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

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

該校占地面積21344平方米,建築面積17325.43平方米,擁有20個教室的教學樓(面積2137平方米)和16個實訓(實驗)室的實習樓(面積3157.36平方米)。還在校外建立了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如建德市新安化工股份公司、橫山鐵合金廠機修分廠、杭州中策橡膠股份公司、杭州汽車發動機總廠等。該校實習實施完善,設備先進,現設有PLC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電工實訓室、鉗工實訓室、切割焊接等實訓室,儀器設備齊全。學校圖書館藏書35000餘冊,電教設備齊全,有幻燈機、錄音機、錄像機、放像機、攝像機、投影機(儀)等先進設備,每個教室配有電視機。運動場地有標準籃球場三個,200m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座。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學校大門

該校設有建德市維修電工、維修鉗工職業技能鑑定站(建勞字040號,建勞字第041號檔案),承擔畢業生及社會工人的技能培訓和鑑定工作;該校是浙江省安全生產培訓定點單位(浙安監管安技[2003]51號檔案),承擔建德市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工作;該校還是建德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的培訓基地,承擔該市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素質培訓工作。

該校共有教職員工81人,其中在編教職工49人,兼職教師12人。在職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38人,大專畢業16人;具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9人,技師及高級技師18人。

該校現有21個班級,在校學生1005人,開設有機電一體化、電工電子技術數控工具機加工、電子信息套用、機械加工(鉗焊)等五個專業;機電一體化、電工電子技術和機械加工(鉗焊)三個專業已確立為學校的特色專業。

大事年表

1979年

年初,建德縣革命委員會指示縣經委和計委聯合籌建建德縣技工學校。

3月,經、計兩委從工交系統抽調張金、嚴志庭、張桂芳和程一麟等四人進行學校的籌備和選址工作。定校址為壽昌鎮馬坪廟。是月將籌備情況上報浙江省勞動廳。

4月9日,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浙革(1979)53號檔案批准同意創辦建德縣技工學校,定校名為“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建德縣革命委員會建革(1979)237號檔案成立“中共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支部委員會”,隸屬縣直屬支部,並任命張金為第一任支部書記,俞樟根為第一任校長,戴永清為副校長。學校隸屬建德縣經委和計委。

8月,從建德縣工交系統抽調的十四名教職人員相繼報到。學校首次向社會招生48名,設汽車駕駛專業,學制二年。

1981年

7月,第一屆學生全部合格畢業,分配在縣各事業單位工作。

9月,設烹飪專業,招收城鎮戶口國中畢業生29名,學制三年。

1982年

長達2600米的圍牆勝利建成,總造價為5000元。

1983年

5月,增設“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進入工、農業技校並存階段。設一套班子,掛兩塊牌子。教學業務由教育局主管,技工班畢業生分配由勞動局主管。

8月,中共建德縣委組織部縣委組(1983)055號檔案任命張金為“中共建德縣工、農業技校學校支部委員會”書記;俞樟根為校長;王增富、傅恭友(兼)為副校長。

9月,農業技術學校首次招生52名,設農學專業,學制三年。工業技校學校招烹飪專業41名,學制三年。

10月,建德縣人民政府投資10萬元,興建教學大樓。

11月,由胡越家設計的三層十二間教室,總建築面積為1156.86平方米的方案通過鑑定並開始施工。

1984年

9月,招收城鎮和農村國中畢業生各二個班,設電工、化工分析和花卉專業。

10月,教學樓完工並遷入使用。

12月,建德縣教育局委員會建教黨委(84)41號檔案免去張金本校書記職務。

1985年

6月23日中共建德縣教育局委員會建教黨委(1985)02號檔案任命俞樟根為本校支部書記。建德縣教育局建教(85)008號檔案調整本校領導班子。

9月,李德葆副省長、省職教處處長在縣委縣府領導陪同下視察本校,對學校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9月建德縣委書記繆開壽,常務副縣長方伍弟到校現場辦公,解決本校困難。會上確定了以方伍弟副縣長為總負責的由縣財政、磚瓦廠、良種場集資修路小組。年底2.5公里的公路改建完成。

9月,招收兩個機電班,一個烹飪班。

1986年

6月,浙江省技工學校整頓驗收團杭州分團來校檢查驗收。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總分居杭縣屬技校之首。

7月,建德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更名為“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其隸屬和組織關係不變。

9月,招收鉗工和烹飪各兩個班。

1987年

5月,組隊參加杭州市技工學校第二屆田徑運動會,奪得女子團體總分第一,男子團體總分第二,及男、女團體總分第一名。

6月,召開首屆校職代會。

9月,招收兩個電工班和一個鉗工班。

10月,建德縣人民政府建政(87)187號檔案同意撤消“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校名。

1988年

8月,與浙江橫山鐵合金廠聯合在該廠內增設一分部即“建德工業技校橫鐵分部技工班”。9月正式開學,招收一個班,設冶煉鑄造專業,學制三年,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1月,建德縣教委建教委字(88)169號檔案任命瞿兆明為副校長,建教黨委字(88)06號檔案任命王增富為副書記。

1989年

4月7日,學校隆重舉行十周年校慶活動。

5月,派出十一名校運動員赴杭州市技校組隊參加省技校首屆田徑運動會,為杭州市技校取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立下汗馬功勞。

8月,瞿兆明同志被評為浙江省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教師節,縣委、人大、縣府、縣政協領導來校慰問教師,省勞人廳副廳長王萬里來校視察。

10月,黑龍江羅北技校、山東省青島、煙臺、淄博技校、蘇州、昆明、杭州市等技校來校學術交流。

10月,劉金虎老師論文《技校學生思想特點與對策》,在四川省樂山市“全國政治思想工作”研討會上宣讀。

11月,吳國卿老師論文《建立科學管理網路,實施全面教育目標管理,搞好班級工作》在上海全國中專技校基礎理論課教學研討會上宣讀。

1990年

2月,學校實行職稱職務聘任制。

5月,學校被評為建德市教育系統“紅旗單位”。

5月,副校長瞿兆明被評為省級技工學校先進教師。

9月,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總結教學經驗,學校行政提出每年全體教學人員,每人必須完成論文兩篇。

1991年

1月,本校被評為杭州市學校體育衛生先進單位。

7月,全省技工學校校長暑期活動在我縣縣府招待所舉辦,我校負責接待和生活安排工作。

9月起俞樟根校長負責新安江職業中學籌建工作,技校由瞿兆明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

1992年

5月,俞樟根校長被評為省技工學校第三屆優秀教師,8月調任新安江職業中學校長。

8月,瞿兆明任技校校長,范子清任黨支部書記,周學平任教導處主任,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

10月,全校師生動手澆築校園主幹道水泥路(寬4米,長200餘米)。澆築教學大樓前水泥場地300m2,解決校內行路難的問題。

11月,校園通道兩旁綠化,建設花壇,校園空地種上椪柑1700餘株,全面綠化校園。

12月,制訂出1993—1995年三年目標管理計畫,主要內容:(1)教學質量達到中上游水平;(2)在壽昌建造教工宿舍樓一幢,解決教師住房難的問題;(3)全面美化校園環境,改善辦學條件。

1993年

2月,學校建立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德育工作隊伍,團委開展“我為技校添光彩,樹立技校新形象”系列活動,校風貌有了很大變化。

7月,在壽昌城北村征地1.7畝,為建造教工宿舍樓作好準備。

7月,為加強師德教育,建立起一整套考勤考績制度,評選出教壇新秀和師德標兵。

1994年

4月,教師集資、學校投資(70餘萬元),在壽昌西湖山背建造一幢五層20套教工宿舍,解決了20戶教師住房難的問題。

5月,周學平同志被評為杭州市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8月,市府牽頭教委與勞動局協定,工業技校劃歸勞動局主管。

1995年

3月,市人武部與技校簽訂五年契約,在我校設民兵訓練基地。

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圖書室舊貌

4月,學校榮獲杭州市技校達標運動會男子團體第一名。

8月,省勞動廳首次下達我校農轉非指標,招生40名。

8月,周學平任技校副校長,葉春松增補為黨支部委員。

9月,經主管局批准,撤銷原教導處、總務處,設教務科、總務科,新增設學生科和校辦公室,使科室設定與技工學校行政管理接軌。

10月,校工會舉行四屆工會換屆選舉工作,選舉產生了第四屆工會委員會,主席:周學平;組織:王樟華;財務:蔣祥蓀、范子清;文體:葉春松。教代會審議通過校長《關於學校體制改革方案》,並付諸實施。

1996年

3月,開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學習孔繁森、陳金水”政治活動,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

4月,開展“三五普法”教育,組織學習《勞動法》、《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

5月,邱國芳同志被評為杭州市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8月,省勞動廳下達農轉非指標,招收新生83名。

11月,校教育工會開展“師德標兵”評選活動。

12月,獲得建德市“文明單位”稱號。

1997年

3月,在壽昌城北村征地26畝,為建新校園作準備。

4月,舉行校五屆工會換屆選舉工作,主席:周學平;財務:蔣祥蓀、范子清;文體:葉春松、蔣玉琴;組織:曾社生;生活:汪永法。教代會由邵衛忠、吳麗花、王新、瞿兆明、項達明組成。

5月,開展“慶七一迎回歸”的歌詠會、書畫展覽、越野賽、登山比賽、黑板報比賽等。

6月,王新任校團委書記。

6月,省下達農轉非指標88名。

6月份全體黨員去上饒集中營參觀,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9月,開展“四個一工程”(即每個教師聯繫一個班級,一個寢室,一位有困難的學生,撰寫一篇論文)和“兩個一工程”(即每個職工管理一片桔園,包乾一片衛生區)。

9月,繼續抓三五普法教育,學習《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1998年

1月,校長和總務科長抓新校園基建,年底基本完成劈山填窪工程。

2月,繼續開展“四個一工程活動”;繼續開展希望工程結對子活動,共結對10名;校團委成立志願者服務小組,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共30餘次。

2月,省下達農轉非指標123名。

2月,學校就業指導科成立,周學平副校長兼任就業指導科科長。

4月,杭州市技工學校語文教研大組在我市召開教學研討會,我校負責接待工作。

5月,以投標方式,“建德市建築工程公司”中標承建我校新校舍第一期工程:教學大樓、實習大樓、學生宿舍大樓、食堂及大會堂大樓,總建築面積9488平方米,總投資714萬元。

6月,由市人事局批准,成立了建德市技工學校教師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由瞿兆明、范子清、周學平、葉春松、項達明、傅子鋒、曾志宏七位同志組成。

6月8日,經建德市勞動局批准,建德市“維修電工職業技術技能鑑定站”、“維修鉗工職業技能鑑定站”在我校成立,周學平副校長兼任鑑定站站長。

6月,全體黨員去嘉興南湖黨的“一大”紀念館參觀,進行黨史教育。

9月,邵衛忠同志被評為杭州市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10月,傅子鋒老師論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獲杭州市三等獎。

12月,成立學校“喬遷暨二十周年校慶”籌備委員會,謝康春副市長任顧問主任,饒秋林局長任主任,並在《建德日報》刊登校慶啟事。校慶籌委會辦公室下設八個工作組,分頭開展籌備工作。

本校畢業生潘玉明同志榮獲杭州市“十佳外來青年”稱號。

1999年

3月,杭州市技工學校校長會議在我市召開,瞿兆明校長參加會議。

4月,浙江省勞動廳下達農轉非指標120名,常規招生100名。

5月,學校團委被評為杭州市先進團委。

8月6日,學校開始搬遷,8月10日搬遷完畢。8月30日,99學年度第一學期在新校園開學。

9月10日教師節,市委書記俞國慶、市人大副主任應惠方、市委辦主任龔志南、市教委主任麻生權、市勞動局局長饒秋林、調研員孔大元、職業技能開發科科長吳建濱及市電視台記者等一行11人,專程來我校慰問教職員工。

10月2日,傅子鋒作詞,小川作曲的校歌《永鑄輝煌》正式定稿。

10月30日,壽昌校園內主要通道鋪設水泥路面1500m2完工。

11月20日,本校“喬遷暨二十周年校慶”慶典活動在新校園隆重舉行。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韓春根廳長、張同武副廳長、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王斯舜局長、李生偉副局長和建德市劉志新、謝康春等領導為校慶題詞祝賀。

2000年

5月,學校生產實習教研組被授予建德市“青年文明號”。

8月,在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一分部即“建德工業技校新安化工分部技工班”。9月正式開學,招收二個班,設化工工藝專業,學制三年,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2001年

3月,購買電腦53台,建立了第一個計算機房。

6月,徵用原供銷社倉庫土地4.654畝。

9月,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彩電。

9月,程建生同志被評為杭州市技工學校優秀班主任。

10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韓春根廳長、建德市委常委王健兒及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饒秋林局長一行到校指導工作。

2002年

3月,學校黨支部換屆選舉,產生了由瞿兆明書記、周學平副書記、李水華、葉春松、邱國芳組成的新一屆支部委員會。

4月,經過公選,邵衛忠同志任學校副校長。

5月,學校教育工會換屆選舉,產生了由周學平、瞿兆明、葉春松、李水華、項達明、蔣玉琴、蔣祥蓀、汪永法、蔣建軍組成的學校教育工會委員會,周學平同志任工會主席。

6月,公選中層幹部,項達明、劉仁宏、邱國芳、程建生、潘一峰分別擔任學校辦公室主任、教務科科長、學生科科長、就業指導科科長、總務科科長職務。

8月,學校組織教職員工到廈門旅遊。

9月,學校招收了576名新生,創歷史最高紀錄。

9月,建立了兩個切割焊接實訓室。

10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王國益副廳長到學校調研。

2003年

2月,學校被授予“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4月,學校制定了開展防“非典”工作計畫、措施。

4月,學校通過浙江省安全生產培訓機構資格認定。

5月,學校團委被授予建德市“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

6月,市委洪慶華副書記,安監局徐建華局長、邵堅增副局長及勞動局領導到校為浙江省安全生產定點培訓單位揭牌。

6月,學校生產實習教研組被授予杭州市“青年文明號”。

7月,王新同志被評為杭州市技工學校優秀教師。

7月,學校教師自製電子實驗台15台(56個工位),建立了電子實驗室。

9月,添置電腦62台,增設了第二個計算機房。

11月,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張建華局長、汪華瑛副市長及勞動局領導一行到學校調研。

2004年

2月,梁建華副書記、程春明部長到學校指導工作,學校成為建德市萬名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培訓基地。

3月,學校被授予建德市“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3月,購置電焊機7台,充實切割焊接實訓室。

7月,在杭州市技工學校技能競賽中,奪得工具鉗工學生組團體第一名、教師組團體第二名,維修電工教師組團體第一名、學生組團體第三名。

8月,建造了三個標準籃球場;動工建設學校大門。

8月,在浙江省技工學校職業技能競賽中,戴建友、程建生同志分別榮獲維修電工教師組第二名、第六名,王新同志榮獲工具鉗工教師組第二名。學校榮獲浙江省職業技能競賽優秀教學組織獎。

10月,杭州市技師協會組織的維修電工、維修鉗工技師培訓班在本校開班。

添置圖書23454冊,使學校圖書室藏書達到31268冊。

2005年

1月,學校大門建設竣工,並投入使用。

5月,全體黨員去江西井岡山參觀,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6月,吳鐵民副市長到學校指導工作。

7月起,學校黨支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8月,組織教職員工到大連青島旅遊。

9月,購置了12台PLC實驗設備,建立了PLC實驗室。

學校沿革

本校於1979年4月經建德縣革委會批准建立(縣革116號檔案),並經省革委會批准,定校名為“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浙革53號檔案)。校址設在壽昌區馬坪廟,占地58畝。由工交辦、縣計委主管,在校14名教職員工。九月,首次向社會招收居民戶口高中畢業學生48名,設汽車駕駛專業。俞樟根同志為第一任校長,翻開了技工學校艱苦辦學的第一頁。

1981年7月,首期學生畢業,分配在本縣企事業單位工作。

1983年6月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縣委072號檔案),決定在

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

本校校址創辦“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開設農學專業,由教育局主管。設一套班子,掛兩塊牌子,本校進入綜合辦學階段。俞樟根繼任校長,在校教職工總數為22名(其中專任教師12名),在校有烹飪、農學兩個專業3個班級124名學生。1986年7月,“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更名為“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建政137號檔案)改農學專業為工學專業。1987年10月,“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被撤銷(建政187號檔案)。此後,學校對外是一塊牌子,即“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對內既招收技工班學生,又招收職高班學生。1992年8月,隨著建德縣撤縣設市,本校更名為“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瞿兆明同志任校長,學校結構不變。

1994年8月,建德市人民政府明確本校由市勞動局管理(建政發144號檔案)。此時學校建築面積達4611.5m2,在校教職工38名(其中專任教師27名),開設鉗工、電工、汽車修理、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7個班級,在校學生276人。從1995年開始不再以職高班名義招生,招生統一納入市政府下達的招生計畫(包括省勞動廳每年給本校下達“農轉非”招生指標),學制三年,學生畢業後均由勞動部門統一發給技工學校畢業證書。學生畢業後進入勞務市場,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學校擇優推薦。

1999年8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壽昌鎮西昌路138號的新校園。新校園占地26畝,建有教學樓、實習樓、宿舍樓、食堂和會堂大樓計9488m2。當年秋季招收新生209名,學校設有電工、電工電子、化工工藝、機電一體化、機械維修5個專業11個班級,在校學生535人,教職工38人(其中專任教師27名)。從此學校進入快速發展的興旺時期。

本校於1979年4月經建德縣革委會批准建立(縣革116號檔案),並經省革委會批准,定校名為“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浙革53號檔案)。校址設在壽昌區馬坪廟,占地58畝。由工交辦、縣計委主管,在校14名教職員工。九月,首次向社會招收居民戶口高中畢業學生48名,設汽車駕駛專業。俞樟根同志為第一任校長,翻開了技工學校艱苦辦學的第一頁。

1981年7月,首期學生畢業,分配在本縣企事業單位工作。

1983年6月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改革中等教育結構,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縣委072號檔案),決定在本校校址創辦“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開設農學專業,由教育局主管。設一套班子,掛兩塊牌子,本校進入綜合辦學階段。俞樟根繼任校長,在校教職工總數為22名(其中專任教師12名),在校有烹飪、農學兩個專業3個班級124名學生。1986年7月,“建德縣農業技術學校”更名為“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建政137號檔案)改農學專業為工學專業。1987年10月,“建德縣工業職業中學”被撤銷(建政187號檔案)。此後,學校對外是一塊牌子,即“建德縣工業技術學校”,對內既招收技工班學生,又招收職高班學生。1992年8月,隨著建德縣撤縣設市,本校更名為“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瞿兆明同志任校長,學校結構不變。

1994年8月,建德市人民政府明確本校由市勞動局管理(建政發144號檔案)。此時學校建築面積達4611.5m2,在校教職工38名(其中專任教師27名),開設鉗工、電工、汽車修理、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7個班級,在校學生276人。從1995年開始不再以職高班名義招生,招生統一納入市政府下達的招生計畫(包括省勞動廳每年給本校下達“農轉非”招生指標),學制三年,學生畢業後均由勞動部門統一發給技工學校畢業證書。學生畢業後進入勞務市場,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學校擇優推薦。

1999年8月,學校整體搬遷至壽昌鎮西昌路138號的新校園。新校園占地26畝,建有教學樓、實習樓、宿舍樓、食堂和會堂大樓計9488m2。當年秋季招收新生209名,學校設有電工、電工電子、化工工藝、機電一體化、機械維修5個專業11個班級,在校學生535人,教職工38人(其中專任教師27名)。從此學校進入快速發展的興旺時期。

截止2008年5月,本校共有教職員工81人,其中在編教職工49人,兼職教師12人。在職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38人,大專畢業16人;具有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9人,技師及高級技師18人。學校現有21個班級,在校學生1005人,開設有機電一體化、電工電子技術數控工具機加工、電子信息套用、機械加工(鉗焊)等五個專業;機電一體化、電工電子技術和機械加工(鉗焊)三個專業已確立為學校的特色專業。建德市政府對我校的建設與發展高度重視,曾多次組織領導來我校參觀調研,並將我校創建省重點技工工作列入建德市2008年度工作報告。

學校文化

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

(一)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校風:文明守紀求實向上

學風:求真勤奮自信進取

班風:文明守紀尊師團結

(二)校歌:永鑄輝煌(建德工業技校校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