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黃凱鋒、唐志龍著,2007年1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按摩刮痧拔罐家用圖典按摩刮痧拔罐家用圖典

本書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偉大的社會工程”這一主題,著重研究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過程,研究了這個實踐過程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領域,包括“新農村建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黨的執政方略”、“對外開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內容,論證了科學發展觀對於這些環節和領域提出的具體要求,分析在這些環節和領域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遇到的問題和矛盾,並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政策思路和建議。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一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一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內容

第二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意義

第二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基礎

第一節“做人”與“做事”的統一及其道德實踐

第二節“小節”與“大節”的關聯及其道德境界

第三節“他律”與“自律”的互動及其道德約束

第三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多元主體

第一節 黨員領導幹部:主導和垂範

第二節 理論界、學術界:提煉和宣傳

第三節 青年學生:理解和認同

第四節 廣大民眾:實踐和反饋

第四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資源(上)

第一節在創造性轉換中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第二節在批判性揚棄中吸收西方文明成果

第五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資源(下)

第一節 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繼承革命傳統

第二節 在民間採風新實踐中汲取日常智慧

第六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方法藝術

第一節 正確處理核心與外圍的關係

第二節 正確處理穩定與流變的關係

第三節 正確處理主導與主流的關係

第四節 正確處理指導與代際的關係

第七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舞台載體

第一節 媒體引導

第二節 人格示範

第三節 審美表達

第四節 養成教育

第八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長效機制

第一節積極探索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工作機制

第二節認真落實市場化進程中的公共政府責任

第三節 著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用體系

第四節注重提升廣大人民民眾的誠信意識和水平

參考文獻

後記

同名圖書

出版信息

作者:陳亞傑

出版社:人民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3月1日

平裝:218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010047375目錄

第一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一、何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意義

第二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總體思路

一、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建設的根本

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原則

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總體思路

四、現實著眼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第三章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鑄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

一、真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

二、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形態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四、黨的十六人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一

五、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第四章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

一、共同理想的內涵和功能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代中國的現實選擇

三、牢固樹立共同理想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力

第五章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

一、軟實力: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三、時代精神的基本內涵

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根本途徑

第六章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維度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論特徵和現實意義

三、踐行社會主義辱榮觀的現實途徑

基本內容

靈魂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提供的是科學的世界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場、觀點、方法。

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從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這些理論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論基礎,如果動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會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根基,動搖全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主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這個共同理想,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共同願望有機結合在一起,經過實踐的檢驗,有著廣泛的社會共識,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廣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精神上團結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難、創造美好未來的強大精神紐帶和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主要表現形式。

精髓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民族意識、民族品格、民族氣質之中,成為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價值取向。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於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地融入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思想源泉,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精神動力,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主導精神。

基礎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社會主義榮辱觀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5張)

、反對和抵制什麼,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範。

只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進一步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進而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全社會得到進一步弘揚。

內在聯繫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繫、相互貫通、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共同構成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體內容。沒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失去了方向和靈魂;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失去了核心和主題;沒有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失去了精髓和主鏇律;沒有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就失去了價值坐標和道德標準。

建設途徑

導向

牢牢把握正確的思想輿論導向,是有效引導社會輿論的基本前提。在現代社會,新聞輿論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社會輿論和民眾情緒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關係人心向背、事業興衰和黨的執政地位,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順利進行。特別是在社會發生深刻變革、人們思想空前活躍、信息傳播途徑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努力營造顧全大局、珍視團結、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

規範

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規範作用。由於社會輿論具有大眾化、普遍化和無孔不入的特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十分重視發揮社會輿論的這種規範、制約和影響作用,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堅持從基本規範抓起,鼓勵人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價值認同實踐體現到日常生活、社會交往之中,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增強價值認同,養成良好習慣,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薰陶

充分發揮大眾文化的薰陶作用。大眾文化的力量深深融於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健康向上豐富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和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標誌。社會上還存在著一些腐蝕人們精神世界,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腐朽文化。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重視發揮大眾文化在影響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認同等方面潛移默化的作用,堅持先進性與廣泛性、弘揚主鏇律與提倡多樣化、提高文化產品品位與提高民眾文化鑑賞水平的統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也要鼓勵和發展能夠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啟發、得到娛樂和享受的大眾文化,讓人民民眾在娛樂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啟發,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認同。

意義

精神旗幟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向世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制度和體制。與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體制相適應,必然有一個主導全社會思想和行為的價值體系。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核心內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來越迫切。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一面旗幟,鮮明地亮出這面旗幟,就是要昭示人們,不論社會思想觀念如何多樣多變,不論人們價值取向發生怎樣變化,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不能動搖的。

思想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礎,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黨就會瓦解、社會就會動盪、國家就會分裂。對黨和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奮鬥過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礎作出科學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確其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為全黨全社會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會思想觀念和人們價值取向日益多樣的情況下,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明確揭示了我們共同思想基礎的基本內涵和要求,將會推動全黨全社會更加自覺地維護我們的共同思想基礎。

重要性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於引導全社會在思想道德上共同進步。當前,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價值取向越來越呈現出層次性。我們不能因為存在著多層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進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顧人們思想道德的客觀差異,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社會成員。那么,用什麼來引領人們在思想道德上不斷提升和進步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這個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先進性要求,又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廣泛性要求;既堅持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又兼顧了不同層次民眾的思想狀況;既體現了一致的願望和追求,又涵蓋了不同的群體和階層,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強大的整合力和引領力,是聯結各民族、各階層的精神紐帶。

迫切需要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國家競爭力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各國經濟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競爭,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鑑又相互激盪。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既挑戰著國家主權的內涵,又衝擊著人們的國家觀念、民族認同感。國家之間的競爭,既表現為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的競爭,又越來越反映在軟實力之間的較量。在軟實力中,最關鍵的就是核心價值體系,它直接反映著民族的凝聚力和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在這種情況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於進一步凝聚民心、鼓舞鬥志,提高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家競爭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總結

十七大

2007年底黨的“十七大”,首次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讀物

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提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中全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這無論對於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還是對於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在所有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中處於統攝和支配地位。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就會迷失方向。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所謂價值體系即主體以其需求系統為基礎,對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係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觀念形態,集中體現主體的願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個社會都會出於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過“國之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後來,“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之說融入儒家禮教思想之中,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體系只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基本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針,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靈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才能使全國人民有一個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利益和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當代中國,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黨派、各團體、各階層、各民族團結和凝聚起來。

三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是維護國家團結統一、鼓舞各族人民奮發進取的精神支撐。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是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在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的力量源泉。

四是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判斷是非得失、確定價值取向、作出道德選擇提供了基本準則。只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醜,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把這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使之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社會主義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宣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理論都是圍繞著如何使人擺脫剝削、壓迫和異化,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發展來展開的,並把實現人的自由、解放和發展視為無產階級和人類奮鬥的價值理想和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然包含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想、為人民服務、團隊精神、誠實守信等基本內容。事實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以科學發展觀和公平正義的原則去解決市場經濟帶來的矛盾,才能以對人類未來文明和後人負責的態度去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要求去解決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會的文明道德風尚,同心協力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首先要求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唐五代時有馮道其人,一生歷五朝事十一主,宋人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痛斥此人為不義之徒:“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歐陽修強調的是朝廷大臣尤其不能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否則天下必亂,國家必亡。

倫理道德

為什麼古人要將官員的倫理道德要求提高到國家的生死存亡高度呢?這與官員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分不開。自人類社會階級分化以後,社會的管理者,或者說社會制度、社會原則、社會運行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就以管理者和領導者的身份面對人民大眾。如果官員以其自身的正確行為來示範他人遵循社會公共價值體系,眾人就會因服氣而從之。否則,既不服,又效之。因此,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和諧社會

今天,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執政的更高價值追求,這就對黨政領導幹部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出發提出對黨政幹部的思想素質和倫理要求,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一是任何社會對管理者都有公共要求,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領導幹部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是說,領導幹部在公共生活中,必須有崇高的精神,必須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對社會和人民利益負有重要的責任。實際上,這兩個意識就是先進性意識。而要形成這兩個意識,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我們應從時代的新要求上認真學習和深入領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意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