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爾克林根鋼鐵廠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Völklinger Hütte)是一位於德國薩爾佛爾克林根(Völklingen)、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煉鋼廠。1994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文化遺產,成為第一個世界文化工業紀念物,代表的是鋼鐵工業的黃金時期。特別的是,所有生鐵原料到完成的各種狀態,在這裡都可以完全了解。到今天他還是歐洲最重要的工業文化點,他是歐洲工業文化路線(ERIH:Europäische Route der Industriekultur)的重要停泊點。此外這裡還有無數計文化類活動在此舉行,每年有超過20萬人次來此參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弗爾克林根鋼鐵廠

中文名稱:弗爾克林根鐵工廠

英文名稱:Vlklingen Iron Works

國家:德國

所屬洲:歐洲

批准時間;1994

批准標準: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Ⅱ)(Ⅳ)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介紹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弗爾克林根鋼鐵廠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占地6公頃,構成了弗爾克林根市的主體部分。儘管這個工廠已經停產,但它仍然是整個西歐和北美地區現存唯一一處保存完好的綜合性鋼鐵廠遺址,向人們展示著19世紀和20世紀時期建造和裝備的鋼鐵廠風貌。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Völklinger Hütte)是一位於德國薩爾佛爾克林根(Völklingen)、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煉鋼廠。1994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世界文化遺產,成為第一個世界文化工業紀念物,代表的是鋼鐵工業的黃金時期。特別的是,所有生鐵原料到完成的各種狀態,在這裡都可以完全了解。

弗爾克林根鐵工廠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的科學技術史和工業文明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它提供了歷史上一個大型鑄鐵生產廠的罕見的完整畫面,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發現其它全套高爐設備可以如此完整、準確地將過去鑄鐵的生產過程展現出來。

弗爾克林根鐵工廠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應首先歸功於19世紀重工業的迅猛發展,這使得先前的小城鎮一躍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之一,而這個城鎮的歷史和命運也從此與工業時代休戚相關、密不可分。1986年,弗爾克林根鐵工廠高爐設備全線停止運營,自此弗爾克林根人就把它當作他們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一直精心地保護著這個立下汗馬功勞的鐵廠。

弗爾克林根周圍地區的工業化始於19世紀上半期許多玻璃工廠的相繼建立和煤礦的開採,1860年之後,日益發達的交通網使得該地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成為可能,鐵路運河等便利的交通條件直接促成了1873年弗爾克林根鐵工廠的建立。隨著弗爾克林根鐵工廠的蓬勃發展,弗爾克林根地區的人們受益匪淺,手工業、製造業和貿易也因為遷移過來的工人和僱主迅速興起。人口的增多和基礎產業的變化使弗爾克林根中心地區由古老的農莊變成了交通樞紐和鋼鐵工業區。當然不可避免地,濃煙、粉塵和噪音是弗爾克林根人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86年。

埃米利亞奴斯(Emilianus)隧道是目前所知的德國最好、最長的羅馬時代採礦活動的遺蹟,隧道下面是一個清晰可見的礦渣堆。那些位於一個陡峭斜坡上的銅礦,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3世紀,如今它們已向遊人開放。

到今天他還是歐洲最重要的工業文化點,他是歐洲工業文化路線(ERIH:Europäische Route der Industriekultur)的重要停泊點。此外這裡還有無數計文化類活動在此舉行,每年有超過20萬人次來此參觀。

歷史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位於德國西南部的薩爾布呂肯省

薩爾河邊的弗爾克林根村有鐵礦石的礦床,周圍也埋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因此,這裡是理想的鋼鐵冶煉地。

1873年。尤利烏斯·市佛在這裡開辦了弗爾克林根鋼鐵廠。由於經營不善,鋼鐵廠於1879年關閉。1881年,著名的實業家卡爾·萊黑林格買下了弗爾克林根鋼鐵廠。工廠飛速發展,並在同行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這裡誕生的多種發明和多種新技術,在世界的鋼鐵生產中被廣泛採用。弗爾克林根的人口也由原來的7000人逐漸增加到2.7萬人發展成為薩爾布呂肯省的第三大城市。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弗爾克林根鋼鐵廠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規模

埃米利亞奴斯隧道象是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在歷史長河中,它的大部分地區都免於破壞,近代頻繁的開採活動也沒有把羅馬時期的開採痕跡抹去。但埃米利亞奴斯隧道最令人矚目的是在它的填充物中不僅有羅馬時期的發現物,而且在礦石通道中刻有給當時所有者的題字,它是現存的唯一的與工作地點有關的羅馬帝國碑銘,是羅馬採礦業獨一無二的見證和紀念。

為了更好地發揮隧道的紀念價值,並且方便感興趣的公眾參觀,60年代首次進行了系統的挖掘工作,1976年發掘工作圓滿完成。碑銘最早發現於18世紀40年代,在它的幾米開外,水流從岩石中汩汩而出,匯聚到一個多泥的地方。1964年人們鑿開了洞口,發現了上層埃米利亞奴斯隧道。這裡的每個地方,無論是洞頂還是隧道邊緣,羅馬時期手工勞作的遺蹟都歷歷在目。

1966年發現了埃米利亞奴斯隧道的第二層,即深達7米左右的下層埃米利亞奴斯隧道,它與上層埃米利亞奴斯隧道走向相同,但斜面卻大得多。因為斜面的關係,該隧道北部地勢較高的地區沒有沙石堆積物(該層其餘部分三分之二都有沙石堆積),也並不泥濘;隧道南部的多數地區則被水淹沒著,其水位高低取決於降雨量的大小。

可以看出,今天開放的隧道只是先前銅礦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它還不足以展現出羅馬採礦活動的發展程度,這與它“工業紀念碑”的歷史地位似乎不太相稱,我們期待著下層隧道全面挖掘工作的完成和它向世人開放的那一天。

評價

位於薩克州弗爾克林根市的占地震公頃的弗爾克林根鐵工廠是19世紀和20世紀西歐和北美修建並裝備的唯一一座綜合的鐵工廠。但它已停產,仍保持完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