、同治、光緒朝的實錄茲錄如下:

“鹹豐元年,太平軍起事,南河豐北決口,上議論時事皆切中利弊。二年,詔命袁甲三進剿,袁保恆與總兵 張得勝等攻克定遠,進占六合、天長。”

“清鹹豐七年(1857)春,李鴻章調集不下十萬部隊,分“堵擊之師”和“兜擊之師”,在河南、湖北集中。其部署是:在北部,命李昭慶部二十餘營駐河南信陽,扼捻軍北上的通道;在西部,命鮑超三十二營由南陽移駐襄陽,豫軍總兵宋慶十營、副將蔣東才六營扼守棗陽,荊州將軍巴揚阿統領提督藍斯明、水師總兵左光培扼守漢水沿線;在東部,命新任安徽巡撫英翰、總兵 張得勝等率皖軍分扎六安、霍山一帶為了堵截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安徽巡撫翁同書令總兵 張得勝率兵會合縣西鄉練總兵吳開會等,再圍攻定遠城 ,城破農民軍退去。”

鹹豐八年,《文宗皇帝御批實錄》:“以記名陸路總兵官 張得勝為湖北宜昌鎮總兵官。鹹豐八年,總兵 張得勝誘擒賊首張隆,令縛獻賊酋悍黨十四人,磔於市,開榜梟張隆首示城。”

鹹豐九年,《文宗皇帝御批實錄》:“己酉。諭內閣、袁甲三奏、臨淮南岸、擊剿撲營賊匪獲勝一摺。逆匪占踞臨淮。經官軍於南岸築營圍剿。十一月二十四日。該逆一齊擁出。直撲新營。官軍用槍炮連環轟擊。立斃悍賊數十名。逆勢稍卻。我兵奮力砍殺。復斃賊百餘名。二十五日。又出馬步悍賊數千來撲。官軍分三路進剿。先將執旗馬賊擊倒。馬隊從旁抄入。逆眾驚潰。卷旗狂奔。經萬斤大炮並炮船排列轟擊。橫屍滿地。千總徐畹、奮勇撲入賊圩。砍倒數賊。中炮陣亡。總兵 張得勝、親帶兵勇。一擁齊進。將墟中賊眾、砍殺殆盡。平毀土墟。該逆於東面添設數卡。經 張得勝帶兵攻入。踏毀賊卡二座。斃匪四五十人。剿辦尚屬得手。著袁甲三、督飭水陸各軍。乘此聲威。趕緊攻克臨淮。毋任負嵎久踞。”

鹹豐九年八月,《文宗皇帝御批實錄》:“以防守安徽明光不力。革湖北宜昌鎮總兵官 張得勝職。仍留營剿賊。” 

鹹豐九年十月,《文宗皇帝御批實錄》:“以擊退安徽盱眙賊匪出力。復總兵官 張得勝職。”

鹹豐九年十二月,《文宗皇帝御批實錄》:“調福建建寧鎮總兵官侯鳳岐為湖北宜昌鎮總兵官。湖北宜昌鎮總兵官 張得勝為福建建寧鎮總兵官。以克復江南臨淮關。欽差大臣袁甲三、下部優敘。副都統穆騰阿、以都統用。賞委參領克蒙阿、頭品頂帶。全福、巴圖魯名號。總兵官 張得勝、滕家勝、提督銜。餘加銜升敘有差。”

同治元年春,捻軍劉大淵集軍兵聚河南。同治四年(1865)四月初八日,原駐六安的總兵 張得勝部移防泗縣。

光緒十年,總兵 張得勝賞戴藍翎。《德宗皇帝御批實錄》:“以擊毀法船出力。賞福建建寧鎮總兵 張得勝、道員楊正儀等、世職升敘翎銜有差。予中炮陣亡哨官李全壽等優恤。摺包。”

光緒十一年,總兵 張得勝病逝於建甯鎮總兵府,《德宗皇帝御批實錄》:“予故記名提督福建建寧鎮總兵張得勝優恤。現月。予故記名提督福建建寧鎮總兵張得勝戰功宣付史館立傳。予謚剛勇。並於福建省城建立專祠。現月。”

《韶州府志》相關記載 《韶州府志》相關記載

光緒十七年十月,《德宗皇帝御批實錄》:“予故福建建寧鎮總兵 張得勝於安徽省城建立專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