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舞台

民國6年(1917年)由大隻黃、武生原在廣東路中華共和戲園原址改建。 民國13~15年期間還舉辦“廣東新劇大會串”、“粵劇大雜會”等活動,粵劇在上海舞台上出現第一次繁榮景象。 廣舞台自民國19年7月起除演粵劇外,還上演京劇。

廣舞台 位於上海新廣路(虬江路南側)宜樂里19號。民國6年(1917年)由大隻黃、武生原在廣東路中華共和戲園原址改建。由金山旺、楊州七等一批粵劇藝人組班首演,為滬上粵劇的主要演出場所。自民國9年起,廣東每年有3~5個粵劇團應聘到滬獻演,20年代先後在此演出的粵劇團(組)達30多個,其中民國9年由粵劇藝術家李雪芳、崔笑儂領銜演出《仕林祭塔》,民國15年由粵劇名伶靚少華、靚少鳳、陳明儂領銜主演《十奏嚴嵩》、《卅年之苦命女郎》等劇,都曾引起轟動。民國13~15年期間還舉辦“廣東新劇大會串”、“粵劇大雜會”等活動,粵劇在上海舞台上出現第一次繁榮景象。
廣舞台自民國19年7月起除演粵劇外,還上演京劇。民國21年一·二八戰火中被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