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營鎮

張三營鎮地處隆化縣北部,接壤於木蘭圍場,北緯41度34分,東經117度44分,境內有四大名山,西有蓮花(山),東有潭(山),南有鑼鼓(山),北有盤(山),群山環抱,沃野平坦,盛產水稻和玉米,著名的“一百家子”白蕎面飲譽中外。這裡曾是清代皇家入圍打獵的主要行宮駐地,自古商賈雲集,是承德北部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鎮域總面積143平方公里,所轄1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63個生產組,6635戶,22141人(非農業1579人),居住在87個自然村。

基本信息

張三營鎮地處隆化縣北部,接壤於木蘭圍場,北緯41度34分,東經117度44分。

基本簡介

境內有四大名山,西有蓮花(山),東有潭(山),南有鑼鼓(山),北有盤(山),群山環抱,沃野平坦,盛產水稻和玉米,著名的“一百家子”白蕎面飲譽中外。這裡曾是清代皇家入圍打獵的主要行宮駐地,自古商賈雲集,是承德北部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鎮域總面積143平方公里,所轄19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63個生產組,6635戶,22141人(非農業1579人),居住在87個自然村。
(一)交通方便。鎮區內建有四級火車站站點,京通快、慢客車每日南北對發,貨車每半時一次,貨物可及時上站。新投入使用的國家二級旅遊路可直接通往壩上草原,一覽北國風光。
(二)水利資源充足。滔滔不盡的伊遜河水依鎮而下,另有66眼配套機井,為萬畝水稻及工農業生產提供著充足的水源。
(三)建成的3萬5千伏變電站投入使用,為鄉鎮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著充足的電力。
(四)自然條件優越,農、林、牧資源豐富。地處隆圍兩縣之間,是通往隆化、承德、赤峰等城市最捷徑的必經之地,地勢平坦,靠公路沿線,近萬畝的經濟開發區為第二、三產業發展所需。歷史以來,自然形成了隆化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活動中心,各項事業繁榮昌盛。
(五)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沸石、瑩石、煤、玄武岩、油墨頁岩等十餘種礦產資源,儲量較大,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六)市場繁榮。自清初所形成的每月一、六集日和大牲畜交易市場,經過開放搞活的誘導,強有力地吸引著長城內外的客商雲集在張三營進行商貿活動。這個歷史悠久的交易場所更加顯示出它應有的魅力。加之商業一條街的建成,更有力地促進了私營經濟的發展,每逢集日,從事交易活動者遍及大街小巷,應有盡有的商品充實著市場,使其更加繁榮,充滿活力。
(七)通訊條件先進。已安裝投入使用的程控電話和BP機尋呼台為各界人士提供了極為方便的通訊設備,傳遞著各種信息。
(八)山野資源廣泛。境內物產豐富,如黃芹、榛子、蘑菇、山杏、柴胡、升麻、赤芍、桔梗、野兔、山雞和馳名中外的“一百家子白蕎面”都需要擴大規模,開發利用。
(九)旅遊資源獨特。轄區內山清水秀,景色怡人,龍潭山峰聳立東北,蓮花山屹立西側,鑼鼓山座落鎮南,磨盤山依北平臥。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點綴著塞外的城鎮。每逢春、夏、秋,風和日麗,鮮花盛開,風景獨特,讓人留漣忘返。
(十)適宜的農業氣候。區域內海拔千米以上的面積僅有28785畝,是總面積214500畝的近十分之一,年10度以上有效積溫2975.8度,年平均氣溫6.2度,無霜期132天(初霜9月21日,終霜5月10日),年降雨量494毫米,使沿岸36335畝農田發揮著很好作用,1920萬公斤的糧食總產量歷史最好的水平,其中主要作物是玉米、稻穀、大豆、紅小豆、穀子等。

參考質料

http://www.xzqh.org/html/he/0825_2160.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