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良

張友良,男,湖南省華容縣人,1963年1月出生。經濟學專家,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 中國人口學會黨政幹部教育分會理事,湖南省縣域經濟研究會秘書長,湖南省人口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經濟學會理事。

基本信息

教授

張友良,男,湖南省華容縣人,1963年1月出生。1986年畢業於中國農大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研究員,學術骨幹。經濟學專家,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中國人口學會黨政幹部教育分會理事,湖南省縣域經濟研究會秘書長,湖南省人口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經濟學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投資經濟、縣域經濟、人口學。主要講授縣域經濟、投資經濟、資本經營、證券投資、當代中國經濟、國際貿易等課程。
主要科研成果:獨著專著2部,合著、主編、參編著作13部,撰寫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參加完成國家級課題4項,主持完成省級課題4項,參與完成省級課題3項,主持和參與完成政府和企業委託課題10多項。主要參與課題《湖南經濟結構調整與就業研究》獲湖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成果特別獎。參與課題《湖南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課題主持人易煉紅)獲中央黨校科研成果一等獎。
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畜產品加工與質量管理處(奶業管理處)副處長 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畜產品加工與質量管理處(奶業管理處)副處長。

研究員

張友良,男,1963年8月6日生,中共黨員,松江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松江區水產良種場場長),研究員。從事領域及專業為水產技術推廣及水產良種培育與推廣。
多年來他帶領全廠堅持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推廣團頭魴“浦江1號”,每年為漁民增收近億元。積極探索種養循環發展之路,在浦南建成了上海設施最先進、規模最大、以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為模式的標準化生態型水產養殖場,充分體現了生產標準化、產品安全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水產養殖業的特色,受到了農業部漁業局、外省市等各級領導的重視,在全國掀起一個建設標準化養殖場的熱潮。
2007年起,帶領科技人員開展“黃浦江大閘蟹大規格生態養殖研究”的攻關,不斷做大做強“三泖牌”黃浦江大閘蟹養殖產業,至2011年,推廣養殖面積達1600畝,推廣套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泖牌”黃浦江大閘蟹已成為上海河蟹的第一品牌。2009年獲第三屆“豐收杯”全國河蟹大賽優勝獎;2010年獲第四屆“豐收杯”全國河蟹大賽“金蟹獎”和“最佳口感獎”。產品遠銷到日本、韓國等市場。
同時不斷創新現代休閒漁業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種源漁業和休閒漁業的融合發展。2009年9月26日至10月25日,上海西部漁村成功承辦了松江區第七屆“上海之根”文化節的重要活動——“首屆西部漁村垂釣文化節”,並帶動了黃浦江大閘蟹、魔魚有機大米、散放土雞、野生鱉等特色優質農產品以及餐飲、會務等產業系列開發,充分展現松江“一產功能、三產形態”的農業旅遊特色。這一模式得到了農業部、漁業局領導的充分肯定,並希望在國家級良種場加以推廣。
他本人主持參與過《淡水白鯧大面積成魚塘套養》、《羅氏沼蝦大面積養殖推廣》、《南美白對蝦育苗及其大面積高產技術綜合研究》、《淡水產品養殖安全關鍵性措施的研究》等項目獲得松江區科技進步獎項,《上海蟹苗資源的開發利用》獲得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星火三等獎。他曾撰寫《團頭魴“浦江1號”選育技術》、《不同飼料對胭脂魚魚種生長的影響試驗》、《“浦江1號”團頭魴魚種高效生態養殖技術》等論文在《中國水產》等國內專業期刊上發表。目前正在主持的上海市科技興農攻關項目“松江鱸魚規模化繁養技術研究”項目,這一項目將進一步加快“松江四鰓鱸魚”的商品化生產。
他曾先後榮獲2001-2003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2005年度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2006年松江區拔尖人才和2007年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等榮譽稱號,2010年被市農委評為世博工作先進個人。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所研究員,博導

張友良,男,博士,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的“百人計畫”入選者,1972年6月出生於湖北省武穴市。1995 年本科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1998 年在武漢理工大學獲得岩土工程碩士學位,2003 年於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獲得固體力學博士學位。
2004.4-2005.6 獲英國皇家社會(Royal Society)獎勵,在英國Durham University從事岩土工程大規模並行計算研究。同年受中國科學院資助,在英國做訪問學者。2005.12-2008.5 年,受聘於英國著名大學Durham University工作,參加英國EPSRC 和歐盟國際合作項目MUSE 等項目有關多場耦合問題方面研究。2008.5-2009年在英國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大學工作。
張友良博士長期從事岩土超級仿真計算、地下工程、滑坡工程等方面工作。張友良博士在岩土工程的數值方法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自主開發了飽和與非飽和、多相、多物質、並行、非線性三維岩土有限元程式FEMUSE。在全局最佳化高性能算法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基於經典粒子群算法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並行雜交粒子群算法hmPSO。該算法在經典粒子群算法上引入局部快速搜尋算法,並在搜尋過程中自適應調整搜尋空間以加速收斂。該算法的先進性在於大量參數的同時識別以及利用大型並行計算機實現算法高效快速。在大型岩土工程精細計算、超級仿真方面,利用高性能GPU並行計算機群組成超級計算平台實現了岩土工程大規模高性能有限元並行計算,採用區域分解算法和“分而治之”的並行策略開發並行耦合有限元程式,解決了單個PC機上難以解決的規模和時間問題,實現了岩土大規模有限元並行計算,可以對大型複雜岩土工程進行精細計算。在岩土工程高級本構模型多個參數的確定方面,提出了高等本構模型參數的“數值-試驗方法”,並利用“數值-旁壓實驗方法”實現了非飽和土本構模型BBM中多達8個參數的識別。主持設計了多個大型滑坡和高邊坡穩定性分析和防護設計,包括多個大中型三峽庫區滑坡和高速公路高邊坡等。他將智慧型預測和反分析技術、滑坡可視化和並行計算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大型滑坡智慧型可視化信息化施工技術;自主開發了用於工程最佳化設計的滑坡穩定性分析、抗滑樁設計等多套專業軟體。
主持和參加了英國EPSRC項目、歐盟國際合作大型項目MUSE 、英國Royal Society 資助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 以及國家86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項目。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錄文章十多篇,擁有軟體著作權2 項,專利權1 項,在多個國內外會議上宣講了大會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