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佛肇城際輕軌

廣佛肇城際輕軌

廣佛肇城際輕軌線路全長83.367km,首通段起始於獅山站,終止於肇慶站。線路計畫於2015年6月竣工。其中高架線74.59公里,地下線2.03公里,隧道2.203公里,路基4.544公里,三水城區和肇慶羚山以隧道形式穿越外,全線再無地下線路。全線設車站15個,其中高架站7個,地下站1個,地面站3個(1個預留)。後通段到廣州南站。廣佛肇城際軌道的技術標準,設計時速從原來的140~160公里調整為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2015年通車試運營,車輛為城際A型車6輛編組,屆時將在佛山設5站,肇慶設6站,運營時間為清晨6時至晚上12時,從佛山到肇慶最快將只需25分鐘。無縫換乘廣佛環線再到佛山捷運一號線(廣佛捷運)直接到達廣州。 2015年7月31日,廣佛肇城際輕軌鋪通。

基本信息

簡介

廣佛肇城際軌道的技術標準,設計時速從原來的140~160公里調整為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2013年通車試運營,車輛為城際A型車6輛編組,屆時將在佛山設5站,肇慶設6站,運營時間為清晨6時至晚上12時,從佛山到肇慶最快將只需25分鐘。無縫換乘廣佛環線再到佛山捷運一號線(廣佛捷運)直接到達廣州

線路走向

廣佛肇城際輕軌

該線路起於佛山西站地下鑽出地面,後沿興業路西側高架行走,經羅村、獅山,沿桃園路中央綠化帶高架西行,跨西南涌後南折,在廣三高速三水出口附近鑽入地下穿過廣三高速,向西繼續入地沿張邊路穿越三水城區,穿廣肇高速公路、廣茂鐵路、321國道後出地面,沿321國道北側至三水二橋,向北跨三水二橋和廣三鐵路,靠近在建的廣賀高速後沿其南側跨越北江,進入肇慶地區。

全線站點

站點信息
廣佛肇城軌全線將設定11座車站,由東至西包括:佛山西站、獅山、獅山工業園、三水、雲東海、大旺、四會、肇慶北站、鼎湖、大沖、星湖東門。佛山5站,肇慶6站,其中地下站1座、地面站3座、高架站7座。
廣佛肇城軌的佛山西站,將建成全線唯一一個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它位於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的桂丹路與興業路之間,與正在準備建設的貴廣鐵路佛山西站十字交叉,貴廣鐵路在上,廣佛肇城軌在下,與規劃中的佛山捷運3號線佛山捷運8號線並行。其中車站的地下一層為站廳層,站廳層由公共區、設備管理用房區兩部分組成。

運營方式與時間

6輛編組每日運營至凌晨
按照行車組織安排,廣佛肇城際輕軌列車運營時間為每天6:00~24:00,預計客流高峰出現在每天的16:00~17:00。初期(2016年)全日開行列車77對,近期(2023年)全日開行列車97對,遠期(2038年)全日開行列車140對。這意味著,即便是在初期,廣佛肇城軌的發車間隔也能達到平均15分鐘一班。據省鐵投集團介紹,廣佛肇輕軌車輛類型將採用城際動車組A型車,為6輛編組,列車長度約142米。
同時,廣佛肇城軌建成後,為滿足不同類型客流需求,將參考廣深線的兩種模式營運——“大站停”和“站站停”模式,其中“大站停”模式運行時速為200公里,“站站停”模式為140公里。換言之,從佛山西站出發,乘坐“大站停”動車組,到達終點站肇慶站僅需25分鐘左右,即便是每站必停的“站站停”模式,到達肇慶全程也將在40分鐘以內。

線路鋪設方式

路基為雙線的廣佛肇城軌將採用跨區間無縫線路、無碴軌道鋪設,這有利於降低動車組運行中產生的噪音,並能確保列車安全、高速行駛。

未來規劃延伸

白鵝潭白鵝潭
廣佛肇城際二期,佛山西站至廣州白鵝潭段未來將延伸至廣州的白鵝潭。
白鵝潭地區交通規劃以捷運樞紐為核心,規劃通過軌道交通、公共運輸、步行交通無縫對接。交通規劃12條道路、5條軌道線(佛山五號線-廣州五號線、廣佛城際線、廣佛江珠城際、廣佛肇城際、廣州十號線-佛山六號線)銜接廣州和佛山。規劃約提供45萬個就業崗位,商業配套集中在公交和軌道交通節點,便於就業人口上下班出行。
除了軌道交通,白鵝潭地區還規劃多種交通方式的選擇,包括公交、遊艇、水上巴士,以及完善的腳踏車和步行系統,各類交通方式接駁便捷。
白鵝潭地區共規劃24個獨立公共停車場和14個非獨立用地停車場,設定24個公交站場。在外圍軌道交通節點設定大型社會停車場,對入境交通進行截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