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面

廣州沙面

沙面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占地面積330畝。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憑著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恢復商館洋行”為藉口,按一畝地一千五百錢地所謂租界費,強迫兩廣總督租借沙面。

基本信息

簡介

廣州沙面廣州沙面
侵略者挖了一道河涌把沙面和沙基分開,僱工修護河堤,填土築基,形成沙面島。沙面東面1/5為法租界,約66畝。以西4/5為英租界,約264畝。規定沿沙面河涌寬90英尺,貼近沙面的45英尺範圍屬於沙面租界。中國船隻不能停泊。至19世紀末,沙面租界已經成為一個擁有各種公共設施的獨立於廣州城的城區。租界內各種權力則由英法駐廣州領事直接控制。

特點

沙面租界形成後,英、法侵略者開始在沙面興建各種建築物。它以一條貫通東西的主幹道輔以幾條南北縱橫的次幹道,將沙面(約22萬平方米)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個區,其中道路與綠化帶占了相當大的面積。英、法兩國在島內分設領事館,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的公共設施已基本完備,建築主要有領事館教堂銀行郵局電報局、商行、醫院、酒店和主宅,另外還有俱樂部酒吧網球場和游泳場等,其住戶多是各國領事館、銀行、洋行的人員以及外籍的稅務官和傳教士。
沙面的建築多數是19世紀末期建造的。主要有領事館一類的政治性建築,教堂、學校一類的文化性建築,銀行、洋行一類的商務辦公建築……沙面的建築基本屬於西歐的形式和風格,它是我國保存完整的總體以英式和法式為主的西方古典建築群。此外,還有哥德式、新古典式等形狀、風格各異的建築。1996年。沙面的建築群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遊玩小貼士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建議遊玩時間:3小時
地址:廣州市珠江岔口白鵝潭畔
最佳旅遊時節:9月-11月。
交通概況
1、從廣州火車站走約90米到廣州火車站總站坐823路(坐11站)到市中醫院站下,走約110米到沙面島。
2、從廣州站乘坐計程車:共行駛5。9公里,費用18。00元。注意:費用僅供參考,不含過路費和過橋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