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民社

覺民社是原朝邑縣第一個較為正規的戲劇班社。該社於民國21年(1932年)在西安易俗社的影響下,由朝邑縣政府出面,組織各鄉士紳集籌200餘股(每股200銀元)資金,然後由股東薦選社長出來領班。第一屆社長為嚴伯俊,主任為常濟堂,會計為張宏業。

秦腔科班。民國二十一年(1932),由朝邑縣政府出面集資(每股二百銀元,共集二百餘股)組建。由股東選出的首任社長為嚴伯俊,主任為常濟堂,會計為張宏業。聘請王安民為教練,封至模為顧問,秦子敘擔任文化教員,進行正規化教學。
該社初學同州梆子,一年以後改學西安亂彈。成立伊始,即招聘演員搭班演出。受聘者有名演員王五子、張九堂、張海娃王繼元、跛子林娃以及秦鍾社的劉寵鍾、劉易平、王振中、杜於勤等。其中有些演員還兼任教練,以師帶徒。民國二十一年,招收了第一批學員,出科後馳名的有黨新乾(黨訓民)、蕭新民、魏新珠(振伯)、常新智、楊新謀、陳新國、蘇新中、何新喜、王新潤、車新生等。次年又招收了第二批學員,主要有李玉民、劉毓民等。
第一期學員經過兩年半的專業培訓,演出劇目有《庚娘傳》、《魚水緣》、《美人換馬》、《奪錦樓》、《燕子箋》、《一字獄》等。巡迴演出於朝邑、華陰、華縣、潼關和山西晉西南等地。由於人才濟濟,劇目豐富,在陝西東府及豫西、晉南一帶,很受歡迎。民國二十三年,由於負責人之間產生了矛盾而導致分班。常濟堂帶部分人員組成秦鏡社,嚴伯俊帶領另一部分人員仍用覺民社招牌演出。民國二十四年覺民社、秦鏡社均入新成立的牖民社。至此,覺民社解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