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英語:FrancisScottKey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簡稱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是一位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菲茨傑拉德的中間名斯科特是來自於遠親佛蘭西斯(FrancisScottKey),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師[1]。菲茨傑拉德的妹妹路易絲·斯科特(於出生不久後去世)也是根據他的名字來命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菲茨傑拉德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

基本信息

美國作家

作家簡介

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於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一個商人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寫作產生了興趣,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期間也熱衷於為學校的刊物和劇社寫稿,1917年輟學入伍後,更在軍營中開始了長篇小說的創作。1918年,在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附近駐紮期間,菲茨傑拉德愛上了18歲的南方少女澤爾達·賽爾,對以寫作來獲得成功有了比以往更強烈的渴望。退伍後,他繼續堅持寫作,終於在1920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天堂的這一邊》。
《天堂的這一邊》的出版讓不到24歲的菲茨傑拉德一夜之間成為了美國文壇一顆耀眼的新星。一個星期後,他與澤爾達在紐約結了婚。菲茨傑拉德和澤爾達年輕,迷人,擁有金錢和名望,是一對令人艷羨的金童玉女。他們活躍於紐約的社交界,縱情地享受愛情、年輕的生命以及成功的歡樂,過著夜夜笙歌、觥籌交錯的生活,後來又長年在歐洲居住。但由於講究排場,揮霍無度,他們的生活漸漸捉襟見肘。澤爾達因精神病多次發作被送進精神病院,菲茨傑拉德也染上了酗酒的惡習。1940年12月21日,菲茨傑拉德因為心臟病突發死於洛杉磯,年僅44歲。

主要作品

劇本:《美女和被詛咒的人》、《偉大的蓋茨比》、《生死同心》、《女人》、《亂世佳人》、《居里夫人》、 《夜色溫柔》 《我最後一次看到巴黎》、《綺夢初艷》等
長篇小說:《塵世樂園》《最後一個大亨》、《明智的事》、《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夜色溫柔》(1934)、《最後一個巨頭》、《天堂的這一邊》、《人間天堂》(1920)等
短篇小說:《姑娘們與哲學家們》、《爵土時代的故事》(1922)、《富家公子》、《班傑明·巴頓奇特的一生》、《伯妮斯剪髮》、《遺失的十年》﹑《所有的悲傷的年輕人的故事》(1926)等

生平及評價

他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作家,也是“爵士樂時代”(Jazz Age)的桂冠詩人。在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菲茨傑拉德發表了《了不起的蓋茨比》、《夜色溫柔》和《最後一個巨頭》(最後的大亨)等長篇小說,以及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說。其中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菲茨傑拉德寫作生涯的頂點。這部小說人木三分地刻畫了財富和成功掩蓋下的未被滿足的欲望,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深刻地揭示了角色性格的矛盾和內心的衝突,同時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菲茨傑拉德傑出的才華和寫作技巧。《了不起的蓋茨比》被譽為當代最出色的美國小說之一,確立了菲茨傑拉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菲茨傑拉德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是美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1918),經濟大蕭條(1929)還沒有到來,傳統的清教徒道德已經土崩瓦解,享樂主義開始大行其道。用菲茨傑拉德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揮金如土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嘲諷的時代。”菲茨傑拉德稱這個時代為“爵士樂時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稱為爵士樂時代的“編年史家”和“桂冠詩人”。由於他本人也熱情洋溢地投身到這個時代的燈紅酒綠之中,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時代對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華背後的空虛和無奈,並在他的作品中把這些情緒傳神地反映出來。在他的筆下,那些出入高爾夫球場、鄉村俱樂部和豪華宅第的上流社會的年輕人之間微妙的感情糾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他們無法被金錢驅散的失意和惆悵更是無處不在。他的作品經常以年輕的渴望和理想主義為主題,因為他認為這是美國人的特徵;他的作品又經常涉及感情的變幻無常和失落感,因為這是那個時代的人們無法逃遁的命運。
雖然菲茨傑拉德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長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也非常有特色。事實上,在他的有生之年,是他的短篇小說,而不是他的長篇小說,給他帶來了商業上的成功,為他贏得了一般大眾的認同和喜愛。菲茨傑拉德的長篇小說雖然得到文學界的好評,卻沒有如菲茨傑拉德所希望的那樣為他帶來可觀的收入。為流行雜誌寫短篇小說因而成為他維持自己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的主要手段。由於這個原因,菲茨傑拉德的短篇小說一般來說都有很強的娛樂性。它們布局精巧曲折,文字細膩華麗,風格機智詼諧,經常有歐·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結尾,讀起來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不僅如此,菲茨傑拉德的短篇小說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菲茨傑拉德是個多才多藝的小說家。在他發表的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說中當然也有平庸之作,但其中的上品絕對是美國短篇小說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菲茨傑拉德的魅力來自於他清晰的敘述,優雅的文風,多姿多彩、點鐵成金的遣詞造句,這種風格在他的短篇小說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詩人的敏感和戲劇家的想像力的結晶,都是他的藝術才能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產物。由於篇幅所限,我們在這裡挑選了他的十六篇作品。這十六篇作品都是得到文學界高度評價的上乘之作,其中既包括現實主義的傑作《富家公子》,也包括具有魔幻色彩的《班傑明·巴頓奇特的一生》,既有描寫20年代年輕人社交場合中“殘酷而又跌宕起伏的悲喜劇”的《伯妮斯剪髮》,也有反映大蕭條對社會的衝擊的小品《遺失的十年》。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讀者不但可以享受膾炙人口的故事,也可以領略到一代文學天才閃爍的靈感和高超的技藝。
很多作家都善於將自己的生活經歷作為寫作素材運用到小說創作中去,菲茨傑拉德也是如此。他的成名作《天堂的這一邊》,他最出名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都是半自傳性質的。他的很多短篇小說也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他的小說中描寫的那些紙醉金迷、嗜酒如命的紅男綠女,那些享受年輕的愛、財富和成功,同時又不得不為揮霍無度和失敗而付出代價的人,正是他自己和澤爾達生活的寫照。本書中收錄的小說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主人公身上都有菲茨傑拉德的影子,比如《明智的事》中希望用成功來贏得瓊奎兒的愛情的喬治·歐凱利,《最後一個南方女郎》中拜倒在嫵媚的南方女孩艾莉·卡爾霍石榴裙下的北方士兵,《捕獲的陰影》中熱愛戲劇、渴望成功的少年巴澤爾·杜克·李,《瘋狂星期日》中多情、嗜酒、衝動的好萊塢劇作家喬爾·柯爾斯。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說過,“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來自對生活的不適,或無法用行動來解決的內心衝突。”這個斷語對菲茨傑拉德來說應該也是準確的。
由於與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結了婚,菲茨傑拉德在小說中表現出對美國南部的極大興趣。《松包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關於南部的故事,《冰宮》、《明智的事》和《最後一個南方女郎》都講述了南方少女和北方青年的愛情故事,並對南方與北方在文化上和社會上的差異進行了探討。在菲茨傑拉德的筆下,南方是一個炎熱、柔軟、慵懶、令人微微欲醉的地方,那裡有“開滿鮮花的炎熱黃昏”和“令人回味的木蘭花香”,是一個“擁有夢一樣的天空、螢火蟲的夜晚和喧鬧的黑人街市的慵懶的樂園”,在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如畫風景與樹林、棚屋、泥濘的小河間,流動的是宜人的、不帶任何敵意的熱浪,像偉大溫暖的乳房滋養著嬰孩般的大地”,他甚至認為“詩歌一定是一個北方人關於南方的夢”。對南方的鄉愁和懷舊情緒,與對南方和北方的鮮明對照的清醒認識和無奈,為他的很多小說提供了背景和基調。
值得一提的是,菲茨傑拉德在他的小說中創造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學女性形象。她們新潮、獨立,有魅力,有勇氣,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像《近海海盜》中的阿蒂塔,《伯妮斯剪髮》中的伯妮斯和瑪卓莉。這些典型的爵士樂時代的女主人公,也成了菲茨傑拉德小說的特徵和標誌。但這些女主人公雖然經常表現得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她們對自己到底是誰,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也有很多的猶疑和惶惑。比如在《伯妮斯剪髮》中,“伯妮斯隱隱地覺得有些痛苦”,因為她知道“女人們被愛都是因為她們擁有一種神秘的女性氣質”,卻不知道這種氣質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獲得這種氣質。為此她不得不放下自尊向表姐瑪卓莉求助,卻引發了與瑪卓莉之間的一場較量。即使是《近海海盜》中“天上地下,什麼也不怕”的阿蒂塔也經常感到茫然,“對事物的轉瞬即逝有著近乎恐懼的感知”,“在內心深處,覺得自己追求的幸福中還少了些什麼”。事實上,菲茨傑拉德的很多女主人公都是以澤爾達為原型創作的,她們擁有的很多特質其實正是澤爾達性格的寫照。

圖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F.Scott Fitzgerald
叢書名: 劍橋文學名家研習系列
平裝: 145頁
正文語種: 英語
開本: 16
ISBN: 7544608611, 9787544608619
條形碼: 9787544608619
尺寸: 22.2 x 15 x 1.2 cm
重量: 200 g

內容簡介

《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分析了菲茨傑拉德全部的小說作品,包括最受歡迎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和《夜色溫柔》,深入探討了菲茨傑拉德創作中的典型主題、主要情節、獨特風格,以及令人難忘的小說人物,讓讀者真切體味菲茨傑拉德作品的魅力。作為20世紀最出色的文學家之一,菲茨傑拉德傳奇的生平和他的藝術一樣令人傾倒。

目錄

Preface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fe
Childhood and literary apprenticeship(1896-1917)
Zelda and early success (1918-1924)
Artistic maturity and personal decline(1925-1934)
The crack-up and the comeback (1935-1940)
Chapter 2 Cultural context
My generation: youth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aging
The theater of being: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tive identity
The marketplace of self-making: personal style and consumerism
Flaunting recreations: conspicuous leisure and the culture of indulgence
Chapter 3 Works
Composition process
Major themes
Major characters
Major plots and motifs
Mode and genre
Style and point of view
Chapter 4 Critical reception
Contemporary reviewers
The Fitzgerald revival
Modern Fitzgerald studies
Notes
Guide to further reading
Inde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