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人民政府

廣州市人民政府

廣州市人民政府是廣州市的行政管理機關,是副省級行政機關。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府前路1號。

廣州簡介

廣州,簡稱"穗",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地處中國大陸南方,廣東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位於東經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至23度56分。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區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

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國家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會展中心,中國南方的政治、軍事、文化、科教中心,國家綜合交通 樞紐,社會經濟文化輻射力直指東南亞。

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作為中國對外貿易的視窗,廣州外國人士眾多,被稱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與北京、上海並稱"北上廣"。

現任領導

主要領導

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

市長:陳建華

常務副市長:陳如桂

副市長:歐陽衛民 曹鑒燎 貢兒珍(女) 王東 謝曉丹

黨組成員:鄔毅敏

秘書長:周亞偉

市長簡歷

陳建華,男,1956年3月生,廣東陸豐人,漢族,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學歷在職研究生(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管理學碩士,工程師。現任廣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1972年12月後,廣東省陸豐縣畜牧果農場知青、團支部書記;

1978年10月後,在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學習,任系團總支宣傳委員、副書記;

1982年9月後,任廣東省韶關鋼鐵廠轉爐車間副工段長、設備組副組長、車間副主任;

1984年11月後,任省委書記謝非同志秘書(其間:提任為正科、副處、正處職幹部);

1993年9月後,兼任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其間:1996年3月至1996年7月在中央黨校進修班學習);

1998年12月後,任廣州市委常委,從化市委書記(其間:2002年4月至8月在中山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合辦的廣東省首屆高級公務員公共管理知識專題研究班學習);

2002年11月後,任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007年4月後,任河源市委書記(其間: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在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學習);

2007年11月後,任河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2011年12月後,任廣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黨組書記;

2012年1月後,任現職。

中共第十七大代表;第十屆廣東省委委員,廣東省第九、十次黨代會代表;第七、八、九、十屆廣州市委委員,廣州市第七、八、九、十次黨代會代表;廣州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

政府部門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廣州廣州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市糧食局)

廣州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市食鹽專賣局、市酒類專賣管理局)

廣州市教育局

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廣州市公安局

廣州市監察局

廣州市民政局

廣州市司法局

廣州市財政局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

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廣州市交通委員會(市公路管理局)

廣州市水務局

廣州市農業局(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市海洋與漁業局、市畜牧獸醫局)

廣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著作權局)

廣州市衛生局

廣州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局

廣州市審計局

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市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廣州市規劃局

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廣州市體育局

廣州市統計局

廣州市物價局

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

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廣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廣州市知識產權局

廣州市旅遊局

廣州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其它機構

· 信訪局 · 廣州 港務局 ·政務管理辦公室 ·流動人員出租屋管理辦公室 ·廣州市協作辦公室
·地稅局 ·國稅局 ·檔案局 ·, 氣象局 ·廣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廣州, 海事局 ·公路管理局 ·食品安全委員會 ·打擊走私綜合治理辦公室 ·廣州市外國專家局
·道路擴建辦公室 ·, 民防 , 辦公室 ·地方志辦公室 ·應急管理辦公室 ·, 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廣州市總工會 ·婦女聯合會 ·, 殘疾人聯合會 ·, 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 廣州海關
·廣州超級計算中心

行政區劃

概況

建國以來廣州經歷過多次行政區劃調整,直到現在形成今天11區、南沙新區(建設主體仍為廣州市,可享省級管理許可權)。

廣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情況:廣州市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併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2014年2月12日,國務院同意撤銷廣州市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廣州市黃埔區;撤銷縣級從化市、增城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增城區。

廣州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 / 縣級市

面積

人口

郵政區碼

駐地

越秀區

33.80平方公里

115萬

510030

越華路183號

荔灣區

59.10平方公里

89萬

510145

中山七路328號

海珠區

90.40平方公里

155萬

510220

廣州大道南999號

天河區

96.33平方公里

143萬

510630

天府路1號

白雲區

795.79平方公里

222萬

510080

廣園中路238

黃埔區

484.17平方公里

82萬

510530(原蘿崗)、510700

香雪三路1號

番禺區

786.15平方公里

176萬

511400

清河東路319號

花都區

970.04平方公里

94萬

510800

新都大道

南沙區

527.65平方公里

25萬

511400

鳳凰大道1號

增城區

1616.47平方公里

103萬

511300

惠民路1號

從化區

1974.50平方公里

59萬

510900

新城東路99號

注:各區面積參考《區域概況》各區人口參考《廣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

具體情況

一主三副

"一主"即中心主城區,為中心城區,範圍包括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雲區南部(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黃埔區、番禺區沙灣水道以北、蘿崗區南部地區(不含知識城和九龍鎮區)的城市建設地區;"三副"指中心主城區南、東、北各發展一個副城區.即南沙、蘿崗-新塘、花都副城區,三個外圍城區指花都城區、從化城區和增城城區。對廣州未來10年的戰略規劃將堅決避免"攤大餅"式的發展,以免陷入城市無序發展的通病。未來10年,廣州將以舊城區為主中心,形成番禺、南沙、花都等為六個副中心,眾多衛星城鎮形成的立體組團將成為整個大廣州的發展態勢。

中心主城區:重點向南東轉移

中心主城區將發揮服務業、科教文化、高新技術產業優勢進一步強化區域主中心的地位。空間布局發展重點向南、東轉移,適當向北發展,合理調整功能分區,重點建設珠江新城、大學城及周邊地區、鐵路新客站周邊地區、廣州新城等地區。

南沙副城區:廣州南拓的核心

南沙副城區是廣州城市空間與產業南拓的核心。發展珠江三角洲東西兩翼服務的高端服務業,重點發展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工業三大產業,建設汽車、造船、鋼鐵、石油化工四大基地。

蘿崗-新塘:高新技術中心

將以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出口加工區、廣州保稅區四個國家級經濟功能區為核心,建設廣州現代化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開發和生產中心。

花都副城區:廣州北部副中心

花都副城區主要依託新白雲國際機場、花都汽車產業園發展現代物流業、汽車工業和與空港聯繫緊密的外向型、高新技術產業等,建設廣州市北部重要城市副中心。

兩心四城

"兩心"是指天河新城中心、廣州新城中心;四城主要是指奧體新城、大學城、白雲新城、花地新城。

天河新城:城市形象標誌區

主要指以珠江新城為核心的新城市中軸線周邊地區。廣州GBD之一,未來天河新城市中心將以強大的商務、商業、文化、體育、會展、酒店等功能發揮廣州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成為體現21世紀廣州城市發展與城市形象的標誌性地區。

廣州新城:珠三角共享盛會

廣州新城是構建珠三角居民共享體育盛會、亞運場館設施的理想選址,也是廣州城市南拓戰略的重要節點。

奧體新城:亞運主賽區

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及周邊地區場館設施的基礎上,結合廣州氮肥廠搬遷用地新建一批體育場館、道路交通和公共服務等設施,成為亞運會主賽區。

大學城:交通以捷運四號線、腳踏車環道等交通方式為主,真正體現"綠色亞運"的理念。

白雲新城:設城市級文化設施

廣州GBD之一,白雲新城內將設定博物館、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產品交易等城市級文化設施,東方樂園將改造為國際會議中心。

花地新城:嶺南水鄉風情新區

花地新城以芳村網球中心為主建設芳村區體育中心,形成以進行網球競技、訓練活動的網球中心賽區,建設擁有大型體育、休閒、娛樂、購物、美食等設施具有嶺南水鄉風情和歷史風情的新區。

天河CBD

廣州的中央商務區(CBD),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珠江新城CBD。其實它的標準稱呼已確定為"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即天河CBD),包括天河北、珠江新城、員村三大板塊。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經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三大中央商務區。

天河智慧城

"天河智慧城"建設占地63平方公里,將更加鞏固天河的大都市核心地位。

政府地圖

政府辦公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府前路1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