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智[清華大學教授]

張俊智[清華大學教授]
張俊智[清華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俊智,男,1969年出生,畢業於吉林大學。

基本信息

俊智,男,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9年出生於山西省,1988-1997年在吉林工業大學學習,分別獲得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8年至今在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工作,期間曾在德國Aachen工業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作為我國車用混合動力系統與電驅動車輛設計與控制方面的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和國際相關重大科技計畫項目,擔任國際電動汽車會議程式委員會委員和分會主席、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863項目規劃組專家、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技術專家、中國終端能效項目設計專家、中央企業電動車聯盟諮詢專家,《機械工程學報》、《汽車工程》、《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期刊審稿專家等。

教育背景

1992 吉林工業大學 工學學士
1995 吉林工業大學 碩士研究生
1997 吉林工業大學 博士研究生

工作履歷

1998~1999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博士後
1999~2000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講師
2001~2008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副教授
2008年 德國Aachen工大 高級訪問學者
2008 至今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教授

學術兼職

國家“十一五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 規劃組專家
國家“十二五863計畫電動汽車專項” 規劃組專家
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
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諮詢專家
北京市新能源汽車聯席會技術專家組技術專家
中國終端用能效率項目設計專家

研究領域

1)制動能量回饋與電驅動車輛整車動力學控制
2)混合動力變速器的設計與控制
3)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能量管理與控制
4)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匹配設計
5)混合動力系統實驗技術

獎勵與榮譽

1)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城市客車多能源一體化混合動力系統及其系列化車型套用,2010年
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混合動力城市客車節能減排關鍵技術,2009年
3) 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混合動力電動城市客車的開發,2008年
4)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
5) 山西青年科學家獎,2010年
6) 中國汽車工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009年
7) 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 第一名,2009年

學術成果

代表性學術論文

1) Cooperative control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and hydraulic braking of an electrified passenger car
Junzhi Zhang, Chen Lv, Jinfang Gou and Decong Kong. Source:Proc IMechE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12
2) Optimization of control strategy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of electrified bus equipped with ABS.
Zhang J, Kong D, Chen L and Chen X. Source:Proc IMechE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12; 226(4): 494–506.
3) Integrated control of braking energy regeneration and pneumatic anti-lock braking.
Zhang JZ, Chen X and Zhang PJ. Source:Proc IMechE Part D: J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10; 224(5): 587–610.
4) Research of Parameter Design and Matching of Powertrain System i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Lv Chen, Zhang Junzhi. Source: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011(3), P2490 (EI20112714121558)
5)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and air braking ABSon electric wheel
Zhang Junzhi, Kong Decong. Source: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011(3), P4622 (EI2011271421476)
6) ISG hybrid powertrain: a rule-based driver model incorporating look-ahead information
Shen SW, Zhang JZ, Chen XJZhong QC, Thornton R Source:VEHICLE SYSTEM DYNAMICS,2010(48),3:301~337
7) 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道路試驗 張俊智、陸欣張鵬君,2009年(第45卷)第2期
8) 混合動力城市客車串聯式制動能量回饋技術 張俊智、薛俊亮、陸欣,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第45卷)第5期
9) 混合動力系統控制軟體的開發 張俊智、薛俊亮、潘凱,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第45卷)第6期
10)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Junzhi, Zhang (State Key Lab. of Automotive Energy and Safety, Tsinghua University); Xin, Lu; Shanglou, Chen; Pengjun, Zhang Source: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 2008,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 2008, 2008, p 4677470
11) High frequency decoupling strategy for the PEM fuel cell hybrid system
Liu, Gui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Zhang, Junzhi; Sun, Yuwei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v 33, n 21, November, 2008, p 6253-6261
12) 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控制器區域網路(CAN)匯流排通信協定李芳、張俊智、王麗芳廖承林,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第44卷)第5期Database: Compendex
13)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airflow of a PEM fuel cell system Zhang, Junzh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Liu, Guidong; Yu, Wensheng; Ouyang, Minggao Sour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v 179, n 2, May 1, 2008, p 649-659
14)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衝擊度的試驗 張俊智、李波、薛俊亮、潘凱,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第44卷)第4期
15) 混合動力轎車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換擋過程中的動力系統協調控制方法 廖承林、張俊智、盧青春,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第41卷)第12期
16) 轎車混合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的開發與試驗研究 甘海雲、張俊智、盧青春、李雅博、王麗芳、胡廣彥,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第40卷)第8期
17) 基於發動機動態試驗台的駕駛員縱向操縱特性對汽車動力系統性能影響的研究 謝勇、張俊智、盧青春、朱海濤,機械工程學報,2004年(第40卷)第9期
18) 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算法的實時仿真研究童毅、歐陽明高、張俊智,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第39卷)第10期
19) 混合動力汽車扭矩管理策略童毅, 張俊智、歐陽明高,清華大學學報,2003年(第43卷)第8期
20) 不同混合動力電動轎車方案的比較與分析張俊智、王麗芳,汽車工程,2002年(第24卷)第4期
21) 發動機動態試驗台混合模擬方法的仿真研究張俊智、盧青春,內燃機學報,2000年(第18卷)第1期
22) 駕駛循環對車輛能量經濟性影響的研究駕駛循環對車輛能量經濟性影響的研究,汽車工程,2000年(第22卷)第5期
23)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離合器控制規律的研究張俊智、王麗芳、葛安林,機械工程學報,1999年(第35卷)第3期
24) 自動換擋規律的研究張俊智、王麗芳、葛安林,機械工程學報,1999年(第35卷)第4期
25) 自動膜片彈簧離合器的接合控制張俊智、王麗芳、葛安林,清華大學學報,1999年(第39卷)第8期
26) 發動機動態試驗台的混合模擬研究 a) 張俊智、盧青春、黃海燕,清華大學學報,1999年(第39卷)第8期
27) 自動離合器的容錯控制張俊智、王麗芳、葛安林,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第15卷)第4期

申請專利

1) 一種汽車複合制動系統,張俊智、李守波、張彪、陳鑫,國內發明,專利號ZL200910243332.1
2) 一種複合制動系統, 張俊智、李守波、張彪,國內發明,專利號ZL200910237481.7
3) X型管路布置能量回饋式電動汽車液壓制動防抱死系統,張俊智、張彪、呂辰、苟晉芳、孔德聰,國內發明,申請號201110038286.9
4) H型管路布置能量回饋式電動汽車液壓制動防抱死系統, 張俊智、呂辰、張彪、苟晉芳、孔德聰,國內發明,申請號201110053564.8
5) 一種電機驅動車輛的驅動防滑調節控制方法,張俊智、孔德聰、呂辰,國內發明,申請號 201110127048.5
6) 一種電機制動力調節控制方法,張俊智、孔德聰、呂辰,國內發明,申請號201110084149.9
7) 一種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主動制動控制方法,張俊智、陸欣、張鵬君、陳鑫,國內發明,申請號200910077200.6
8) 一種燃料電池混合電源的功率調節器,張俊智、柳貴東,國內發明,申請號200910076284.1
9) 有防抱死制動功能的混合制動系統及控制方法,張俊智、張鵬君、陸欣、陳鑫,國內發明,申請號,200810227380.7
10) 一種摩擦制動氣壓調節控制方法,張俊智、陳鑫、張鵬君、陸欣,國內發明,申請號200810239812.3
11) 用來保障具有再生制動功能的電動車制動系統安全的裝置, 張俊智,薛俊亮,陸欣,李波,張鵬君,國內發明,申請號200710118115.0
12) 電動汽車混合制動系統, 張俊智,李波,薛俊亮,國內發明,申請號200610113586.8,
13) 基於CCP協定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控制器標定方法,張俊智、李雅博、甘海雲,專利號ZL200410003472.9,授權時間2006年10月11日,發明專利
14) 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無離合器操作的換檔控制方法,廖承林、張俊智,專利號ZL200410009222.6,授權時間2006年8月30日,發明專利
15) 混合動力轎車動力總成的動力輸出切換方法及其控制系統,張俊智、甘海雲、李雅博,專利號ZL200310100466.0,授權時間2006年1月25日,發明專利
16) 並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多能源動力系統台架試驗機構,張俊智、盧青春,閆東林、朱海濤,專利號ZL03250889.1,授權時間2004年6月23日,實用新型
17) 一種發動機電子節氣門控制裝置,張俊智、李雅博、甘海雲,專利號ZL03249070.4,授權時間2004年12月22日,實用新型
18) 車用混合動力系統控制軟體,2006SRBJ08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