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鵬[海防縱隊第二大隊大隊長]

張大鵬[海防縱隊第二大隊大隊長]

張大鵬(1922~1994)原名王椿煊,南匯縣惠南鎮人。

簡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年僅15歲的張大鵬參加由惠南鎮愛國青年知識分子朱人俊、方曉等創辦的“南匯青年戰時的服務團”。1938年,張大鵬參加“浦東抗日救國宣傳團”,在奉賢、南匯、川沙的十幾個鄉鎮進行抗戰宣傳、募捐和慰問抗日將士等活動。1938年7月,張大鵬參加中共浦東工委領導的南匯縣保衛團第四中隊,歷任文化教員、區隊長、副中隊長、流動隊長等。張大鵬身先士卒,作戰勇敢,多次負傷。

1940年10月,中共浦東工作委員會派張大鵬和其他共產黨員一起打入偽軍五十團,做策反工作。張大鵬在其擔任副連長的二營八連宣傳黨的抗日主張並發展中共黨員,使八連成為中共隱蔽在敵人心臟里的抗日武裝。

個人履歷

1941年4月,中共華中局決定以浦東五支隊和在偽軍中的地下力量為主力,南渡浙東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中共淞滬特委決定先遣張大鵬率1個班武裝南渡至浙東三北地區偵察敵情,完成三北地區地形、敵情、政治狀況、海上交通情況的偵察任務。1942年底,張大鵬奉命組建海防大隊並任大隊長,開闢浦東至浙東的海上交通線,運送部隊急需物資和兵員。1942年5月,譚啟龍奉中共中央指示出任中共浙東區委書記,由張大鵬護送赴任。其間,張大鵬還領導海防大隊在海上打擊日偽,保護商船商人,屢建奇功,使日偽海上運輸遭受重大打擊。1945年,浙東新四軍部隊奉命北撤,張大鵬指揮海防大隊調集民船,為大部隊渡海北撤準備充足船隻,順利完成北撤任務。

部隊北撤至江蘇漣水後,張大鵬被任命為華中軍區海防縱隊第二大隊大隊長。1948年5月,根據華中軍區司令員管文蔚、政委陳丕顯的命令,張大鵬返回浙東,任舟山群島游擊支隊副司令,8月撤回蘇北,1949年3月後,任華中海防縱隊汽艇大隊副大隊長、華中軍區海軍江防艦隊炮艇大隊一中隊中隊長、海軍舟山基地溫台巡防大隊副大隊長等職。其間參加渡江、解放嵊泗列島及浙東沿海島嶼的戰鬥數十次,立下戰功。

解放後,張大鵬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舟山基地工程處設計科長、東海艦隊二0二工區指揮部副主任、東海艦隊工程部計畫處處長、海軍青島基地工程部副部長、海軍北海艦隊工程部長、第一常務副部長,1972年任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海軍北海艦隊後勤部副部長等職。

“文化大革命”期間,張大鵬蒙冤受屈,被“審查”達10年之久,1980年才平反覆職。1994年病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