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冥

張南冥

張南冥(1912~1997)號天池,字雋波,1912年2月20日生,江蘇徐州邳縣耿埠村人。早年畢業於東海師範,後深造於上海美專,為劉海粟學生。解放前任教於徐州中學(徐州一中前身),徐州解放前夕移居上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美協會員。工山水,能花卉,擅翎毛,兼擅書法,尤精於詩詞,有《西行吟草》、《晴晚閣詩草》等著作傳世。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張南冥 張南冥

張南冥(1912~1997)號天池,字雋波,1912年2月20日生,江蘇徐州邳縣耿埠村人。早年畢業於東海師範,後深造於上海美專,為劉海粟學生。解放前任教於徐州中學(徐州一中前身),徐州解放前夕移居上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美協會員。工山水,能花卉,擅翎毛,兼擅書法,尤精於詩詞,有《西行吟草》、《晴晚閣詩草》等著作傳世。

年幼讀私塾七年,13歲入城中國小四年級。國小畢業後,轉入江蘇省東海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東海師範,1933年起深造於上海美專,師從諸聞韻,潘天壽,汪聲遠,許征白,謝公展等.

美專畢業後,即回鄉一面教書,一面作畫。日軍入侵,去洛陽,又轉西安、寶雞。後赴川北廣安執教陝西太華中學,繼至重慶,在渝三年,執教於江蘇復興中學。後由四川輾轉西安,去陝西太華中學任教,課餘常尋幽訪勝,對景作畫,為展示成績,以畫會友,在西安舉辦個人畫展,獲好評。日寇投降,張南冥去徐州借雲龍山茶館,作畫不輟,又經友人介紹去江蘇第八臨時中學任教。當徐州省立中學恢復,八臨中學併入徐中時,張南冥即留校工作。那時徐州有中原藝社,系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張等參加國畫組,與同仁朝夕切磋琢磨,繪事日進。在徐州三年共舉辦美展三次,其中一次是賑濟家鄉難民和同學合辦的賑災畫展。1948年南京舉辦勝利後第一屆全國美展,張南冥也有作品參展。1948年秋,淮海戰役爆發,張南冥去周浦中學任教。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張南冥教學外又全力投入宣傳活動,1952年抗美援朝為捐獻飛機大炮曾舉行“百扇義賣”畫展。1954年隨周浦中學高中班遷南匯縣中學任高中語文教師,課餘仍勤於筆耕。1956年作品《太華剪影》參加南京美展,國畫大師傅抱石以“筆墨蒼勁”於《新華日報》予以介紹評論。1958年有作品參加華東美展。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歷經坎坷,直至1972年退休後,才重操筆墨,去桂林、韶山、杭州旅遊,飽覽名山,立志要以造化為師,作品更趨成熟。1981年“南匯書畫會”成立,張南冥任副會長,在組織開展南匯書畫活動的同時,還積極參加上海、江蘇等地畫展。

愛心義展

1984年應徐州文聯之邀,在徐州舉辦回鄉匯報展。1984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翌年參加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1987年上海市文史館為張等四人舉辦《四老張家界寫生展》。1988年應邀參加揚州“瓊花藝術節”舉辦畫展。1992年在上海市文史館舉辦個人畫展。1993年出版了《張南冥畫集》。張南冥精研國畫,學古不泥古,深悟古為今用之道,師法自然而又遺貌取神,晚年雖年老體邁,常以書畫義展和捐獻形式,為祖國人民獻其愛心。張南冥曾任南匯縣四、五、六屆政協委員,被評為政協先進個人、南匯縣科協先進個人、上海市金英獎、南匯十佳特色老人獎、上海市百佳特色老人獎等。1997年9月22日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