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研究與方案創作手繪表現草圖集

概況

作者: 劉撫英,謝榕 著
出 版 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8-1
字數: 220000
版次: 1
頁數: 139
印刷時間: 2009-8-1
開本: 大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2399079
包裝: 平裝
定價:¥29.80

作者簡介

劉撫英,遼寧省遼陽市人,建築設計及理論專業博士;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國家註冊城市規劃師;中國建築學會會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建築與規劃學組專家。浙江工業大學生態城市與綠色建築研究所,所長。浙江工業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負責人。主持完成設計項目160餘項,獲省、市級優秀工程設計獎5項;主持或參加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4項;在《建築學報》、《世界建築》、《城市規劃學刊》、《華中建築》、《新建築》、《住區》、《現代城市研究》、《南方建築》、《高等建築教育》、《哈爾濱建築大學學報》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3部。
謝榕,浙江工業大學建築系講師。

內容提要

在數位技術對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已產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並滲透到設計過程各環節的背景下,傳統手繪表現草圖的存在價值受到質疑,手繪表現基本功的訓練在激進倡導教學改革的建築院系課程設定中“隱退”,這些變化帶來的最顯著的負面影響是建築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在設計實踐中表現出來的交流手段的單一和即興展示自我設計思想的能力弱化,而數碼影像的快速發展更引致青年建築師在建築形象的創作推敲中過分依賴計算機,揮灑創意的激情逐漸消退。事實上,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發達的歐美國家(已開展了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建築設計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傳統手繪設計表現仍有其生存空間,著名建築大師們獨具特色的草圖表達技巧依然受到青年建築師和學生們的推崇和摹學。近幾年來,手繪表現在國內設計行業內開始悄然回歸,很多設計企業的招聘考試都要求考察應聘者的手繪表現技能,而建築相關專業研究生入學“快題設計考試”注重手繪表現的傳統則一直得以保持延續。在此前提下,筆者收集整理了20餘年來專業學習和從事建築設計實踐工作積累的設計研究和方案創作手繪表現草圖約230餘幅,尋求與業內同好們溝通交流。
本書包括兩大類內容——其一,設計研究篇。其中包括建築師在遊歷、調研、和學習過程中將真實建築環境或資料圖片運用速寫的方法進行概括性記錄的草圖,其中蘊含了在特定情境中畫者的體驗和感悟及其基於主觀認識的話語表達;也包括建築師針對某類型項目進行資料查閱、歸納總結、研究思考或基於建築與城市問題的解析與認知過程所繪製的草圖。其二,設計創作篇。建築師針對具體設計項目進行方案創作過程中所繪製的草圖,包括在方案設計初期的“構思草圖”和方案設計深化過程中的“深化草圖”。其中,後者在確定了建築的幾何造型和風格形式的基礎上,力求在建築“表皮建構”的細節上也加以表現,體現了筆者設計“精緻建築”的個人追求,多用於與業主的溝通或與專業表現圖設計公司的交流。
本書的特色可以概括為——
第一,歷時性。設計草圖大都標示了繪製的年代,可以看出,筆者從對幾何形體的關注,到受幾何規構與“歐陸風”的共同影響,再到對建築幾何形體與表皮建構並重的思考,直至開始關注在建築創作中對綠色生態問題的考慮和生態內涵的“外化”表現。草圖中體現出來的建築形式的變化投射出了全球化語境下建築風格演替和社會需求流變對建築師設計創作的影響和制約。
第二,實用性。本書的設計創作草圖大都是針對具體設計項目繪製的,筆者結合多年設計實踐工作積累和思考使這些方案都具有現實可操作性;而且,其中部分草圖附有簡要說明,可以作為建築師方案創作的參考。
第三,專業性。書中設計創作草圖表現更關注對建築設計語言的彰顯,相對忽略對表現技巧的追求,配景表現也比較弱化,不提倡通過表現技法或配景人、樹和車來遮掩設計技巧的不足,儘可能完整展示方案本身。
該書可以作為職業建築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等相關專業從業人員進行方案設計圖示思考與表達的學習與借鑑用書,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建築學、城市規劃、景觀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師生的學習和教學參考書,其中“方案設計深化草圖”中的表現方式和設計技巧,對於參加研究生入學和設計機構求職“快題設計考試”的考生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