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縣新杭鎮橫崗村

基本概況

廣德縣新杭鎮橫崗村位於新杭鎮北部,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與安徽省四A級風景區“太極洞”相距八公里,與江蘇著名風景旅遊景點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相連,三面環山,南北全長10.5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總面積為18.1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6平方公里,田地0.9平方公里。村莊1.26 平方公里,距廣宜公路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以毛竹為主的一個典型的山區村。

人口面積

橫崗村轄19個村民組,村部就坐落在19個村民組的中心地帶板栗園組,根據當地政府相關網站資料顯示,有農戶1010戶,人口3910人,勞動力2100人,其中高中文化以上的268人;全村共有黨員92人,一個總支、三個支部、九個黨小組。全村共有竹林面積16000畝,農田877畝,旱地630畝。人均竹林4.1畝,耕地0.39畝。

自然資源

橫崗村生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萬畝竹海、小橋流水、名勝古寺遺址、名貴古樹等等。2006年橫崗村被省、市、縣定新農村建設“綠色示範村”,2007年被全國“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授予“全國綠色小康村”稱號。
該村境內有:長800米、面積0.5km以上環境優美的自然生態竹海區8個,小型水庫4座,主河流一條,全長10公里,支流7條,名貴古樹340棵,千年古寺遺址2處(雲門寺、龍門寺),古石橋4座,傳說中的求雨聖地“龍井”就在村內最高山峰“五峰岩”頂上。

經濟發展

該村有竹器加工廠23家,吊瓜種植基地350餘畝,獺兔養殖戶9家,母豬養殖戶8家,其它種養殖業10家。其中“平江竹業”獲國家二項專利,“富民獺兔開發有限公司”多次被市縣採訪。根據當地政府相關網站資料顯示,2007年該村人均收入5200元。

生態村建設整體規劃

一、基本概況
1、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
橫崗村隸屬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新杭鎮,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與本省AAAA級風景處“太極洞”相距八公里,與江蘇著名風景旅遊景點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區相連。三面環山,南北全長10.5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總面積為18.1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占16平方公里,田地占0.9平方公里,村莊占1.26平方公里。距廣宜公路5公里,交通便利,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水豐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降水1144.3毫米,全年無霜期226天。
橫崗村轄19個村民組,現有農戶1010戶,人口3898人,勞力1948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238人;全村有竹林面積16000畝,農田877畝,旱地630畝。人均竹林4.1畝,耕地0.39畝。境內有長800m、面積0.5KM2以上環境優美的自然生態竹海區8個,小型水庫四座,主河流一條,全長10公里。支流7條。名貴古樹340棵,千年古寺遺址二處(雲門寺、龍門寺),古石橋4座,傳說中的求雨聖地龍井就在村內的“五峰岩”山頂上。
2、社會經濟狀況及公共事業發展情況
廣德縣為全國十大竹鄉之一,而橫崗村是竹鄉中的竹海區,以毛竹為主要資源的橫崗村,2005年林業產值391萬元,以毛竹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加工的工業產值2200萬元,農業和其它產業收入210萬元,人均收入3500元。全村人均居住面積49M2,樓房琉璃瓦建築達70%,主公路10公里為寬4M的柏油路面,3米以上寬的村莊道路及山區運輸道路14.5公里,全村擁有各類車輛98輛,信息通迅基本實現網路化,全村電話入戶率達98%,行動電話1180部,全村共有電腦98台,寬頻網已於06年初開通。以組為單位的自來水山泉引接工程已達90%。衛生改廁及沼氣工程開始全面啟動,村莊內的“三清四改”工程已初見成效。村內所有高低壓線路都已改造完畢,老年活動中心,農技培訓學校,體育場,農民休閒廣場,醫療站,圖書室均在籌建之中。以生態旅遊觀光休閒的錘鉤中心,農家樂正在蓬勃興起,每20分鐘一班的公車輛直通鎮區。
3、主要優勢特點
(1)豐富的毛竹資源及其深加工是橫崗人民經濟發展的特有優勢,全村年砍伐35萬根毛竹再生資源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橫崗人,而以毛竹為主要原材料的產品深加工又將橫崗人民帶向富裕。從60年代就開始竹產品加工的橫崗人民有著豐富的加工經驗和市場信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國家對生態資源的保護,竹材利用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優美的竹海風景以及熱情樸實的橫崗人民是橫崗村發展生態旅遊的又一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富裕了的城裡人將會回歸自然,享受優靜自然風光,這將給橫崗的生態旅遊業發展帶來一個良好機遇。
4、存在的問題
(1)竹產業的深加工產品不上檔次,規模不強,沒有一個較大的產業鏈支撐來帶動全村的發展,“一村一品”未能形成氣候。
(2)村集體經濟薄弱,對一些自然資源環境的基礎建設,不能夠及時進行,使生態旅遊的發展不夠快捷,公共設施建設緩慢。
(3)招商引資和爭取政策支持上力度不夠,橫崗村雖有豐富的毛竹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但要建成強大的竹產品生產基地和美麗的生態旅遊區,光靠橫崗人自身和3500元的人均年收入來發展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大型企業的建成要有上千萬的資金運作,並有科學發展的理念和技能,一個名勝風景區的建成則需要更多投資和人才,因此招商引資和爭取政策支持是關鍵。
二、指導思想,規化原則和建設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關於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和農業部關於“主導產業強村,工商企業富村,科技人才建村,生態家園活村,支部組織帶村”的新農村建設思路,在穩定提高林業生產,農業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推進以竹製逍遙椅為龍頭產品的“一村一品”產業,大力推進以休閒、錘鉤、觀光為主導的生態觀光旅遊業,推進獺兔為主的養殖業公司加農戶產業鏈。將現有280畝吊瓜種植產業在提高產品收入的同時將其治理棚架美化為觀光農業景點,推廣勺藥種植的觀光景色。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橫崗河小流域治理工程進度,繼續加強村容村貌的整治和村民住宅規劃建設,改善村民生活條件,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健康發展。力爭通過5年時間把橫崗建設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2、規化原則
(1)因地制宜,科學指導,立足橫崗實際,突出區域特色,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可操作性。
(2)突出特色,全面發展,以發展生產,增加村民收入為根本,圍繞竹業加工打造“一村一品”壯大主導產業,大力打造“生態旅遊業”。積極發展公共事業,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3)注重實效,循序漸進,從村民最直接、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注重實效,量力而行,分步實施。
(4)依靠民眾,爭取政策,招商引資,實施產業項目帶動戰略,打造示範帶動平台,推動社會全面發展。
3、建設項目及任務
2006年規划起步實施,試點進行,2007-2008年全面推進建設,2009-2010年完善提高,力爭經過5年努力將橫崗村基本建成“經濟社會發展、民眾生活安康,環境整潔優美,公共服務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的充滿發展生機的新農村示範村。
(1)經濟快速發展,到2010年底力爭社會總產值達8000萬元,其中竹產品加工產值5000萬元以上;林業收入500萬元;種植業200萬元;養殖業300萬元;交通運輸業500萬元;旅遊業觀光休閒帶動商貿業1500萬以上;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達8000元以上;村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開始建立,多元化的收入格局初步形成。
(2)人居環境改善,按照“調查自然村、建設中心村”的思路,將全村劃為三個自然村,即“石橋自然村”、“板橋自然村”和“中橫崗自然村”和以村部為中心的“板橋中心村”。適當壓縮人均宅基地面積,增加人均居住面積使農民住宅樓房化,鼓勵和支持農戶進行危舊房改造和空心房拆除,全村消除露天廁所、糞坑,實行垃圾集中處理,推廣沼氣建設項目。
(3)公共事業配套:九年義務教育適齡學兒童生入學率達100%,村級幼教,養老低保等社會保障機制健全,新型合作醫療入保率達100%,養老保險參保率達60%以上。三個自然村各建公廁一座,農民休閒廣場各一個,中心村建幼稚園一座,養老院一座,農民培訓學校一座,體育場所一處,商貿區一個,建農業用水壩8座(附帶村民淘洗設施)農田灌溉水渠整修5000M。
(4)村民素質提高,建立農技、農民素質宣傳培訓制度,經過農民技術學校培訓,村民科技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全村力爭培養2個以上農民高級技師,20個以上農民技師,使50歲以下的農民個個都是明白人,人人爭做好村民。以“構建和諧社會,打造生態橫崗”和“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得到弘揚,村民公德意識、環境意識、發展意識、節儉意識明顯提高,基本形成樂於助人,互敬互愛,團結協作的新風尚。
(5)管理民主有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成立自然村理事會,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選舉、民主決策,使農民的知情權、參入權、管理權、監督權得到有效保障,村民對村級管理的滿意度達95%以上。
(6)農村社會和諧,社會治安狀況良好,村民安居樂業,鄰里和睦相處,村民自立自強,艱苦奮鬥,勤勉協作意識明顯增強。
三、規化布局
村內分三個自然村,即石橋、板橋、中橫崗;二個工業區,即荊村工業區、朝陽工業區;八個旅遊休閒區,即西卡休閒錘釣區、龍門寺、龍井文化旅遊區、廟東卡休閒錘釣區、三畝塘休閒錘釣區、雲門寺宗教旅遊區、龍頭卡休閒觀光區、越嶺卡果林觀光區和銅關嶺生態休閒園。
1、村莊布局
三個自然村,按照“立足現狀,適度集中”的原則合理規劃村莊布局,基本保留已形成的居住區,對空心房、破舊房進行拆除,新建房屋向自然村中心遷移,壓縮村莊占地面積,對空閒地進行復墾,村莊道路、入戶路全面硬化,村莊排水溝治理有序,共廁、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齊全。
2、工業區布局
按照自然地理位置和人居區域在南北各建一個工業集中區,以將現有家庭式工廠向規模化轉移,並將二個園區做為招商引資的平台,讓外來投資者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3、生態旅遊區布局
建立以五峰岩(龍井)為中心,向北、東、南三方輻射的五個旅遊景點網路(即西卡休閒錘釣區、龍門寺文化旅遊區、三畝塘休閒錘釣區、龍頭卡休閒觀光區和銅關嶺生態休閒園),將千年古寺“雲門寺”用招商引資和政策支持的方法重建於綠水青山之中,建立八個農家樂餐飲服務點,建立太極洞風景旅遊區至橫崗生態休閒園旅遊專線。
4、商貿集中區布局
在中心村、老村部處用10畝左右的面積建設一個旅遊產品,土特產品及商業服務集中區,以滿足村民及遊客的購物需求。
5、養殖業布局
成立以“富民獺兔養殖公司”為中心的公司加農戶的獺兔養殖基地,使其規模化、產業化年產值達300萬元以上,戶養 雞、鴨、豬、羊等禽畜實行圈養。
6、農業產業布局
林業方面大力推進豐產林改造工程,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利用坡耕地、閒荒地灘發展種植業,成立吊瓜協會,在增加吊瓜收入的基礎上發展吊瓜觀光,在旅遊區坡耕地區發展勺藥種植以達增加收入和美化景點的雙贏效果。
四、實施進度與安排
1、2006年建設內容
(1)成立新農村建設領導組,在各村民組召開新農村及生態旅遊村建設動員在會,以組為單位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完善理事會章程。
(2)進行試點村莊及進村門戶的具體實施建設,以“三清四改”道路硬化,主道擴寬和排水溝治理為主的工程建設全面展開。
(3)新村部改造工程建設和農民培訓學習建設建成完工。
(4)改水改廁,沼氣池建造動工新建。
(5)建立公廁3座,農民休閒場2處,宣傳欄3處。
(6)建自然村路燈70桿,垃圾池3座,垃圾處理場1座。
(7)村莊主道路硬化5千米,到戶路硬化6千米。
(8)建休閒錘釣中心2處,農家樂餐飲服務2處。
(9)引進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竹加工項目1個,休閒建設項目100萬元以上1個。
(10)開工建設農民體育場館。
(11)編制橫崗村新農村建設5年規劃。
(12)對中心村進行測量規劃。
(13)小流域治理啟動建設,修建山塘1座,灌溉水壩2座,放灌水溝1000M。
2、2007年建設內容
(1)繼續實施主道路擴寬及排水溝治理工程建設。
(2)村莊道路硬化率達80%,入戶道路硬化率達80%。
(3)中心村體育場館建設成功。
(4)破舊、空心房的折遷工作全面完成
(5)中橫崗自然村農民休閒廣場建設。
(6)旅遊休閒區道路硬化工程開工實施。
(7)橫崗河流域治理護坡工程動工,年建2000M以上。
(8)推動獺免養殖的履蓋率和深加工。
(9)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擴大規模竹加產業,擴大旅遊休閒項目的投資引進。
(10)種植業計畫啟動實施,公司加農戶的吊瓜協會成立。
3、2008年建設內容
(1)橫崗河流域治理護坡4000M,修建攔水壩4座。
(2)旅遊休閒區道路硬化5000米,休閒區流域治理啟動。
(3)建“農家樂”服務站6處,農家樂服務規模化檔次化、優質化。
(4)完成全村所有村莊道路的硬化,到戶水泥路履蓋率達98%。
(5)啟動中心村商業區建設工程。
(6)對村莊及路旁實施綠化工程。
(7)再建村莊亮化路燈80桿,完成三個自然村的亮化工程。
(8)建立自然村村莊淨化、美化、亮化、綠化管理機制。
4、2009年建設內容
(1)完善全村10公路的小流域治理護坡修壩工程。
(2)對主要景區的流域環境進行美化治理。
(3)初步建立太極洞風景區橫崗生態旅遊專線。
(4)完善橫崗文化,對2座“古寺”進行修建,打造以五峰岩、龍井為中心的生態旅遊網區建設。
(5)建立橫崗旅遊景點景區管理體制。
(6)完成中心村商貿中心的建設工程。
(7)選送年輕熱愛家鄉的知識青年進行學習培訓。
5、2010年建設內容
(1)加大對旅遊景點區的環境美化治理工程。
(2)加大對旅遊景點的創意設制建設工作。
(3)以五峰岩、龍井為至高點,架兩條索道至龍門寺和龍頭卡。
(4)從五峰岩至銅關嶺建山頂旅遊觀光線。
(5)在銅關嶺和西卡建2座大型集休閒、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樂山莊。
(6)對新農村管理機制及橫崗風景旅遊區管理機制實行規範化落實。
五、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以支部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領導組,具體負責全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做好宣傳發動,規劃安排,項目決策,考核驗收等工作,落實項目負責人,定期不定期對示範點工程項目和理事會進行監督檢查。
2、動員民眾廣泛參與,向村民廣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規劃任務和目標,做到家喻戶曉,樹立村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做到凝聚民心,發揮民智,聚集民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好家園。認真學習和吸收其它地方新農村建設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示範村建設水平。
3、發揮黨支部的戰鬥保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模範帶頭作用,借“四老”的威望(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族長)和新型知識青年的熱情,共同將新農村建設推向高潮。
4、撐握政策動向,爭取領導支持,建立以支部書記為主的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動向聯絡站,保持與市、縣、鎮三級新農村建設領導組的聯絡和政策項目爭取工作,並及時將政策情況反饋村新農村建設領導組,和將本村建設工作項目向上匯報。
5、招商引資建設橫崗,本著別人發財,我們發展的理念,以最優越的條件、最熱情的服務、最誠實的態度迎接八方客商投資橫崗生態旅遊景區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