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選

張國選

昨日,未來路辦事處稱,事發時他們的人都在開會,車牌號為豫AAM612的執法車並未出去。 對此,張會全說,他一眼就能認出打他的人,“打就打了,沒打就沒打。 ”張會全說,他一眼就能認出打他的人。

事件進程

76歲菜農賣紅薯為兒子掙藥費 遭執法者掌摑;
鄭州金水區調查組介入76歲菜農賣紅薯與執法糾紛調查;
關於“76歲菜農賣紅薯與執法者發生糾紛”的初步處理情況;
76歲菜農賣紅薯掙藥費遭掌摑續 調查組介入;
待續……

事件細節

2010年11月10日,76歲的菜農張全會(張會全),被一個從執法車上下來的男子連連扇臉。事後,他到處尋找打人者,只因想對他說一聲:“我趕著毛驢車走了8個小時,到鄭州賣紅薯,只為給家中癱瘓兩年的大兒子掙點買藥錢。”
76歲菜農被執法者連扇耳光
昨日早上7時50分,來自中牟縣鄭庵鎮賈莊村的張全會和老伴陳桂香,又一次趕著毛驢車來鄭州賣菜。
當他們走到建業菜市場南附近時,突然來了輛執法車。一個坐在副駕駛位置、年約40歲的男子,從車上下來,開始摔車上的紅薯和胡蘿蔔。
商戶趙先生說,老人駝著背,極力阻止男子摔菜,“男子轉過身,衝著老人的臉就打,老人頭上的帽子都被打掉了。”
目擊商戶王女士說,老人拉著男子的衣服不放,男子就往南跑。“一邊跑,一邊扭過身倒退著扇老人的臉。老人追著那名男子,追了150米遠。”
市民張女士也看到了這一幕。她說,當時有市民喊“把執法車給砸了”,“打人者坐上執法車跑了,要不是車跑得快,我一個女的也要上前把執法車給掀翻。”
雖然執法車跑了,但圍觀市民記住了這輛廂貨車的車牌號後三位是“612”。
走了8小時到鄭州,只為給兒子掙買藥錢
昨日上午9時許,76歲的陳桂香告訴記者,當時執法車上一名男子衝著張全會說:“又是你這個老頭,咋又來了?”說著,男子就下車開始摔菜,一次摔兩包,共摔了四次。“俺老頭兒不讓他摔,他就開始打俺老頭。”
打人者是誰,張全會和陳桂香都不知道。但張全會說,老伴兒陳桂香和打人者早已“結仇”。
上次,張全會和老伴來時,在菜市場門口吃飯,驢車就停在路邊。“今天打我的那個人,非讓我們走。我老伴和他們吵了幾句,就‘結仇’了。”
張全會的驢車一次能拉八九百斤紅薯、胡蘿蔔和芋頭,賣五六百元。11月8日中午12時,他們趕著毛驢車從老家出發,晚上8時多才到鄭州,就在附近樓檐下睡。“我們倆都76歲了,自己種地自己收,還要拉到鄭州賣。我們這么做,都是為了癱瘓兩年的大兒子。”
張全會的大兒子兩年前摔傷了。“都是俺老兩口給他看病抓藥。”
尋找打人者,只想說說自己的難處
事後,張全會四處尋找打人者。他說,這么做不是為報仇。“我不想跟執法隊員有啥過節,就想給他說說俺家裡的情況,讓他理解。誰家沒個難處,我們來鄭州只是想賣個好價錢,多掙點錢,讓癱瘓的兒子少受點罪。俺家種有白蘿蔔,過些天還要來賣呢。”
在未來大道派出所,一副所長稱,處理這事的李指導員下班了。
在未來路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李濤聽後,立即責令工作人員詢問城管科。但城管科的回覆是,上午8時30分前,城管所所有人員和車輛
都沒上路,而城管科更沒40多歲的人員。
中午12時30分,記者在瀋北路與建業路西300米路北處,發現一輛車牌號為豫A××612的執法車。記者問車上男子是哪個單位時,他們立即向西駛去。通過交警部門,記者查詢到,該車屬於金水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登記住所為金水區紅旗路13號。
有關媒體於對9日建業菜市場南發生的“76歲菜農賣紅薯與執法者發生糾紛”問題進行報導後,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當即責成由金水區紀檢部門牽頭的聯合調查組介入調查。
金水區委、區政府、未來路辦事處領導已與中牟縣鄭庵鎮賈莊村張全會和陳桂香二位老人取得聯繫,並將於當晚進行慰問。
金水區委、區政府領導表示,將立即對全區執法人員進行一次素質教育,溫情執法,構建和諧鄭州。同時希望廣大市民給予支持和理解。  ZZIC
2010年11月10日
誰打了他,還是個謎
辦事處:車是我們的車,但事發時沒出去 物業:人是我們的人,但沒打賣菜老漢
張會全:打就打了,沒打就沒打,我年齡這么大了,不會說瞎話 ZZIC:相關調查組已介入調查
河南商報記者 王文凱 殷婷婷
76歲的張會全回家了。但誰是打人者,依舊是個謎。
昨日,未來路辦事處稱,事發時他們的人都在開會,車牌號為豫AAM612的執法車並未出去。與該辦事處聯合管理違章占道的眾邦物業公司稱,車上坐的4個人是他們公司的,但下車的40多歲男子張國選只是幫老漢牽驢,並未打人。對此,張會全說,他一眼就能認出打他的人,“打就打了,沒打就沒打。我年齡這么大了,不會說瞎話。”
對於“76歲菜農張會全被打”一事,鄭州市委、市政府網路新聞發言人ZZIC也已關注,相關調查組已介入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
辦事處
車是我們的車
但事發時沒出去
“我也是看到報紙後,才知道這個事。”昨日上午,金水區未來路辦事處執法中隊副中隊長張士朝說,每周二和周五的8點30分,是他們開例會的時間。當天事發時,他們的執法車就在樓下,根本沒出去。
“豫AAM612的確是我們的車,但我可以肯定,當天早上沒出去。現在,金水區搞試點,我們辦事處和物業聯合管理違章占道。金水路以南屬於眾邦物業公司,以北屬於金順物業公司。前段時間,二七區出了城管打人、把市民扔櫻桃溝那幾件事後,我們就一直培訓文明執法,我們的人不可能會打人。”張士朝說。
未來路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李濤說,未來路辦事處執法中隊共16人,年齡最大的是李偉,但他也沒40歲。
物業
人是我們的人,但沒打賣菜老漢
鄭州眾邦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樊經理稱,負責東區的有兩個執法隊,他問了,都沒打人,“他們知道打人會被扣工資、開除。如果被打,公司負責醫藥費,一人補助200元,還能帶薪休假。”
他還說,這倆老人經常在這占道經營,“因為他們年齡大,我對他倆有照顧。有啥特殊情況我都給下面的人交代,千萬不要動手打老人。”
據樊經理介紹,眾邦物業公司有200多人,其中市容維護就有76人,“俺們沒執法權,只是配合辦事處執法。如果商戶實在不聽,我們會通知辦事處派執法人員過來。豫AAM612不是我們的車,我們就一個沒有後牌的麵包車,我們隊更沒有40多歲的男子,全是年輕人。”
下午3時許,樊經理再次趕到河南商報稱,經過調查,事發時車上一共有4個人,分別是趙恆、李國平、張燕、張國選。“李國平和張國選都有40歲了,事發時,張國選看到老漢後只是下車牽驢,讓他不要占道。但據張國選說,他並沒打老漢。”
老人
我年齡這么大了,不會說瞎話
對於未來路辦事處和眾邦物業的說法,張會全說:“打就打了,沒打就沒打。我年齡這么大了,不會說瞎話。”
張會全說,他一眼就能認出打他的人。而他的老伴陳桂香則說,她認不出打人者,但卻認得那輛執法車。昨日,在看過河南商報記者拍攝的照片後,陳桂香立刻認出了車牌號為豫AAM612的廂式貨車,就是11月9日早上打人者乘坐的執法車。
ZZIC
調查組已介入調查
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
昨日上午11時許,一位名為“ZZIC”的版主在網上發布了《關於76歲菜農被城管接連扇臉新聞報導的情況說明》的帖子。
帖子中稱:“關於76歲菜農被城管接連扇臉,賣紅薯只為給兒子掙藥費的報導,ZZIC已經關注,相關調查組已介入調查,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落款為ZZIC,時間是2010年11月10日。
ZZIC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網路新聞發言人。昨日下午4時許,ZZIC一王姓工作人員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帖子確實是他們所發,並已轉給相關部門,介入調查。
記者另獲悉,針對此事,金水區區委、區政府也已展開調查。(11月10日,河南商報報導被打76歲老人名字為張全會,後經核實,應為張會全。在此,特向讀者致歉。)
張會全老人被打一事經河南商報報導後,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姚晨、行者孫冕等名人微博評論
全國各地人士紛紛致電,想幫助老人 熱心讀者給張會全捐錢時,被其老伴婉言謝絕:
你們都是好心人 來趟俺家不容易
我剛賣了600元 給你們點油錢吧
河南商報記者 王文凱 殷婷婷
昨日早上,張會全趕著毛驢車,和老伴一起回了老家。過幾天,他還會拉著一車農作物,再來鄭州。
老人並不知道,他的辛酸經歷已讓百萬人動容。昨天,各大網站紛紛轉載河南商報的這篇報導,上百萬網友留言,姚晨、行者孫冕、任志強等微博名人也都留言評論。
同時,事發現場商戶把河南商報貼到了大門上,藉此對執法者表示不滿。
商戶
張貼河南商報表達對執法者不滿
昨日上午,在事發現場建業路菜市場對面,一家商戶將河南商報貼在了大門上。該商戶說,這是對執法者表示不滿。“太氣人了,讓大家都看看。”
另一商戶張先生說,打人就是打人了,很多商戶和市民都看到了這一幕,“不管是誰下來調查,我們都會如實反映。”
市民張先生表示,今年10月,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緊急出台《鄭州市城市管理文明執法“十不準”》。其中明確規定:不準與違法相對人發生糾紛、廝打或者唆使他人打人,“難道‘十不準’又淪為一紙空文?”
網友
想讓老人知道世界上不僅有冷酷,還有溫暖
昨日,河南商報關於此事的報導被各大網站紛紛轉載,上百萬網友留言。僅微博上就有近十萬網友關注此事。評論者中,不乏姚晨、黃曉明、那英、行者孫冕、任志強等名人。
姚晨:我們的城市需要規劃,我們的城市需要管理,但城市不需要暴力執法。打人者,你欺凌弱小算個屁!
任志強:中國的法律沒有給城管授權可以打人啊!
行者孫冕:求河南的媒體同行打聽這倆老人的情況,也給我一個贍養這倆老人的機會!
黃曉明:打人那些人你們都不是爹媽生的嗎?沒人幫了我來幫,麻煩大家幫我找到兩位老人。
加加:這就是現代版的賣炭翁,難道千年前的事情重演?悲哀!
邢捕頭:若非生活所迫,誰願意76歲還趕著驢車奔波?相關部門和個人應積極主動地向這位善良、偉大的父親道歉。
冰豆小包:心疼他挨打,想幫助他,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上不僅有冷酷,還有溫暖!
市民
告訴我,該怎么幫助他
昨日,中央電視台、《新周刊》等多家媒體聯繫河南商報記者想關注此事。深圳、河北等地的熱心人士也打來電話,希望幫助老人。鄭州市民陳奕男跑到張會全家中,想把500元現金交給他。但被陳桂香婉言謝絕了:“你們都是好心人,來趟俺家不容易。我這次剛賣了600元錢,給你們點油錢吧。”陳奕男硬是把錢塞給了老人。
互動
想幫助老人
可跟河南商報聯繫
昨日晚6時許,河南商報記者來到張會全家中。推開門,家中沒一件像樣的家具。牆角處,堆放著紅薯、芋頭等農作物。
其大兒子張文中說,兩年前,他在鄭州市馬頭崗村幹活時,不慎摔傷腰椎,導致下半身癱瘓,現在大小便不能自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