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良

張奎良

張奎良 ,男,1937年6月生,遼寧新民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個人簡介

張奎良教授 張奎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現任職務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哲學會名譽會長。

任教專業

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

研究方向

馬克思哲學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履歷

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基礎系,攻讀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1960年畢業分配到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工作。(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1986年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1996年至今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奎良教授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哲學會名譽會長。

獲得榮譽

1988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被教育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獲得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1998年被評為全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國家高校人文社科二等獎。

199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研究領域

方向

張奎良長期從事馬克思哲學思想的教學研究工作50餘年,他對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和東方社會理論的研究成果豐碩,受到學界的關注。他的每一次理論都成為哲學界關注的熱點和爭論的焦點。他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0餘篇。

代表作

《唯物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內在關聯》(《光明日報》2000年12月18日)、《馬克思跨越卡夫丁峽谷構想的啟示》(《光明日報》2000年2月26日)、《社會主義的哲學視野》(《哲學動態》2001年1月)、《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哲學與現代化》2002年5月)。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教委重點科研項目各一項,並先後出版學術專著7部,其主要有《馬克思的哲學歷程》、《張奎良集》、《跨世紀的哲學迴響》、《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時代呼喚的哲學迴響》等。其中《馬克思的哲學歷程》獲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獲黑龍江省優秀科研成果特等獎,在《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東方社會理論》等三篇重要學術論文連續獲得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著作

《馬克思的哲學歷程》

《張奎良集》

《跨世紀的哲學迴響》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時代呼喚的哲學迴響》

《拾遺集(張奎良文選)》

《唯物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與實踐指引》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基石與靈魂》

近期動態

省委常委張效廉走訪張奎良教授

張效廉走訪慰問張奎良教授 張效廉走訪慰問張奎良教授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1月28日至29日,黑龍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效廉帶領相關單位負責同志,走訪慰問了我省教育、理論、文藝戰線的部分專家學者,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致以誠摯的節日問候,並通過他們向全省廣大專家學者拜年。1月29日上午,張效廉一行來到我校國家級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張奎良教授家中,向張老師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我校黨委書記楊震、校長張政文等陪同看望。

在張奎良教授家中,張效廉詳細詢問了張老師的身體和工作情況,感謝張老師為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辛勤勞動和作出的重要貢獻,並叮囑張老師要多加保重身體,永葆活力,繼續為龍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出謀劃策,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聯、省社會科學院的負責同志一同走訪慰問。

張奎良入選“感動龍江英才”

張奎良 張奎良

日前,在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廣電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黑龍江日報》社聯合舉辦的“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龍江英才(團隊)’”評選活動中傳來喜訊,我校張奎良老師、俄語教學團隊分別入選。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在開發和建設黑龍江的過程中,黑龍江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和感動人物(團隊)。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教材。為高揚愛國主義偉大旗幟,我省特舉辦了此次評選活動。9月29日晚,評選活動組委會在黑龍江省電視台舉行了頒獎晚會。

在此次評選中,我省高校共有馬祖光、張奎良、雷清泉和哈工大衛星團隊、黑大俄語教學團隊等三名個人和兩個團隊獲獎,黑龍江大學有一名個人和一個團隊位列其中,這足以證明我校在服務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做出的突出貢獻,也體現了黑大人紮根邊疆的黑土情懷。

據悉,此次評選在各地、各系統和民眾廣泛提名推薦的基礎上,按照正式人選(團隊)1.5倍比例確定候選名單的原則,經組委會研究,確定了90名候選人(團隊),其中,英雄模範22位,感動人物和群體25位(個),領軍人物28位,領軍團隊15個。經民眾評選,產生最終獲獎個人和團隊。

張奎良的論文《中國社會科學內刊》發表

國家級教學名師、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張奎良教授的學術論文《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在《中國社會科學內刊》2008年第2期“專題討論”一欄發表,全文約15000字。張奎良教授也是我校首次在《中國社會科學內刊》發表論文的教師。

《中國社會科學內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的大型理論和學術內部刊物,其刊登的文章水平和質量與《中國社會科學》相當,但更側重成果的實踐意義,主要供領導決策參考。刊物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致力於推動理論創新和學術繁榮,著眼於對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強調作者要立足於國情,立足當代,站在時代的制高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善於通過創新性的科學成果,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