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樞公館

張廷樞公館

1931年底,調防北平南苑。 1932年,晉升為一一二師師長。 1940年赴港治病,後回天津。

簡介

張廷樞公館舊址位於遼寧瀋陽和平區北四經街7號,建於1928年。這座羅馬風格建築,儘管經歷了80多年

張廷樞公館張廷樞公館
的風雨剝蝕,主體結構卻依然完好。
張廷樞公館舊址地上兩層、地下一層,每層面積均為300餘平方米。10級半圓形台階之上,左右各有兩根直貫頂檐的“多力克”柱子。門廳之上,為寶瓶透龍欄桿弧形陽台。正門為拱門;門內左側,有樓梯通向二樓及地下室。二樓窗戶均為方形;而一樓窗戶則為券頂,所有窗框均嵌有裝飾性線條。頂層四周,裝飾著寶瓶透龍欄桿“女兒牆”。

張廷樞

張廷樞(1903-1949)張作相次子,原名柏庭,字蔚久 ,國民黨陸軍中將。遼寧義縣人。1903年生於義州雜

張廷樞張廷樞
木林子村老家。1912年進東北講武學堂,與張學良同學。1923年,任上校團長,被選送到日本千葉縣步兵專門學校學習。1925年回國,先後晉升為少將旅長、中將師長和預備軍軍長。1928年“東北易幟”後,任改編十二旅旅長,遼寧省第三區剿匪司令,駐防錦州。1931年底,調防北平南苑。1932年,晉升為一一二師師長。1933年3月,率部在長城要塞古北口抗戰。戰後移駐宣化,與馮玉祥組織的抗日同盟軍建立聯繫,堅決主張抗日。1935年秋,被調往陝西進攻共產黨。張反對打內戰,於當年12月辭職回津。 1937年10月投奔晉東南八路軍總部,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一游擊縱隊司令員。1940年赴港治病,後回天津。抗戰勝利後遷居北平。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