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運動會

廣東省運動會

廣東省運動會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2015年起改為每三年舉辦一次。由於省運會歷來規模大、規格高,一直以來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都有較大的影響,素有“小全運會”之稱。解放後,從1956年的第一屆至1974年的第四屆均在廣州舉全省之力舉行。自改革開放後,1978年的第五屆至1998年的第十屆,均由全省幾個城市合辦。 自2002年始,廣東省府決定今後由各市單獨舉辦,由各市提出申請,省府決定舉辦地。

基本信息

首屆省運

廣東省運動會廣東省運動會
廣東省運動會1906年1月10日在廣州東校場(位置在今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舉辦首屆,當時名字為廣東省大運動會,廣東在解放前後共舉辦了26屆省運會。歷經了清末、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歷史時期,廣東省運動會從小到大,已經成為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省運會之一。下屆廣東省運動會將於2014年在湛江舉行。

舉辦城市

屆數 舉辦日期 開幕地點 閉幕地點
第01屆 1956年01月01日至01月03日 廣州
第02屆 1959年03月22日至03月29日 廣州
第03屆 1964年10月18日至10月25日 廣州
第04屆 1974年09月15日至09月22日 廣州
第05屆 1978年09月17日至09月24日 廣州
第06屆 1982年02月04日至10月10日 廣州 佛山
第07屆 1986年06月01日至09月21日 江門 韶關
第08屆 1990年07月15日至08月31日 汕頭 湛江
第09屆 1994年11月04日至11月27日 肇慶 東莞
第10屆 1998年10月18日至11月01日 珠海 中山
第11屆 2002年12月03日至12月16日 深圳
第12屆 2006年11月11日至11月25日 佛山
第13屆 2010年07月03日至07月16日 惠州
第14屆 2015年07月25日至08月16日 湛江
第15屆 2018年 肇慶

歷屆省運

廣東省第一屆運動會:1956年舉行

廣東省第一屆運動會:1956年舉行 1956年1月1日至3日在廣州市舉行(1955年12月31日開賽)。有粵東、粵中、粵西、粵北、海南、廣州市、欽州區、華僑8個代表團共452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188名)參加了田徑、體操、腳踏車3個項目的比賽和排球、 足球、籃球的表演賽。有2人打破4項全國紀錄,25人打破17項全省紀錄,廣州和粵中區分獲團體總分第一、二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田徑隊參加了開幕式,2日作了表演。香港足球隊參加了表演賽。

廣東省第二屆運動會:1959年舉行

廣東省第二屆運動會:1959年舉行 1959年3月22日至3月29日,第二屆廣東省省運會在廣州市舉行。來自廣州市、湛江專區、佛山專區、汕頭專區、江門專區、韶關專區、海南行署、香港、澳門、廣州軍區等10個單位的253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腳踏車、舉重、體操、射擊、航海多項、水上摩托、航空模型、武術、摔跤、象棋、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桌球、羽毛球、游泳、跳水、水球等20個項目的比賽。球類、體操項目的比賽提前於3月9日開賽,游泳、跳水、水球項目的比賽延至5月份進行。

從項目設定、參賽人數乃至比賽安排來看,第二屆省運會已經初步具備了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規模,而且經過建國後10年的培養,廣東選手已經逐漸具有專業水平,創造出不少優異的成績。在本屆省運會上,有27人6隊打破12項全國紀錄,112人5隊打破52項全省紀錄。為了吸引更多的地區積極組隊參加比賽,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每一屆省運會均有不同的特色,第二屆省運會的項目設定中,一些軍事領域內的比賽都被列入其中,例如航海多項、航空模型等項目。這充分體現了當時鍛鍊身體和國防緊密掛鈎的時代特色。其中航空模型項目一直是我國比較重視的體育項目之一,該項目運動起步於上世紀40年代,於1947年已經舉行首屆全國比賽。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於五十年代初建立了組織指導機構,培養了一批骨幹,民眾性的航空模型運動蓬勃發展,運動水平迅速提高。廣東作為航空模型的發展基地之一,在省運會中加入航空模型項目也是必然的。

本屆省運會還有一個時代特點,就是在省運會結束後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因此本屆省運會很多項目設定都是和全運會接軌的,比賽同時也肩負起為全運會練兵、選拔運動員的重任。正因為有了第二屆省運會作為奠基石,廣東選手才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以31枚金牌的成績名列各代表團第4名,這個成績雖然比不上九運會上廣東軍團創造的“三個第一”的輝煌,但畢竟為廣東作為體育強省打響了頭炮。

廣東省第三屆運動會:1964年舉行

廣東省第三屆運動會:1964年舉行 1964年10月18日至25日在廣州市舉行。有廣州、汕頭、海南、湛江、韶關、肇慶、佛山、惠陽、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9個專區的1954名運動員(其中女子732人)參加了田徑、游泳、體操、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射擊、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無線電收發報、棋藝、跳水、水球、舉重、武術17個項目的比賽和團體操、舉重、武術、水球、跳水、機車、航空模型、滑水8個項目的表演賽。結果,東莞的舉重選手葉浩波以108.5公斤的成績打56公斤級抓舉的世界紀錄。另有11人10 次破9項全國紀錄,42人56次破39項全省紀錄。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廣東省第四屆運動會:1974年舉行

廣東省第四屆運動會:1974年舉行 1974年9月15日至22日在廣州舉行,比賽在廣州和佛山兩地進行。部分項目提前於9月6日開賽。有廣州、汕頭、梅州、湛江、韶關、肇慶、佛山、海南、惠陽、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0個代表團2290名運動員,其中工人437人,農民170人,幹部139人,教工104人,學生1440人,共有女運動員961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射擊、籃球、排球、足球、水球、桌球、羽毛球、體操、跳水、棋類、武術14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2人3次打破2項全國紀錄,8人28次打破9項全國青少年紀錄,1人1次打破1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5人9次打破6項全國少年乙組紀錄,5人10次打破4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49人1隊89次打破24項全省紀錄,11人44次打破10項省青少年組紀錄,31人4隊65次打破21項省少年甲組紀錄,37人126次打破20項省少年乙組紀錄,16人49次打破11項省兒童甲組紀錄,1人1次打破1項省兒童乙組紀錄。此外,還有1人1次平1項全國紀錄,10人10次平5項全省紀錄,2人2次平兩項省青少年組紀錄,3人3 次平3項省少年甲組紀錄,1人1次平1項省少年乙組紀錄。本屆運動會不計團體總分名次。

廣東省第五屆運動會:1978年舉行

廣東省第五屆運動會:1978年舉行 1978年9月17日至24日舉行。部分項目提前於9月7日開賽,分廣州、佛山、東莞、江門、順德、四會6個賽區。有廣州市、韶關市、汕頭地區、佛山地區、海南行政區、海南自治州、梅州地區、湛江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地區、肇慶地區11個代表團2319多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904人),參加了田徑、游泳、舉重、射擊、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水球、跳水、體操、武術、棋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6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2人2次打破2項全國紀錄,3人7次破3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16人20次打破8項全省紀錄,21人3隊68次破20項省少年甲組(舉重青少年)紀錄,8人28次破5項省少年乙組紀錄。獲團體前8名的是:廣州,佛山,湛江,汕頭,海南,惠陽、肇慶、韶關並列第六名,自治州、韶關地區並列第七名,梅州地區第八名。

廣東省第六屆運動會:1982年舉行

廣東省第六屆運動會:1982年舉行 1982年2月4日在廣州市舉行開幕式,10月10日在佛山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市、汕頭地區、佛山地區、肇慶地區、海南自治州、海南行政區、湛江地區、梅州地區、韶關地區、惠陽地區、韶關市、深圳市、珠海市13個單位,5000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13個縣市舉行的比賽。設有田徑、游泳、舉重、跳水、體操、桌球、羽毛球、籃球、排球、足球、水球、棋類、武術、射擊、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無線電17個項目。結果有3人5次超3項世界紀錄,1人1次超1項世界少年紀錄;6人7次破6項全國紀錄,5人1隊8次破6 項全國少年紀錄,1人1次破1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37人43次打破24項全省紀錄,2人2次破2項省青年紀錄,20人6隊49次破23項省少年甲組紀錄,4人6隊18次破10項省少年乙組紀錄,10人1隊22次破11項省兒童甲組紀錄。獲獎牌數前8名的代表團依次是:廣州、惠陽、佛山、 肇慶、湛江、汕頭、海南、韶關。

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1986年舉行

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1986年舉行 1986年6月1日在江門市舉行開幕式,9月21日在韶關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汕頭、佛山、珠海、深圳、茂名、湛江、韶關、海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梅州、惠陽、肇慶、高校、江門15個代表團6000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17個縣市舉行的田徑、游泳、跳水、舉重、射擊、足球、籃球、排球、水球、桌球、羽毛球、體操、技巧、武術、棋類、帆板、潛水、航空模型、航海模型19個項目的比賽。結果1人1次超1項世界紀錄,4人5次超4項亞洲紀錄,4人6次超5項全國成年紀錄,1人1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6人8次超6項全國少年甲組紀錄,4人2隊21次超8項全國少年乙組紀錄,2人2次破2項全國兒童甲組紀錄;24人42次破23項省成年紀錄,1人1次超1項省最高成績,28人10隊47次破28項省青少年紀錄,10人10次破7項省兒童甲組紀錄。獲代表團總分前8名是:廣州、汕頭、惠陽、佛山、湛江、肇慶、海南、江門。

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1990年舉行

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1990年舉行 1990年7月15日在汕頭市舉行開幕式,8月31日在湛江市舉行閉幕式。有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佛山、陽江、湛江、茂名、肇慶、清遠、潮州、高校20個單位,5742名運動員參加了分散在22個縣市舉行的田徑、游泳、舉重、跳水、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水球、桌球、羽毛球、體操、技巧、擊劍、摔跤、柔道、武術、棋類、保齡球、賽艇、皮划艇、蹼泳、帆板、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射箭、射擊27個項目的比賽。結果有14人1隊37次超18項世界紀錄,1隊1次超1項世界少年紀錄,3人5次超3項亞洲紀錄;2人2次超2項全國紀錄,1人3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5人28次超9項全國(青)少年紀錄;76人202次破42項省成年紀錄,40人21隊92次破41項省少年甲組紀錄。獲得團體總分前8名的是:東莞、廣州、汕頭、肇慶、湛江、佛山、深圳、韶關。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1994年舉行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1994年舉行 廣東省第九屆運動會於1994年11月4日,在肇慶市體育中心開幕,於11月27日在東莞閉幕。自當年4月份開始比賽以來,共進行了30個大項、661個小項的角逐,有20個市和高校共21個代表團的6366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創出了一大批好成績,共有23人61次超26項世界紀錄,2人2次超2項全國紀錄,41人110次超41項全國青少年紀錄,24人28次破20項省成年紀錄,29隊231人493次破166項省青少年紀錄。各代表團總分分依次排列順序為:廣州、東莞、汕頭、佛山、肇慶、湛江、中山、深圳、珠海、江門、茂名、韶關、惠州、梅州、潮州、汕尾、高校、揭陽、河源、清遠、陽江。各代表團金牌總數依次順序為:廣州、東莞、汕頭、深圳、肇慶、湛江、中山、佛山、珠海、茂名、江門、潮州、惠州、汕尾、韶關、揭陽、梅州、河源、清遠、高校、陽江。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199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199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屆運動會,於1998年10月18日在珠海市新落成的體育中心隆重開幕,11月1日在中山市閉幕。本屆省運會共設36個比賽項目(有673個小項),其中30項是奧運會項目,1項是全運會項目,5項為本省非奧運、全運會強項,另外還有兩個民眾基礎較濃厚、普遍開展的表演項目(體育舞蹈和門球)。36個比賽項目在本省29個賽區進行。全省有21個地級市和高校22個代表團的436支代表隊共6136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還有1372名領隊、教練,1566名仲裁和裁判員。大會設獎勵金牌688枚(實發金牌1109枚),8420個獎勵名次,旨在激勵參賽運動員公正、公開競爭,頑強拼搏,勇創佳績。在59名優秀運動員因參加第13屆亞運會集訓而未能參加省運會的情況下,有4人6次超4項世界紀錄、1人1隊2次超2項全國少年紀錄、9人1隊9次破6項省成年紀錄、127人11基237海外僑胞悲觀96項省少年紀錄;9個代表團、606名運動員、166名裁判員、63支運動隊獲"體育道德風尚獎",29個賽區全被評為"優秀賽區"。此外,在省運會期間對1995年以來在民眾體育工作方面做出成績的250個單位授予"廣東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和對197位同志授予"廣東省民眾體育先進工作者"稱號。

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2002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2002年舉行 廣東省運動會是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由於省運會歷來規模大、規格高,一直以來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都有較大的影響,素有“小全運會”之稱。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於2002年12月3日在深圳體育場隆重開幕,16日在寶安體育館勝利閉幕。深圳市是有史以來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運動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是新世紀廣東省舉辦的第一次省運會,是對新世紀廣東體育事業的一次大檢閱和全省特別是深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的一次大展示。

本屆省運會共進行田徑、游泳、水上芭蕾、跳水、水球、賽艇、皮划艇、激流迴旋、帆船、帆板、舉重、國際式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擊劍、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射擊、射箭、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棒球、壘球、曲棍球、現代四項(射擊、擊劍、游泳、越野跑)、腳踏車、武術、武術散打、蹼泳、技巧、棋類、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共41個比賽項目和門球、馬術、體育舞蹈、檯球、成年棋類5個表演項目。其中腳踏車、武術散打、蹦床、激流迴旋、沙灘排球等是省運會首次設立的項日。各項目比賽分布在廣州、深圳、汕尾、東莞、河源、肇慶、順德7個市的28個比賽場館進行。有來自廣州、深圳、汕頭、珠海、中山、東莞……等22個市的代表團8376名運動員、1576名領隊、教練員、2278名裁判員以及體育官員等l3000人參加了盛會。

本屆省運會是歷屆省運會運動水平最高的一屆,在41個正式比賽項日中,共設獎牌2520枚,其中金牌870枚,總分41058分。列代表團成年組、少年組金牌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中山:列代表團成年組總分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中山:少年組總分前三位是廣州、深圳和佛山。本屆省運會有1人1次超一項世界紀錄:11人11次破10項省紀錄;89人13隊168次破92項廣東省青少年紀錄。湧現出一大批年齡小、條件好、有技術、衝勁大的新秀,有的達到或接近全國先進水平。有85支運動隊、801名運動員、222名裁判員、18個代表團榮獲廣東省第十一屆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有7個承辦市的29個場館被評為“優秀賽場”。

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2006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2006年舉行 2006年11月25日晚上,廣東省第12屆運動會在佛山市新落成的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儀式,並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省長黃華華主持,由佛山市將省運會旗幟,交給將於2010年承辦下一屆省運會的惠州市。廣東省第十二屆運動會是以青少年為主的一屆綜合性運動會,共設游泳、跳水、田徑等31個大項、583個小項,共產生656枚金牌。設代表團獎牌獎、代表團總分獎、突出貢獻獎、體育道德風尚獎、代表團少年四類五項團體總分獎等五大獎項。與往屆相比,本屆省運會有兩個突出特點:取消成年組比賽,比賽全部由青少年參加,主要檢驗各地市青少年訓練工作和選拔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二是取消表演項目,項目設定與奧運會、全運會接軌。

本屆省運會共有2人2次打破2項廣東省紀錄(射擊),31人2隊42次打破28項廣東省青少年甲組紀錄(舉重7人11次打破10項;游泳5人1隊6次打破3項;射箭2人1隊4次打破2項;射擊11人14次打破7項;田徑6人7次打破6項)。本屆省運會,將意示著廣東體育運動走向一個新紀元,為2008北京奧運和2009第11屆全運會以及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培養和鍛鍊了一大批南粵體育英才。

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2010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在幕式在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在惠州體育館舉行。本屆省運會的賽事從5月5日開始至7月15日結束。共有7179名運動員參加了27個大項、33個分項、616個小項的比賽,產生了713枚金牌,有1人1次破1項廣東省成年紀錄,16人24次破18項廣東省青少年甲組紀錄,多人次破省青少年乙組、丙組紀錄。比賽中湧現了一大批年齡小、條件好、有技術、衝勁大的新人,體現了廣東體育後繼有人的喜人局面。

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2015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於2015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湛江舉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2018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於2018年將在肇慶舉行。

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2022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2022年舉行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於2022年將在清遠舉行。
廣東省第十七屆省運會:2026年舉行
廣東省第十七屆省運會:2026年舉行廣東省第十七屆省運會2026年將在茂名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