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亮[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

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兼該院胃腸泌尿外科主任,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人大代表。

百科名片

從業簡歷

1982年畢業於湖北醫學院(今武漢大學醫學院),畢業前2年即留心於腫瘤醫院各科的學習,全面了解腫瘤的診治,畢業至今一直從事腫瘤外科專業,對消化系統腫瘤和泌尿系統腫瘤的診斷有較高的水平,尤其對複雜實在胃腸(泌尿)腫瘤手術診斷及綜合治療具獨到見解。

先後獲評聘為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湖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胃癌和大腸癌首席專家,兼胃腸泌尿外科主任;發表論文數十篇。

社會兼職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

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湖北省外科學會胃腸組副組長;

《腫瘤防治研究雜誌》編委;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人大代表。

感人事跡

湖北省腫瘤醫院胃腸泌尿外科大夫張克亮,有著“金手指”的美譽。對直腸病變患者,他都要戴上手套親自做“肛檢”,上萬名患者受益於他的“金手指”,“金手指”節約了病人的花費,避免了不必要的器械檢查;“金手指”提高了病人的療效,醫生更真切地了解了病情。

2008年10月22日《現代健康報》3版載文《張克亮親自為每位病人肛檢》報導:“從1996年至今,湖北省腫瘤醫院張克亮主任,完成了近4000例直腸癌保肛手術。他說:‘作為一名醫生,減輕患者的病痛是我最大的心愿!’為4千病人保住肛門的他自定鐵律—每位病人他都要親自做肛門指檢,從醫20多年,已為上萬人做過指檢。”

1994年,陸嫦娥女士經常便血,病情迅速發展,幾個月後就臥床不起,有醫生認為病情太重,給她下達了死亡判決書。陸女士帶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張克亮。張克亮查看病情後告訴陸女士:“你患的是直腸癌,還不算晚,我們對你的治療是有信心的,你自己一定要有信心。”幾句話,讓她重新看到生存的希望。通過手術和其他治療,陸嫦娥成功地戰勝了癌症,直到現在腫瘤也沒復發。

2005年,陸女士29歲的女兒陳莉也因便血被診斷為直腸癌。陸嫦娥立即帶著女兒找到了當年的救命恩人張克亮。張醫生用她母親成功的案例鼓勵陳莉,使她完成了全部的治療,3年來病情也十分穩定,沒有復發。

2011年元月,湖北嘉魚縣官橋鎮大牛村的陳文芳姐弟倆先後被查出了大腸腺瘤息肉。在陳家,奶奶、父親、叔叔、二姐都因這種遺傳性疾病過世。這一次,怪病又纏上孤苦無依的姐弟倆;而家中積蓄早已花盡,姐弟倆面臨絕望的窘境。

張克亮得知陳家姐弟的情況,不但多次帶領專家會診,制定治療方案,還帶頭為他們捐款500元。很快,胃腸泌尿外科全體醫護人員捐款近5000元,為陳家姐弟解決了藥費的燃眉之急。隨後,張克亮親自操刀,成功為姐弟倆進行了手術。術後,他還常常去看望陳家姐弟,鼓勵他們積極康復,勇敢面對今後的生活。

陳家姐弟在出院後,還與張克亮保持著聯繫。在他們心裡,張克亮不僅是救命恩人,更是一位親切、理性的長輩;值得尊敬,更值得信賴。

80%的直腸癌都發生於中下段,與肛管括約肌接近,傳統治療在根治腫瘤的同時,會將肛門一併切除,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996年張克亮率先在湖北省內實行直腸全系膜切除術(俗稱的保肛手術)。國內外一般將腫塊距離肛門至少5厘米作為標準,使一部分人不得不失去保肛的機會。為讓更多患者能受惠於保肛手術,張克亮帶領他的團隊不斷深入研究,改進手術操作,淬鍊手術技藝,將最小距離縮短至3厘米,使更多的患者獲得了保肛的機會。新術式不僅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張克亮說,臨床上90%的直腸癌,尤其是直腸下段癌,僅靠“指檢”就可以發現,而且有時發生在肛口位置的病變,結腸鏡就不一定能發現。通過肛門“指檢”還能發現腫瘤是否侵犯周圍器官。一位痔瘡反覆發作的患者,久醫難愈,張主任用手一摸:是直腸癌,要手術。張克亮的妙手,被許多患者稱為“金手指”。

人工肛門又稱造口,是治療低位直腸癌、膀胱癌術後的排泄途徑。“造口人”往往存在心理壓力和缺乏自我護理的知識。

為了給“造口人”創建一個互相交流,獲取造口知識的平台,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早日回歸社會,2007年,由張克亮一手搭建的湖北省造口人俱樂部成立了,“造口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家。

造口人俱樂部每月安排一次活動,提供造口護理指導、健康知識諮詢、飲食指導、康復指導、預約檢查等服務。

附錄

我院聘任首批單病種(專業)首席專家

第十九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我院在省內率先推行單病種(專業)首席專家制度,按照單病種(專業)首席專家遴選標準,遴選出肺癌、胃癌、大腸癌、鼻咽癌等專業14位單病種首席專家,聘任為我院首批單病種首席專家。此次聘任的首席專家不僅技術精湛,是省內各病種領軍的醫療權威,更是醫德高尚、深受患者信賴的好醫生。

我院院長、腎膀胱前列腺癌首席專家、大腸癌副首席專家魏少忠教授強調,腫瘤單病種首席專家制度為省內首創,這些專家都是各單病種診療的管理者和帶頭人,是一個個優秀醫療團隊的核心靈魂,實行腫瘤單病種專家制的實質是執行單病種管理規範,其目的是把惡性腫瘤相關的最新知識和成熟經驗結合起來,形成腫瘤單病種診療的“金標準”,並以此為各類腫瘤診療樹立行業典範,讓患者最大化受益。

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學規範的治療方案,讓患者從治療中最大化受益,這始終是我們省腫醫人為之終身奮鬥的目標!單病種首席專家制為實現這一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必將進一步凸顯我院醫療特色和腫瘤診療的龍頭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