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迦寺

據《西藏王統記》等藏族史料記載:吐蕃贊普後裔吉德尼瑪袞來到阿里後,在普蘭的噶爾凍建立了基地,並在朗欽日山上建築了阿里史上極負盛名的枯卡尼松宮堡。後來吉德尼瑪袞的孫子廓日於12世紀初建造了廓迦寺。到了拉德王朝時期,廓迦寺舉行了一次極為隆重的修建大經堂和文殊像寶座的儀式。廓迦寺開始信奉噶當派,後改宗止貢噶舉派,最後又改奉薩邊派至今。目前有喇嘛17人。近幾年,普蘭縣不斷加強對外開放,到廓迦寺的印度、尼泊爾香客逐年增多,使之成為藏區人民同印度、尼泊爾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據《西藏王統記》等藏族史料記載:吐蕃贊普後裔吉德尼瑪袞來到阿里後,在普蘭的噶爾凍建立了基地,並在朗欽日山上建築了阿里史上極負盛名的枯卡尼松宮堡。後來吉德尼瑪袞的孫子廓日於12世紀初建造了廓迦寺。
據傳,當時在此地來了7名印度雲遊僧從事佛法活動,行前特給阿里國王留下了7大包銀子,驚奇的國王請教大師如何處置,大師稱:此乃財神瞻巴拉賜予的非凡妙果,不應據為已有,應行善積德,作為造福於眾生的供品精心侍奉。於是,國王依照神意和大師的指點,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相繼在噶爾凍建造了規模宏在的上下宮堡和色康大經堂,暫時將7名印度僧人留下的銀子供於其中。不久為鑄造世間罕見的文殊菩薩(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像,國王將7大包銀子帶到中尼邊界的“謝噶爾倉林”,請尼泊爾工匠阿夏大瑪和克什米爾工匠汪古拉等,讓他們用這些銀子鑄造文殊菩薩大像。造畢,便請仁欽桑布大譯師(958~1055)給此像開光,而後用木輪馬車運往噶爾凍色康大經堂。沿途風餐露宿,當行至達傑瑪塘時,受阻於阿莫黎噶石塊,此時忽然聽到文殊像開口道:“吾依附於此地,紮根於此地。”平時忽然聽到文殊像開口道:“吾依附於此地,紮根於此地。”平時面無笑容的國王聽到文殊菩薩開金口,破天荒地露出了笑容。從此,傑瑪塘被稱為“廓迦”(即依附於超級地,紮根於此地之意)。後來在此地建的寺廟亦稱“廓迦寺”。此寺的第一座建築是造型奇特的“益西那倫珠”經堂,並將文殊像供於堂內阿莫黎噶聖石上,從此廓迦寺聲名遠播。
到了拉德王朝時期,廓迦寺舉行了一次極為隆重的修建大經堂和文殊像寶座的儀式。據傳,製造寶座時,國王下令寺主緊閉大門。寺主初時遵命,但到了第五日,性急的寺主惟恐世間稀有的銀質文殊像被上部天界、中部欲界或下部龍界請走,便提前打開了大門,奇蹟出現了:寺主發現置於阿莫黎噶聖石之上的寶座,尤其是刻在底部的蓮花枝與端坐於上的文殊像交相輝映,寶座左右有花、葉、果及30朵花瓣。這預示著應在此修建觀音菩薩和金剛持菩薩像,在蓮花底部應鑲七尖蛇冠的龍王忻樂像。為儘早使其天然成就,兩尊佛像的4臂中前2臂合掌而又微微下垂;為使供奉之聲響徹四方,兩尊佛像的左右繪有文殊菩薩彈奏琵琶的畫像,其旁繪有七寶(即:金銀、琉璃、貝殼、珊瑚、瑪瑙、珍珠、玫瑰),周圍繪有獅子寶座、孔雀寶座及如意寶樹、如意寶牛、如意寶果等祥瑞圖案。此外,還供奉有自在天、梵天、帝釋天、偏入天、龍王、鳳凰王等,栩栩如生。寶座後面繪有六牙象、妙音小鳥、眾生之冠人、聖鹿角、巨鰲、大鵬王等畫像,結構精巧,形象逼真。
朗貢德王熱政時期,有一天正在上宮念誦修習財神瞻巴拉咒語儀軌時,從外面來了不少蒙古商人。商人離開時,將財寶暫存在王宮裡,聲稱三年後來取,若不來財寶便歸國王所有。三年後仍不見商人蹤影,國王便找開包裹,見全是奇珍異寶,尤其在銀幣上還清晰地刻有“瞻”字樣,國王明白了這是財神瞻巴拉賜予的妙果。於是請來能工巧匠在至尊文殊像兩側修建了銀質金剛持和觀音菩薩像,同置於一蓮花寶座之上,並供以經書、佛塔等。
廓迦寺距孔雀河較近,每年河水上漲給寺院帶來危險。古格王赤扎西藏德執政時河水暴漲,威脅到全寺僧人的生命,此時國王親赴廓迦寺組織僧俗民眾壘河壩,避免了一場災難,由此開創了古格王朝史上修築河壩的端倪。到了薩貢桑布王時,不僅修繕了大約堂,還擴大和加高了河壩,留下一堵名了“曲熱克江扎多傑繞丹”的河壩。
歷史上廓邊寺曾慘遭上部霍爾(蒙古)軍隊的洗劫。蒙古軍聞入該寺大經堂,搶走了鑲嵌在至尊文殊像上的松耳石、珊瑚、琥珀以及銀質雙垂瓔珞、鈴杵等法器和珍貴的銀寫經函;他們還用鐵錐鑿破文殊像的械膝,企圖掠走內藏的珍寶。
廓迦寺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到此祈福、求安、禱壽、避邪者眾多,除古格人外,還有位達克、庫奴、噶廈、羅波門塘、羅波門塘、黎米等部族。其中羅波門塘王鼐覺臥及其王后因無子繼承王位心急如焚,於是到該寺三至尊處求子上供。他們回到王宮後,王后生下三胞胎。普鼐覺臥大喜之餘,給廓迦寺三至尊供奉了大、中、小三種銀質供神燈盞,至今猶存於寺中,令前來朝拜的香客大開眼界。同時,藏區亦有不少名僧曾到過該寺,諸如後藏的藏巴·甲熱益西多傑到該寺朝拜三至尊,舉行了隆重的禳解詛咒、祈福驅災儀軌;安多桑美活佛洛桑俄頓曲傑尼瑪到該寺修葺了曾被蒙古軍破壞的文殊像,供奉了金銀珠寶鑲嵌的法器和經函等,還修繕了大經堂。
古格王惡意扎西多布贊德在位其間修建了廓迦寺的扎西澤巴經堂;古格王扎西索朗熱政時從前後藏邀請了眾多的佛學大師,並印製全套《甘珠爾》和《丹珠爾》運回該寺珍藏。廓迦寺還供有卷帙浩繁的薩迦五祖(即:貢嘎寧布、索南孜機車、扎巴堅贊、貢噶堅贊、八思巴)遺教,經堂旁邊的百柱大殿如意天然成就,它曾是大譯師仁欽桑布所建古格托林寺、拉達麥寺及絨瓊、底雅、普蘭、謝爾、黎米等地所建的108座寺廟的母寺,仁欽桑布曾任此殿住持。大殿南面有十方佛殿,殿內西南面供有前弘期翻譯的《甘珠爾》;西面有彌勒殿;西北南有護法神殿;北面有七佛殿,殿內供有毗婆尼佛、尸棄佛、毗舍浮佛、俱留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塑像。大殿二層東面有甘珠爾殿,有柱6根,殿內供有赤金質天母擔木度母像和《甘珠爾》經典;右邊有丹珠爾殿,殿內供有青黃銅混質的釋邊牟尼佛像和《丹珠爾》經典等。
廓迦寺開始信奉噶當派,後改宗止貢噶舉派,最後又改奉薩邊派至今。目前有喇嘛17人。近幾年,普蘭縣不斷加強對外開放,到廓迦寺的印度、尼泊爾香客逐年增多,使之成為藏區人民同印度、尼泊爾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