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致張佩綸未刊書札

張之洞致張佩綸未刊書札

請過寒齋,同篹《畿輔先賢録》①。 ①《畿輔先賢録》,即張佩綸日記中提及的《畿輔先哲録》。 至十二月十九日,“《畿輔先哲録》成”。

圖書信息

作 者:廣州圖書館 主編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2-1
版 次:1頁 數:148字 數:180000
印刷時間:2012-2-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49511457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晚清政界、學界、工商界重要人物張之洞致其同鄉、“清流”干將張佩綸的六十二通書信及兩首詩稿,圖片展示原件,配有釋文和箋注,內容主要為兩人相約前往琉璃廠搜購古玩、書畫、文獻和交流鑑賞心得,以及籌商修建畿輔先哲祠和編纂《畿輔先哲錄》等事,反映了二張當年交往的頻繁和密切程度,有助於我們了解當年二張及京官們在公事之餘的日常活動狀況。這批手札由可居室主人王貴忱先生收藏,均未見《張文襄公全集》及河北版、湖北版《張之洞全集》著錄,箋紙精美考究,彌足珍貴。

部分章節

【圖:第5札】
請過寒齋,同篹《畿輔先賢録》①。專候專候。敬上幼樵仁兄。期之洞頓首。廿日辰刻。
①《畿輔先賢録》,即張佩綸日記中提及的《畿輔先哲録》。《澗於日記》己卯年(一八七九)十一月十九日記:“蔡輔臣約談論八弟驗看事。午後王夔石來。夜詣旭莊。孝達來約,遂去,因欲輯《畿輔先哲録》也。”次日:“晨起過孝達,輯先哲録。午後歸,寫墓誌清稿一通。”恰與此札日期“廿日”相符。此後兩天,二人繼續商談此事:二十一日“過孝達,輯先哲録”;二十二日“香濤訂修《畿輔先哲録》”。至十二月十九日,“《畿輔先哲録》成”。則《畿輔先哲録》撰於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據許同莘《張文襄公年譜》,光緒六年,張之洞與李鴻藻倡建畿輔先哲祠,祠在宣武門外下斜街,由劉緘之故宅稍加葺治而成。而張之洞《<楊繼盛自書年譜>題記》云:“(光緒)五年,刱建畿輔先哲祠於下斜街,謹奉此卷藏祠中。”(《河北省博物館文物精品集》,文物出版社,一九九九年。)《澗於日記》己卯年八月十六日亦記:“同容舫至直隸會館一游,故拙政園也。張子青先生撫吳時率鄉人割俸建,長康司事。今已漸形荒落。在都時與李蘭蓀師、張孝達前輩方營畿輔先賢祠,當作書告之,務慎選司館之人,以此為鑑也。”依此則先哲祠創建於光緒五年。據《抱冰堂弟子記》,畿輔先哲祠“祀歷朝鄉賢,專收藏鄉賢書畫手跡”。
②廿日,當即己卯年十一月二十日。參見上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