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九里香[植物]

廣西九里香[植物]
廣西九里香[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西九里香 小喬木,高可達8米。枝白灰或淡黃灰色,但當年生枝綠色。葉有小葉3-5-7片,小葉倒卵形成倒卵狀橢圓形,兩側常不對稱,長1-6厘米,寬0.5-3厘米,頂端圓或鈍,有時微凹,基部短尖,一側略偏斜,邊全緣,平展;小葉柄甚短。根:用於咳嗽,胃脘痛。枝葉:用於感冒,跌打損傷,目翳。根、莖、葉所含化學成分與千里香類同,yuehchukene的含量較之千里香的高約1倍。transcaryophyllene的含量高達50%。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1-2m。小枝渾圓,初時密被微柔毛,其後無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有時為偶數;連葉柄長20-25cm,葉柄長3-5cm,葉柄及葉軸被短小的微柔毛,小葉柄長2-3mm;小葉片7-10,近革質,生於葉軸上部的較大,斜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7-9cm,寬3-4cm,生於葉軸下部的較細小,廣卵形,長3-5cm,寬2.5-3cm,先端稍尖而略圓頭,基部楔形,邊緣有細小而疏的鈍鋸齒,上面深綠色,稍光亮,無毛,下面青色,密被柔軟的絨毛,中脈在下面凸起,例脈6-8對,在上面可見,有棕黑色的腺點,以齒縫處腺點粗大。圓錐花序頂生,帶果時長5cm,花柄及總花梗被短小的微柔毛;萼片5,廣卵形,外面被毛,邊緣被緣毛。漿果圓球形,直徑5-6mm,黑色,光亮,有腺點。花期9月,果期11-12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見於海拔200-800米石灰岩谷地灌木叢或疏林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廣西西南部及西部(百色、武鳴、南寧、龍津等地)、雲南東南部。

藥用價值

廣西九里香[植物] 廣西九里香[植物]

別名:廣西九里香 廣西黃皮,山檸檬、土前胡、假雞皮、假黃皮、佛山(廣西)

【中藥名】:廣西九里香

【出處】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廣西九里香 廣西九里香

【拼音名】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

【性味】辛;苦;性微溫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活血消腫。主感冒;麻疹;角膜炎;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實有止痛,通經的功能。

藥材鑑定

乾燥莖細圓形,一般截成長3~5厘米的段,直徑最大不超過7毫米;外表灰黃色,有細縱紋,栓皮剝落,露出肉色木質部;橫切面中心顏色較淡,質堅硬,乾燥葉帶革質,卵形或橢圓形,長約2~7厘米,寬約1~3厘米,呈黃綠色,基部楔形,全緣,主脈在背面明顯突出,葉柄極短,氣香。

備註

植株各部的油點乾後變褐黑色,可作鑑別特徵。

其中以geranyl acetate、geranial和neral的含量達20%以上。說明它有止痛、治支氣管炎、止咳及驅蚊作用,是一種有開發價值的香料植物。

化學成份

葉含揮髮油,主要為乙酸牻牛兒醇酯(ger-anylacetate)26.37%,牻牛兒醛(geranial)21.79%,橙花醛(neral)10.77%,橙花醇乙酸酯(nerylacetate)20%,牻牛兒醇(geraniol)5.30%,γ-松油烯(γ-terpinene)2.39%,橙花醇(nerol)2.11%,芳樟醇(linalool)1.78%,和檸檬烯(limonene)1.15%。

摘錄:《中華本草》

本品葉含香豆精、黃酮、揮髮油和生物鹼類成分。其葉含香豆精類:九里香甲素(Isomexoticin),九里香乙素(Murpanidin),九里香丙素(Murpanicin),奧斯索(Oschol),月桔香豆素(Coumurrayin),九里香香豆素(Paniculatin),脫水新九里香素(Phebalosin),新九里香素(Murrangatin),九里香酮(Murrayone),九里香醛(Murralongin),異橙內酯(Isomeramzin),橙皮內酯水合物(Meranzin hydrate),7-甲氧基-8-(2′-甲醯基-2′-甲基丙基)香豆精,5,7-二甲氧基-8-(2′-酮基-3′-甲基丁基)香豆精和海南九里香內酯(Hainanmurpanin);黃酮類:月桔素(Exoyicin),3,3′,4′,5,5′,6,7-七甲氧基黃酮,木槿素七甲醚(Hibiscetin heptamethyl ether),版納九里香素(Bannamurpanisin),3′,4′,5,5′,7-五甲氧基黃酮;以及揮髮油,內含l-畢橙茄烯(l-Cadinene),鄰氨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anthrailate),甜沒藥烯(Bisabolene),β-丁香烯(β-Caryphylle),香葉醇(Geraniol),1,3-蒈烯(Carene),丁香酚,香草醇(Citronellol),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硫-愈瘡木薁(S-gueriazulene)和一個倍半萜烯醇。莖皮含香豆精九里香素(Mexoticin),月桔香豆素和黃酮3,3′,4′,5,5′,6,7-七甲氧基黃酮以及生物鹼3-甲醯吲哚(3-formylindole),小葉九里香鹼(Exozoline),九里香鹼(Murrayazoline)和馬漢九里香鹼等。花和果實含有東莨菪甙(Scopolin),東莨菪素(Scopoletin),果實亦含有半-α-胡蘿蔔酮(Semi-α-carotenone),半-β-胡蘿蔔酮(Semi-β-Carotenone)以及胡蘿蔔酮(β-Carotenone)。

文獻

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174. 1978.——Clausena kwangsiensis Huang, l. c. 8: 90. Pl. 7(1): 1959.

科學分類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中文名 報春花目
目英文名 Primulales
科中文名 芸香科
科拉丁名 Rutaceae
屬中文名 九里香屬
屬拉丁名 Murraya
種中文名 廣西九里香
種拉丁名 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
種下等級 種下等級:b.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 var. glabra (Huang) Huang; 種下等級:c.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 var. macrophylla Hua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