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僑光製藥廠

廣州僑光製藥廠是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由始建於1946年的華僑製藥廠與新光製藥廠於1954年合併而成。

基本信息

廣州僑光製藥廠由1946年開業的華僑、新光製藥廠於1954年7月合併組成。僑光製藥廠現廠址在廣州市寶華路寶華正中約14號。

公司簡介

華僑、新光製藥廠均是當時華南地區工商界立志發展新藥、振興中華醫藥而較早開發化學藥物製劑的企業之一。建廠初期,設備簡陋,全部資金只有九萬港元,職工不足五十人,僅生產注射用水、氯化鈉、蘇打片、酵母片等簡單品種。至1949年,年產針劑三百多萬支,片劑二千五百多萬片。

公司發展及未來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和發展醫藥工業。僑光製藥廠在全國同行中率先從國外引進單頭灌機、十六衝壓片機等先進設備,企業規模亦隨著品種增多、產量增大而不斷擴大。1956年2月,國民製藥廠和華德製藥廠併入僑光製藥廠,職工人數增至二百人。1959年,以生產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等原料藥車間投產。同年,依靠本廠技術力量創製了全國第一台雙頭灌封機。到五十年代末,僑光製藥廠生產解熱鎮痛類藥系列產品在全國已享有盛名,並深深受用戶歡迎。

六,七十年代,僑光製藥廠經歷了較大的變動。1965年實行專業分廠:原廣東製藥廠位於廣州沙面的針劑車間與僑光製藥廠針劑車間合併,成立廣州永紅製藥廠;僑光製藥廠的原料車間與片劑車間分別改名為廣州第二製藥廠和廣州衛民製藥廠。1969年,分立的三間廠又重新合併為廣州第二製藥廠。1970年,輸液全套設備轉遷至廣東韶關生產。1974年,原料車間再次分出,成為廣州第八製藥廠。1980年,廣州第二製藥廠恢復廣州僑光製藥廠廠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