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炎德

作品簡介

建元炎德,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四十一章,也作“朱策告天”,主要敘述了大烈王朝立國的篇章,烈朝自從“朱虛出山”、“元夜射君”開始,就是“再扶漢室”的代名詞,這就是小說的中心環節。磐朝是小說《再扶漢室》的一個標靶,是農民戰爭的一個對象。“建元炎德”就是正式的建立起大烈王朝的一個過程。
《再扶漢室》作者 成剛《再扶漢室》作者 成剛

作品介紹

建元炎德,表面上的風光不能不牽涉到政治上很深層次的矛盾。推戴烈王稱帝,卻是一個矛盾的衍生品。結纓之詐,烈朝飛黃大將軍田成方去世,使得大烈王朝失去了一個中堅。而東方齊國卻是一片混亂,齊王這個位置是小說《再扶漢室》的一個最讓人揪心的位置。做過齊王的共有:簡至光、鍾離勃、耏門班,而直接統治過齊國還有:王尋、張明叔。這就是齊國十分混亂的局面。這時候(也就是“建元炎德”這個時間節點),齊國領導階層的構成更加複雜:烈朝系統人物基本上被排斥;原簡至光系統有耏門班、鍾離系統有邯鄲由,而耏門班、邯鄲由都不屬於烈朝班底。所以耏門班聽從邯鄲由的建議,要將齊國獨立。但是烈王在管州聽到這個訊息,十分憤怒,派遣大將郅鷹討伐齊國。這種嚴峻的情況下,齊王耏門班又根據邯鄲由的建議,通過推戴烈王稱帝的機會,討好管州的烈王。也就是在這種矛盾當中,烈王被推舉為大烈皇帝。因為在繼位時,烈王“袞冕登壇,親展朱策”,這就是“朱策告天”的由來。由於大烈王朝秉承的是“再扶漢室”,所以“建元炎德”,將大烈王朝的年號定為“炎德”。這個過程就是“建元炎德”。

相關原文

齊、梁、楚、陳諸王悉至,伏拜於壇下。烈王袞冕登壇,親展朱策,大聲誦曰:“胡虜獨夫,身本微賤。幸得漢室眷顧,視如昆仲。不料胡虜無義,乘隙起兵,傾覆我大漢世界。毀七廟於一炬,移神器於污門。寰宇無主,天下大亂。朕承五帝之血胤。雖起身寒微,然有仗劍掃賊、恢復舊物之志。天命在朕,故循大義,即皇帝位。誠告於天,不日起兵,法光武之功,行燕趙之討。索還九鼎,告慰七廟。希冀先帝之垂佑,碧血之相助。”

受賀畢,定國號為大烈,建元炎德。烈主是為太祖,以世子昭為太子,厲姬為皇后,崔義先為丞相,總掌朝政。又封景仁符為晉王,都督內廷禁軍。(小說《再扶漢室》第四十一章 建元炎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