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尖

七尖

七尖,從西天目山-仙人頂到東天目山-大仙頂(或者反穿)山脊穿越要翻過的七座山峰:仙人頂、龍王山、藥王峰、千畝田、桐杭崗、仰天坪、大仙頂。

基本信息

簡介

七尖七尖
七尖是戶外界的一種說法,是指從西天目山-仙人頂到東天目山-大仙頂(或者反穿)山脊穿越要翻過的七座山峰。(七尖為:仙人頂、龍王山、藥王峰、千畝田、桐杭崗、仰天坪、大仙頂),實際為九座山峰。
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浙、皖兩省交界處,其主體由東、西兩山組成。東天目山主峰大仙頂,海拔1479.7米;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頂,海拔1505.7米。兩峰對峙,直線相距8.65公里,實際距離70公里穿越七峰:東天目、仙人台、仰天坪、桐杭崗、千畝田、龍王山、西天目,七峰均在臨安市境內。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元和郡縣誌》載:“天目山在縣治北六十里,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右相對,名曰天目。”這就是天目山名的由來。
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坐落在西天目山南坡,東經191°24′11〃~119°27′11〃,北緯30°18′30〃~30°21′37〃。面積4284公頃,包括橫塢、火陷山、青龍山、白虎山、里曲彎、里外橫塘、西塢、石雞塘和仙人頂。保護區地質古老,地形複雜,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水質良好,大氣潔淨,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

山峰介紹

東天目山

“天目三千丈、東南第一峰。”以豐厚的文化積澱和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的東天目山,距臨安市區25公里,主峰大仙頂海拔1480米。峰、洞、崖、瀑、寺等自然、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年最高氣溫26攝氏度,空氣清新,春夏潤而不濕,秋冬乾而不燥。海拔800米至1000米處,更是旅遊、休閒、避暑勝地。豐茂的植被,雄壯而平緩的山勢,使得東天目山一年四季水量十分豐沛,梅公橋至觀瀑橋一段300米內,數十米高的瀑布就多達9條,是罕見的瀑布群。大仙峰頂更是有一眼至巨石中流出的泉眼,稱之龍泉古志中便有記載,更稱山中有龍脈,喝龍泉水,踏龍脈益處多多。龍池常年泉涌不止,遇有風雨,泉中更是水波涌動,成為奇景。泉水甘甜清冽,冰涼透心。據現代科學測定,東天目山的水為重碳酸型優質水。山中昭明寺分上院下院,千年古剎,佛光普照。一團祥和的感覺會讓你在都市中疲憊的心緒平和下來。

龍王山

黃浦江源頭座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主峰(海拔)1587.4米,這裡雲纏霧繞,連綿起伏的群山,長達二十餘里的大峽谷,雄險的山勢,幽深的原始森林,奇特的飛瀑,爛漫的杜鵑,磅礴的雲海,瑰麗的日出,“天公造化千澗匯就黃浦源頭”在海拔1350米處,有自然歷史遺產千畝高山沼澤地,是地質學上的奇觀,也是**帶罕見的自然景觀一絕。[1]

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浙江臨安市天目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網路一員,面積1.5萬畝,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謂,素以飛泉、奇石、雲峰、大樹、庵宇、茶筍“六絕”著稱。天目山有木本植物1200多種(其中藥材900多種),“大樹華蓋冠九州”,被稱為“植物王國”。森林景觀以高、大、古、稀為特徵,有眾多奇木異樹,其中有樹徑2米多的“大樹王”,有被稱為“活化石”的中生代孑遺植物野生古銀杏,有大可十圍的柳杉,有高聳入雲的金錢松(高五十多米),有“地球獨生子”天目鐵木等名貴樹種,有天目鐵木、夏臘梅等珍稀樹種,還有倒掛蓮花、四面峰、獅子口等等。

關於七尖

東西天目7尖連穿是浙江十大徒步線路之一,整體路程約50公里,上升總高度4000-5000米,號稱”華東第二虐“(第一虐為”千八穿越“)。因為強度、難度,穿越七尖對於很初級驢行者仍是個夢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