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氣象局

建寧縣氣象局前身建寧縣氣候站,始建於1958年12月,1959年1月1日正式開始觀測,地址位於建寧縣濉溪鎮河東東山頂,北緯26°50′,東經116°51′。觀測場海拔高度342.3米,區站號為58822,承擔國家一般觀測站任務。

氣象局人員介紹

現有在職幹部職工9人,其中編制內職工8人,編制外聘用職工1人。現有離退休人員3人。編制內在職職工中,共產黨員4人,共青團員3人;本科學歷3人,大專學歷4人;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人,初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5人;年齡在30以下4人,31—40歲2人,41—50歲2人。

氣象局發展史

2007年1月1日根據《中國氣象局業務技術體制‘三站四網’實施方案》變更站名為建寧國家氣象觀測站(二級站),2009年1月1日根據閩氣發[2008]294號文,站名變更為建寧國家一般氣象站。

氣象局重要貢獻

建寧縣氣象局的工作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與重視。2002年“6.16”特大洪澇災害發生時,由於氣象局提前24小時發布了《連續性暴雨緊急警報》,避免了城區人員的大量傷亡,當時溫家寶副總理親自到建寧縣指導災後重建工作,對縣氣象局作出的準確預報給予表揚和肯定。

2003年高溫乾旱建寧氣象局多次組織實施了人工增雨作業,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8年建寧局又在抗禦冰凍災害鬥爭中,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讚譽,榮獲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2008年全省抗禦雨雪冰凍災害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建寧氣象局10年開展了氣象有償服務、雷電防護、森林防火、旅遊景區天氣預報等項服務工作。80年代以來,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專業專項氣象服務,水稻播種、移栽期天氣趨勢分析,水稻產量預測,菸葉播種、移栽期天氣趨勢分析,低溫凍害對越冬作物的影響等等,特別是2003年始開展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為全縣菸葉生產、緩解旱情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為工、農、林業增產增收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更好地服務於新農村建設。至2010年,我局擁有2輛移動火箭炮裝置、3個固定火箭炮裝置,10個固定人影作業點,9名持有人影作業上崗證人員,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供有力技術保障。90年代開展防雷電安全管理業務,將防雷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全部納入氣象行政管理範圍。氣象局被列為縣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負責全縣防雷安全的管理,定期對液化氣站、加油站、民爆倉庫等高危行業和非煤礦山的防雷設施進行檢查,對不符合防雷技術規範的單位,責令進行整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