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堰鎮

張堰鎮

張堰鎮位於金山區中部,地處長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上海的西南部,南接杭州灣大橋,北望上海市中心,是金山區中部經濟文化重鎮,更是規劃中的金山新城區“後花園”。這裡人傑地靈,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生活健康,城鄉和諧,鎮域面積35.15平方公里,人口5萬,轄9個村民委員會、3個居民委員會。2008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2.23億元,各類稅收近5億元。

基本信息

概況

近年來,張堰不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發展成就,而且也推動了社會、文化、黨建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國家衛生鎮、國家級上海張堰新材料深加工產業基地、中國經濟文化名鎮、全國百佳歷史文化名鎮、國家健康鎮(試點)、上海市文明鎮以及上海市五好鄉鎮黨委等一項項榮譽,不僅見證了張堰人民勇於拼搏的過去,更預示著張堰人民美好的未來。

歷史文化

張堰鎮張堰鎮
“千年古鎮,百年風騷”是對張堰歷史文化深刻的描繪。張堰鎮舊名赤松里,相傳漢留侯張良從赤松子游曾居此,故又稱留溪、張溪,晉朝已形成商市,時稱留溪鎮。唐代為御海潮置華亭十八堰,其中之一為張涇堰,鎮襲堰名,俗稱張堰,時設浦東場大使署於鎮。明代設金山巡檢司署和稅課局於鎮。清代鎮設有金山分府署。張堰鎮之名從唐末五代(公元907年左右)沿襲至今有一千一百年,歷史上一直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和繁華的商業而被譽為浦南首鎮。

張堰鎮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據清《重輯張堰志》載,明清兩代籍屬張堰的進士23人,舉人55人,貢生54人,武舉6人,其他知名人士100多人。明代有刑部郎中吳梁;清初有官居“宰相、尚書、都御史”的王頊齡、王鴻緒、王九齡昆仲,王鴻緒因纂《明史稿》而享譽史學界;乾嘉年間,吳毓昌編彈詞《三笑姻緣》獨擅詞壇;清末民初有近代詩人、南社創始人之一的高天梅,南社詩人高吹萬,南社後期主任姚石子,南社金山籍人士中絕大部分是張堰人;柳亞子曾多次在張堰的南社集會中與眾人詩歌唱和;中共金山縣支部創立者李一諤原籍張堰。抗日戰爭時有在金山縣首舉抗戰義旗的李新民(李一諤的弟弟)。現代有蜚聲海內外的畫家白蕉,有“半仙”之稱的中醫婦科翁薇卿。有以名字命名月球環形山的現代天文學家高平子以及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更有許多具有高級職稱的文化、科技、醫學等領域工作者在祖國各地施展才華,報效祖國。

張堰老鎮區總體建築風貌較為緊湊,建築密集,呈現出很多小型空間和院落空間。原有大小弄巷29條,現有保存較好的清代以前建築群4大塊:石皮弄建築群、政安弄建築群、西河沿建築群、南社紀念館建築群。除此之外,新尚路(舊名尚書浜)有白蕉故居和高天梅故居,高天梅故居中清代金、銀桂各一株,已有150年歷史,至今仍生機勃勃。百家村有建於民國22年(1933年)的百家天主堂,現為金山區天主教總堂。舊港村5組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張單氏節孝坊。

張堰鎮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重輯張堰志》載有明清兩代所著書目269種。民國期間姚石子編著的《金山藝文志》更為方誌界、學術界所推崇。金山最早的報刊雜誌《覺民月刊》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誕生於張堰,由高天梅、高吹萬等組織的覺民社編輯。

張堰鎮又是金山革命的發祥地,國民黨金山縣黨部和中共金山縣支部均在張堰誕生。清末民初期間,張堰鎮是金山縣政治文化的中心。

歷史沿革

張堰鎮舊名赤松里,相傳漢留侯張良從赤松子游曾居此,故又稱留溪、張溪,晉朝已形成商市,時稱留溪鎮。唐代為御海潮置華亭十八堰,其中之一為張涇堰,鎮襲堰名,俗稱張堰,時設浦東場大使署於鎮。明代設金山巡檢司署和稅課局於鎮。清代鎮設有金山分府署。張堰鎮之名從唐末五代沿襲至今有一千一百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後屬金山縣。1935年劃張堰為留溪、欽明兩鎮。1946年並為張堰鎮,為縣屬鎮;並設張堰區署,督導縣境南片11個鄉、鎮。1993年12月,張堰鎮、張堰鄉合併,建立了新張堰鎮。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張堰鎮位於金山區中部,地處東經120°9′北緯30°位置,東鄰亭林鎮、山陽鎮,南、西與金山衛鎮接壤,西北與呂巷鎮毗鄰。西北片稍低,屬松隱低平原的東南外緣,地面高程為吳淞基面高程3.4至3.8米;東南片略高,屬金衛高平原的西北外緣,地面高程為吳淞基面高程3.8至4米,2012年,張堰鎮全鎮域面積35.15平方公里。

氣候

張堰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暖夏涼。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約4℃,通常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約28℃。

地質地貌

張堰鎮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太湖流域碟形窪地東南端。全境地勢低平,地面高程自北西至東南略有升高,河渠交織成網。縣境地貌經歷了燕山晚期地質運動、新生代古氣候冷熱交替變化以及300萬年來地殼的緩慢沉降,從而在前第四紀地層的基底上堆積了厚O~285米不等的鬆散岩層,造就了現今的地貌形態。根據地貌形成的外動力過程、成因及其形態,可分為湖沼窪地、湖積平原、瀉湖平原、濱海平原、潮坪,以及剝蝕殘丘6個地貌單元。

經濟發展

2008年,張堰鎮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02.23億元,各類稅收近5億元。2012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09億元,工業總產值149.9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28.4億元;各類稅收6.98億元,鎮財政收入2.32億元,契約利用外資2034萬美元,外資到位資金1100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8億元,其中工業性投資7.12億元;工業項目到位資金7.6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5461元,增長10.42%;城鎮化率60.47%。

第一產業

2012年,張堰鎮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完成14家合作社的無公害認證,“金堰”牌小皇冠黃瓤西瓜市場銷售增加;沙龍畜牧有限公司成立楓涇豬國家育種中心、種豬場;“金龍”醬菜產業化經營4000噸醬菜改建項目全面完工。

第二產業

2012年,張堰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28.4億元,各類稅收6.98億元,鎮財政收入2.32億元,契約利用外資2034萬美元,外資到位資金1100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8億元,其中工業性投資7.12億元;工業項目到位資金7.63億元。

第三產業

2012年,張堰鎮累計幫扶546起,發放市民綜合幫扶資金197.27萬元。醫療救助67人次,落實救助金32.16萬元。組織2批55名患者前往上海華山醫院接受白內障復明手術。落實慈善救助資金22萬元。全鎮累計發放城鎮低保保障金121.22萬元,農村低保保障金14.05萬元。實施現場檢查98戶次,處理36件次。

交通

張堰工業區緊靠新衛高速公路(A6)出入口;往北連線滬杭高速公路(A8),60分鐘可達杭州;南距莘奉金高速公路(A4)入口6公里,15分鐘可達杭州灣跨海大橋;東距嘉金高速公路(A5)入口8公里,接滬寧高速公路,150分鐘可達南京,50分鐘可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30分鐘可抵上海虹橋機場,還有通航能力達500噸的張涇河北接黃浦江,南抵上海石化,是水上運輸的“黃金要道”。

金山區行政區劃

金山區轄1個街道、9個鎮,區政府駐金山大道2000號,數據截止到2009年。
街道石化街道
朱涇鎮 | 楓涇鎮 | 張堰鎮 | 亭林鎮 | 呂巷鎮 | 廊下鎮 | 金山衛鎮 | 漕涇鎮 | 山陽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