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夔階

張夔階,著名書畫家。歷任長寧縣訓導,潼川府知府,四川省臨時會議議員,二十軍軍部秘書長等職。代表作品:手稿18卷,《畸廬草釋》5卷等。

張夔階(1871年~1936年),字學潮,號畸禪,灌口鎮人,清末廩貢。歷任長寧縣訓導,潼川府知府,四川省臨時會議議員,二十軍軍部秘書長等職。是川中著名書畫家。
清末,清王朝宣布將川漢鐵路收歸國有,侵吞股權引起保路風潮。宣統庚午年(1910年)張夔階與合川張森楷、彭縣張從文、華陽胡嶸、成都蕭煥章、什邡李道烜、營山蔡鎮藩、簡州劉光漢、瀘州杜天堉等50人組織川省川漢鐵路研究會,投入爭取川漢鐵路自辦權鬥爭。
張夔階能詩,其詩超逸清介,有陶潛、王維之風。他善畫,其花鳥羽毛千姿百態,勢欲飛動。詩畫之外,他還酷愛書法,尤長北碑,兼及真草隸篆。1913年,四川軍政府為紀念“保路運動”犧牲的愛國志士,在成都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建造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公議請蜀中著名書法家顏楷、趙熙、吳芝英、張夔階各以不同的字型書寫“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10個大字,鐫刻於碑塔四面。北面隸書即夔階手跡,每字大近1米,字型蒼勁雄渾,饒有金石味。
灌縣文物管理所存有張夔階手稿18卷,即《畸廬草釋》5卷,《改訂說文部首》1卷,《畸廬叢錄》2卷,《畸廬各種集聯》3卷,《畸廬隨錄》7卷。《畸廬草釋》論述各種字型的書法要訣,為書學的珍品。
張夔階一生安貧樂道,晚年絕意功名,閉戶讀書,在他的詩中有“孟郊詩骨最清寒,我亦孤零獨畸禪”之句,可見其超逸清介、不可流俗的襟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