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二年

他所著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同時,又是我國最具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在我國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加上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並結合作者羅貫中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寫就的。 羅貫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著有小說數十種,除《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外,今尚存世者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和《粉妝樓》。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
羅貫中逝世
羅貫中(約1330—1400),元末明初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為山西太原人或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一說原名貫,貫中為其字,其生平事跡不詳。他所著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同時,又是我國最具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在我國民間傳說及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加上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並結合作者羅貫中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寫就的。在思想內容上,全書描寫了公元一百八十四年至二百八十年間的歷史故事,起自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它集中地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矛盾鬥爭,由此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朽,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反映了勞動人民在動亂時代的災難和痛苦,並且對曹操統一北方、劉備統一西南和孫權統一江南的歷史功績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在藝術成就上,全書結構謹嚴精巧,作者通過驚心動魄的政治、軍事和外交的鬥爭,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重現了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三國時期的古戰場面,從而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書中所宣揚的尊蜀貶魏的封建正統思想,以及散布“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循環論等等是不足取的糟粕。羅貫中的創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著有小說數十種,除《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外,今尚存世者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和《粉妝樓》。他還寫過戲曲和樂府隱語,現存的戲曲作品有《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