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橋東區

二十世紀初,鐵路的通車,對於橋東區的社會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2005年經過技術改造和新設備的投入,在捲菸生產的制絲、捲菸、接嘴和包裝等工序實現了機械自動化,從而提高了生產的能力。 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社會發生了明顯的變革,市場經濟替代了計畫經濟的模式。

權威介紹:
張家口市橋東區—“西面臨水,南接新區、北東兩面依山”,隔清水河與橋西相望。京張鐵路的終點,交通發達; 繁華鬧市之所在,經濟繁榮; 軍事駐軍重地,肅敬而神秘;古有長城遺址,現拱衛首都北大門。位河北省張家口市主城區東北部,面積34.35平方公里,轄五個街道辦事處內含口裡東窯子村、人頭山村,總人口27萬人。

依山臨河,因路發達,工業起源,軍事重地,是這塊士地的精髓。由北、東燕山山脈依託,西有向南茫茫流水映照的漫漫古道,終日不停的驢馬馱架、畜力車轍印,展現了古代橋東是南來北往搬運貨物的自然陸路。見證歲月的只有過往商客打尖歇腳的茶坊和為乞求路途平安的廟宇,隨著壩上與內地商貿需求,藉助近代工業的成果,推動了張垣歷史發展。1909年京張鐵路的建成運營與隨後張庫公路運輸接續,拉近橋東和南北客商的距離,並帶動了當地經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物流陡增,商賈雲集,街市繁華,現代工業介入,進一步擴大了區域範圍並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二十世紀初,鐵路的通車,對於橋東區的社會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京張鐵路終點設在橋東,圍繞車站興建了政治、經濟活動中心,繼而建設了眾多商業店鋪、娛樂雜耍、酒樓戲園,繁華熱鬧之極。同時帶動了電業、通訊、機械(修理)加工、輕工業的建立和發展。在這裡由愛國仁人志士發起,中國共產黨參與的士兵、工人為主體在1933年開始共同抗擊了日本侵略者,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的實現。三年反內戰、反獨裁、爭民主、要自由的武裝鬥爭,取得了勝利的軍事重地。經過一區、二區和花園、東安等轄區變動,1955年確定以清水河為界,橋東區域建立。

交通發達,物流量大。為了政治、軍事、經濟活動的需要,古時就有驛道起著官員巡視、軍事調動、商貿物流通道的作用。明、清時代張庫古道興起成為“歐亞大陸橋重要通道”,隨著二十世紀初詹天佑先生設計並主持建造的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順利通車,極大地促進了聯通內地與西北、蒙古高原的交通發展,帶動了公路建設,逐步形成了側重軍事活動的建國路,工廠聚集區的工業路,交通運輸的勝利路三條經向通道及五條緯向道路,形成了轄區主幹道。隨著市政設施建設,2010年,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路線。

工業製造歷史攸長、實力雄厚。輕工、化工後來居上,盛名全國。動力設備和裝備機械是轄區的主要支柱,京張鐵路通車後,於1910年10月在車站南邊建設張家口鐵路機器修理廠(探礦機械廠),有6個車間,安裝7台動力設備和18台各類工具機,工人47名。1915年5月在星隆庵東菜園籌建華北電燈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第一台機組發電,容量98千瓦,主要用於城市照明。1926年開設張家口造幣廠(現煤礦機械廠)。日本侵占張家口時期,以中國廉價勞力及豐富資源興建了東洋菸草公司(現捲菸廠)、玻璃廠、東建材廠等企業。
解放後,張家口煤礦機械廠依託八十年的機械製造歷史和五十多年煤礦服務經驗,成為集煤礦機電設備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家大型一檔企業。投資改裝新增機械加工設備,從事煤礦機械製造,生產各種型號的刮板輸送機、轉載機、刨煤機、破碎機等產品,成為全國機械製造五百強廠家之一。
張家口捲菸廠河北中國菸草工業公司所屬的菸草行業重點廠家之一。2005年經過技術改造和新設備的投入,在捲菸生產的制絲、捲菸、接嘴和包裝等工序實現了機械自動化,從而提高了生產的能力。2005年生產捲菸67萬箱,是1949年產量的130倍。實現稅利15億元。

橋東承載了古代戍邊和近、現代工業文明等厚重的文化。東太平山有古代軍事設施明代的長城;有1909年中國獨立自主建成的京張鐵路;有第二延安遺留的文化藝術氣息;有近、現代工業製造業;等等;給張家口帶來了百年的商業繁榮、工業興盛之利,造就了橋東現代城市的雛形。1933年愛國志士在這裡舉起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大旗,留下了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烈士紀念碑以及“第二延安”眾多革命戰士奮鬥在橋東的足跡和遺址,充分展示出自然、風土、人文、藝術的橋東文化魅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社會發生了明顯的變革,市場經濟替代了計畫經濟的模式。農村以生產經營方式的改變而逐步展開了農村農業改革,從1978年的重點推行包工到組、聯產計酬責任制到1980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政社分開,1990年開始鼓勵土地向種植專業戶轉移,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和企業化管理方面運作。逐步運用集約經濟和社會化服務方式,擴大生產,優良品種,增產增收,達到適應社會需求的目的。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從企業承包責任制開始到體制、職工身份的轉換;從國有(國營)資本從中、小企業的逐步退出到個體、私營、民營經濟的萌生、發展、壯大;以推動經濟效益提高和適應社會需要而改變原有的計畫經濟為市場經濟運行模式。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1978年從管理、經營、用工等方面實行擴大企業自主權;1980年試行自廠長(經理)到車間、班組的層層經濟承包責任制;1987年開始由於歷史上的生產經營及管理等問題,部分企業經營出現虧損,個別企業資不抵債;為推動企業發展,實行企業兼併,具體為以大帶小、以強幫弱來重新組合企業發展,企業內部實行了管理者承包經營責任制和職工勞動契約制,以期扭轉經營管理的虧損形勢。在商業領域由國營企業轉變為經營國有資產,逐步擴大自主經營權,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在企業以定額承包、聯銷、聯利、聯責計酬或工資浮動等直接與職工收入掛鈎的分配辦法。對小型國營企業,實行“改、轉、租、賣”等多種形式的改革,使得企業獲得原發動力,激勵管理者增強責任,調動職工工作熱情,減輕國家負擔,促進企業效益增長。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注重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在區委、區政府的《中共張家口市橋東區委關於“九五”期間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愛國主義教育綱要》等檔案的指導下,全區上下共同努力,相繼開展了創建文明社區、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活動,多角度,多層次的開展各項活動來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居民和駐區部隊官兵一同走上街頭,清掃衛生,共創文明橋東區;舉辦了歌詠比賽和“彩色周末”活動;在視窗行業開展了“崗位學雷鋒,行業樹新風”和行業創“十佳”標兵,社會樹“四有”新人等活動;組織科教文衛“三下鄉”活動;同時,結合開展的創建“三講”文明機關活動,在形象建設工程上,重點開展了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文明辦公、講辦實事、講團結、講奉獻、講紀律的深化“三講”活動;還以“想民、愛民、為民”為主題開展了“淨化山城、美化小區、治理三亂、實現四美”活動,通過各項形象建設工程的開展,廣大幹部的工作作風、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觀。

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走向呈現出波浪上升總體發展態勢,產值總量和經濟效益有很大的發展。到2010年橋東區生產總值完成1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生產增加值為0.05億元,第二產業生產增加值為63.5億元,第三產業生產增加值為42.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8億元,全部財政支出5億元。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2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36.4億元,平均年遞增16.3%。,實際利用外資280萬美元,出口創匯0.3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206元,人均消費性支出1069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870元。橋東區農業經濟在克服各種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困難和問題後,實現了農業的穩定生產,在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生產上,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了豐富的農副產品。
工業依託裝備機械和傳統輕工業等優勢產業,帶動了機械製造和化工產業的興起,培育了新的名牌產品,煤礦機械產品走向世界,捲菸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產量和品質有了新的提升。
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國路的擴寬改造,勝利路及周邊分期改造工程,造就了橋東區主迎賓路和新的商業中心區出現,連年擴區上山戰略實施,持續增綠添彩工程創建出了水泉溝景區,提升了城區品位,體現了現代人文氛圍。
經濟領域的改革取得了根本性變化,完成了從國家計畫經濟走向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企業所有制形式的改變沒有影響其生產經營職能的發揮,經濟社會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而市場調節作用充分發揮了生產資料自我調節到市場需求程度上,使生產關係在內在規律方面得到理順,經濟效益得以增長。打破大鍋飯,優勝劣汰,獎勤罰懶,使得勞動者經過近二十年改革的煅練,能夠理性地對待市場運作方式,找尋自己的位置。
結合舊城改造,在城市經營運作上有很大的變化,從城市管理、規劃、市容市貌、電力、水資源、環境衛生、綠化美化街巷和街道擴建等方面有著明顯改善,逐步接近現代城市運行和發展的要求,更加適合居民居住和生活。
城市改造的步伐加快,帶來了新商業區的繁榮,橋東區政府帶頭退出中心區域,從東安大街搬遷到市區南端,為提升東安大街成為中心商業地帶作出貢獻。隨後的東市場擴建和東鑫商城、世紀商廈的興起,與比鄰的馬路街商業金街的建立,構成了橋東繁華商業中心。隨著勝利路第二期、第三期改造引進帝達購物廣場等商家入住察哈爾世紀廣場,橋東區有了又一個新的商業中心。
改革開放的年代,推動通訊事業快速發展,造就了橋東區信息中心的地位,隨著信件、電報等通信手段的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有線或無線電話的運用,聯通公司固定電話與移動及移動通訊公司的競爭,使行動電話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依託電信公司和傳輸局遍布四通八達的網路,計算機網際網路的使用,使橋東區溶入了現代社會,感受並享用著信息及無紙化通訊所帶給人類的文明成果。
金融業坐落在橋東的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商業銀行。對區域經濟的支持顯而易見。中保、平安、太平洋等保險公司開展的人壽保、財產保等險種的發展,使得保險意識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占據一定地位,也促進機關、企事業及個人人壽、財產安全重視起來。證券營業部的設立,豐富了居民理財和投資願望的實現。
橋東區的教育事業有著飛速的進步,到2010年底,轄區內有大專院校2座,高中學校2座,中等專科學校3座,普通中學3座,國小17座,幼稚園3座。通過教職員工的辛勤工作,承擔起了居民子女的教育義務和責任,培育出了國家新一代棟樑和智力體力勞動者。
在傳播文化方面,轄區內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及現代傳媒機構,多種媒介多種方式向社會傳達新聞報導、政策方針、時事等信息。圖書大廈及大型商業超市都設有圖書專櫃,提供從專業到兒童讀物的各種書籍。在工作之餘,中、老年居民自願聚焦在花園、路口綠地旁,參加歌詠、秧歌、跳舞、體育煅練等活動,起到傳播精神、康健身體、延年益壽,達到個人身心愉悅,全社會和諧的目的。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改革的春風吹拂橋東,開放的號角暢響東垣。在百年歷史中創造了多少可歌可泣故事的英雄,屹立起我們敬仰的形象。有記載著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在這片土地上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紀念塔,更多的是時代的楷模,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的新時期最可愛的人。十九年間,有(中共代表、全國勞模、“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省表彰的先進人物、專家、學者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