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大學民族研究院

延邊大學民族研究院成立於1997年3月,全稱為民族問題研究院,是為體現延邊大學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發揮民族學研究的優勢,以朝鮮族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科學研究機構。民族研究院以朝鮮族歷史和文化研究為龍頭,以研究朝鮮族社會現實問題為重點,全面開展對朝鮮族社會的研究,為朝鮮族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服務。民族研究院下設機構有民族歷史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待定)、朝鮮族民俗研究所(待定)、古籍研究所、教育研究所、體育研究所、藝術研究所等;定編專職研究員為21人,同時擁有32名國內外特約研究員和兼職研究員。
民族研究院在《九·五》《211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全面開展了《十·五》《211工程》朝鮮族歷史與文化重點學科群建設。本建設項目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專業性特點。它對全面了解我國朝鮮族的歷史與文化,推動朝鮮族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不僅如此,本項目的研究對中國其他跨境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研究,也將起到重要的借鑑作用。所以,依託延邊大學的相關朝鮮族歷史與文化教學研究領域的科研隊伍、科研成果、多種設備、地緣優勢,重點建設由多學科門類共同構成的“朝鮮族歷史與文化”學科群,是具有延邊大學的優勢與特色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延邊大學民族研究院的總體建設目標是:在“十·五”期間,努力實現《211工程》重點學科--“朝鮮族歷史與文化”為中心的民族學研究學科群的建設任務,使該學科的朝鮮族歷史與現實問題研究、教育理論與朝鮮族師範教育研究、朝鮮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等三個研究方向初具教學科研規模;力爭到二十一世紀初,把民族研究院建設成在國內外民族學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人才中心、教學科研中心、資料信息中心;通過建設民族學研究重要基地,明顯提高科學研究、學科建設、辦院效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水平,為朝鮮族社會的全面發展和早日實現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