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森[上海金融學院副教授]

張學森[上海金融學院副教授]

張學森,男,1965年4月18日生,山東省濱州市人,中共黨員,法學教授,法學博士,企業法律顧問。曾先後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華東政法學院國際法系國際經濟法專業,曾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多年,曾任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誌主編;1997年6月至2005年5月在新華社直屬重點報紙《上海證券報》工作,任記者、報社發行總公司總經理等職。2005年6月起,任上海金融學院法學副教授,法學教研室主任、金融法研究所所長。

個人簡介

多年從事國際法、WTO法律規則、金融法(證券/期貨/信託法)以及資本市場理論與實務問題研究,出版學術著作和圖書十餘部,發表論文、文章百餘篇;曾參加國家社科重點課題“國際民商法與衝突法”研究,有關WTO法律問題的論文曾獲第三屆華政韜奮學術節優秀論文一等獎,有關證券新聞報導的論文曾獲“中國證券新聞論文評選”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5年開始,承擔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重點建設項目《金融法學》,擔任金融法學課程建設總負責人、《金融法學》教材主編。

社會兼職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商事調解員、金融專家組成員

全國法律英語證書(LEC)統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政府採購評審專家

山東濱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中國法學會上海市法學會理事

上海市成本研究會理事

上海市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

上海市金融法學研究會理事

上海國際商務法律研究會理事

上海浦東翻譯協會理事兼英語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促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立法諮詢專家

國際金融報等媒體金融法律諮詢專家

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命題專家

主要著作

1.《國際證券業的規範運作》(合著),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

2.《國際金融期貨市場的法律問題》(著),華政研究生院1997年5月印

3.《證券法原理與實務》(主編),主要撰稿人,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

4.《台灣民商法與衝突法》(合著),主要撰稿人,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

5.《創業板上市與投資戰略》(主編),主要撰稿人,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6.《輝煌的起點―成功創業案例分析》(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7.《國際金融法律與實務研究》(合著,徐冬根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8.《期貨交易概論》(撰稿人,與李好好、孫克任合作),百家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9.《WTO英文選讀》(與劉光溪博士聯合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10.《聯合國》(主編),主要作者,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1.《金融法學》(主編),主要撰稿人,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1.《國際商法》(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2.《國際商法(英文版)》(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3.《WTO法律規則(英文版)》(與美國Gary D Patterson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14.《市民金融法律知識讀本》(吳大器主編、張學森副主編),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5. 《企業金融法律案例知識讀本》(吳大器主編、張學森副主編),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6. 《國際商法(中英文雙語版)》(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版

其他類別圖書

1. 《中國上市公司年報分析指南》(總策劃),主要撰稿人,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 《21世紀最賺錢的100股票》(參編),撰稿人,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1月版。

3. 《輝煌的起點——成功創業案例分析》(獨立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8月版。

4. 《看盤中級班》(總策劃、參編),百家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5. 《我的財富觀》(總策劃),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1月版。

6. 《大學英語學習指導書》(第二冊),大學英語專業教學參考,參編,撰稿人,山東廣播電視大學1990年2月版。

7. 《大學英語學習指導書》(第三冊),大學英語專業教學參考,參編,撰稿人,山東廣播電視大學1990年6月版。

主要論文

1. 《談國際商事仲裁協定》,載《法律與社會》,1996年第1期。

2. 《國際冒牌貨貿易的法律問題》,載《經濟與法》,1996年第8期,第22-25頁。

3. 《論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地位》,載《寧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第112~120頁。據該文修改成文的論文《論世界貿易組織的幾個法律問題》,於1996年11月獲華東政法學院“第三屆韜奮學術節”優秀論文一等獎。

4. 《論大陸架劃界爭議中的公平原則》,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誌,總第16期,第32~35頁。

5. 《淺談國際貿易中冒牌貨之法律問題》,載黑龍江省法學所主辦《法學與實踐》雜誌,1996年第6期(總第72期),第15~18頁。

6. 《美國商業銀行法的新發展》,載上海市法學會主辦《上海法學研究》雜誌,1996年第6期(總第89期)“外國法制”專欄,第45~47頁。

7. 《國際保理及其在國際貿易中套用的法律問題》,載華東政法學院研究生學報《法學研究生》雜誌,第19期(1996年冬季號),第54~60頁。

8. 《證券糾紛案件的新特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2日。

9. 《國外投資銀行業:發展特點及其借鑑》,載國家對外經貿合作部主辦《國際經濟合作》雜誌,1997年第2期(總第134期)“國際金融”專欄,第48~51頁。

10. 《“其士”內幕交易案審結,香港證監會以敗訴告終》,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25日。

11. 《海外官司獲勝,國內債務難償——海虹控股有關公告的情況分析》,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7月31日第1版。

12. 《基礎已經奠定,架構已經形成——析我國會計師從事證券業務有關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3日。

13. 《透支糾紛是非曲直可斷定》,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6日。

14. 《品牌不能亂喊價,無形資產評估必須依法進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0日。

15. 《陳年老帳怎么算,解放前“老股票權益申領須依法行事》,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15日。

16. 《國有股權管理的配套法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0日,第1版。

17. 《規範國有股東行為,推動股份公司發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第1版。

18. 《亦喜亦憂談質押——關於上市公司法人股股權質押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1日。

19. 《談香港加快處理內幕交易案》,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3日。

20. 《國有股權益不容侵害》,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8月29日。

21. 《連環糾紛尚未了,質押擔保接踵來——析讓人眼花繚亂的法人股“運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日。

22. 《法律意識增強,行為更須規範——中國上市公司中報述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16日

23. 《遵守自律規範,推動市場發展——談〈全國保險業公約〉的啟示》,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0日。

24. 《保障市場健康發展的有力武器——談新刑法實施對證券市場規範化建設的意義》,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5. 《貫徹罪行法定原則——析新刑法中有關“證券犯罪”的條款》,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6. 《如何認定證券犯罪》,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9月28日,第1版。

27. 《糾紛初審結,分歧未消除——寧波華通500萬股法人股股權爭議雙方均稱將抗訴》,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日。

28. 《抓住機遇,難中求進——析我國國企改革面臨的突出矛盾和焦點》,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5日第1版。

29. 《聯交所規範公司運作不手軟,21家上市公司被停牌》,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7日。

30. 《既是穩定調節器,又是發展推動力——析投資基金對我國資本市場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2日,第1版。

31. 《牽線搭橋,功不可沒——談證券商載我國證券市場上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19日第1版。

32. 《建章立規重治理——析我國部分省市規範股份公司運作的做法》,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0日第1版。

33. 《有突破才有發展——談上市公司業務突破對其發展的促進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0月26日第1版。

34. 《用好證券市場的“殼”資源——上市公司“換殼”對市場發展的積極作用》,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2日,第1版。

35. 《股份合作制不是過渡形式》,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7日。

36. 《股權轉讓緣何日趨活躍》,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8日,第1版。

37. 《積極探索股票案件審判工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2日。

38. 《健全法規,規範行為——關於上市公司股權運作與轉讓的法律思考》,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3日。

39. 《股權運作,規範現行——中國第一次規範上市公司股權運作研討會綜述》,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1月16日。

40. 《企業投融資效率亟待提高》,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3日。

41. 《股市投資須防盜》,載《上海證券報》1997年12月25日。

42. 《引入投資銀行機制,推動證券公司發展》,載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主管,對外開放辦及特區辦主辦《開放潮》雜誌,1998年第3期(總第27期)第36~37頁。

43. 《關於完善我國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律思考》,載《上海投資》雜誌,1998年第九期(總第123期)“法苑”專欄,第59~62頁。

44. 《資產重組:上市公司主業大轉換透視》,載上海市國資委主辦《上海國資》雜誌,1998年第5期“財經廣場”專欄,第17~21頁。

45. 《日益活躍的股權轉讓原因透析》,載《上海國資》雜誌,1998年第5期,第22~24頁。

46. 《發展直接融資此其時矣――關於提高我國企業投融資效率的思考》,載《上海國資》雜誌,1998年第10期“財經廣場”專欄,第23~27頁。

47. 《期貨公司越權平倉改單,法院判承擔賠償兼堂費》,載《香港商報》1998年11月20日B6版。

48. 《期貨市場國際規範的新發展》,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49. 《GLOBEX及其法律意義》,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0. 《國際期貨市場法律規制的歷程、現狀和原則》,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

51. 《英國期貨市場的立法與自律監管》,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

52. 《日本期貨立法的特點》,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3. 《美國期貨立法探析》,載《法制日報》1998年10月10日,第8版“國外法壇”專版。

54. 《證券法對外資股市場的影響》,載《香港商報》1999年1月7日,第D1版。

55. 《歐元:How do you do? 》,載《上海國資》雜誌,1999年第1期第43~46頁。

56. 《透視香港創業板市場――高科技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新途徑》,載《開放潮》雜誌,1999年第4期“關注金融”專欄,第19~21頁。

57. 《中國大陸設立創業板市場的障礙與對策》,載辦《開放潮》雜誌,1999年第5期第35~37頁。

58. 《產業投資基金規範發展引人關注》,載《上海證券報》1999年10月19日。

59. 《香港二板市場“特別快車”》,載《上海國資》,1999年第10期,第頁。

60. 《創業板,香港的“那斯達克”? 》,載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環球企業家》雜誌1999年第11期。

61. 《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載《開放潮》雜誌,1999年第6期(總第36期),“特別欄目”“加入世貿組織:影響分析及前景展望”,第25~26頁。

62. 《中國證券市場直面入世衝擊波》,載《上海國資》雜誌,2000年第1期,第42~45頁。

63. 《發揮監督功能 規範市場運行——論證券新聞與證券法制的辯證關係》,載《中國記者》雜誌,2000年第3期。

64. 《中國信託業的創新與發展》,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第1版。

65. 《信託業迎來發展新契機》,載《上海證券報》2001年3月26日。

66. 《網上證券交易推動證券服務邁向更高層次》,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2期,第40-42頁。

67. 《新股發行的市場化及其影響》,與孫克任博士合作,載《上海國資》,2001年第7期,第27-30頁。

68. 《詢價制是否帶來市場博弈新格局》,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2月2日。

69. 《法律環境堪成有利,信託公司直面外資參股》,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0. 《信託業務創新有制度優勢》,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7日。

71. 《證券法修改應注意與公司法協調》,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9日第8版。

72. 《2005:信託機構厲兵秣馬》,載《上海證券報》2005年3月11日。

73.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法律問題研究》,獨著,10000字,上海經濟法論壇2006年首屆年會論文,大會宣讀,2006年7月15日。

74. 《構造我國金融期貨法律體系》,獨著,8000字,載《國際金融報》2006年8月17日第六版“論壇”專刊整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投資與證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第104-108頁。

75. 《國外證券稅制發展特點及其借鑑》,獨著,10000字,上海市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財稅法學理論研討會核心論文,2006年11月18日大會宣讀;刊載於《東方財稅法研究》(2007),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載第88-100頁。

76. 《論金融期貨交易所及其獨占權制度》,獨著,4000字,載《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期,第45-47頁。

77. 《關於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的幾個問題》,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財經院校法學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主題評論,2007年5月24-25日,山西太原。

78.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十大法律問題研究》,載陳大鋼主編《創新型國家與經濟法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22-134頁。

79. 《中國法律翻譯的回顧與建議》,獨著,13000字,上海市浦東新區翻譯協會2009年年會暨第二屆浦東翻譯論壇—“翻譯推動浦東法治化進程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Legal Transl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主題發言論文,2008年9月20日。

80. 《金融法若干術語的英漢翻譯與套用研究》,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60-67頁。

81. 《商事調解及其在金融糾紛解決中的套用》,獨著,8000字,為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2009年商事調解員大會撰寫的論文,2009年6月18-19日。

82. 《金融監管及其國際化的法律問題》,獨著,17000字,中國國際法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學術論文,2009年6月20-21日於華東政法大學及上海銀河賓館。

83.《研討金融法治建設,普及金融法律知識》,獨著,7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84.《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最佳化法制環境研究》,獨著,12000字,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學術論文,載中國法學會、同濟大學《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中國城市金融法治論壇論文集》(上)第1-12頁。

85.《WTO體制下大中華經濟區的法律問題》,獨著,12000字,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

86. 《關於我國財經類高校產學研合作模式的思考與建議——以上海金融學院產學研開放式合作與管理為視角的研究》,獨著,18000字,被2010年全國高等財經教育分會舉辦了首屆“中國高等財經教育論壇”採用,編入其年刊《高等財經教育研究》,於2011年4月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87.《關於浦東新區科普國際交流平台建設的思考與建議》,吳大器、丁海濤、張學森 合著,12000,載《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