廋辭

廋,是隱藏,藏匿的意思。 廋辭,即隱其含義於言辭之中。 廋辭也叫廋語,是一種用替代的方式構成的暗示語。

名稱

廋辭

解釋

古時對謎語的一種叫法。廋,是隱藏,藏匿的意思。廋辭,即隱其含義於言辭之中。廋辭也叫廋語,是一種用替代的方式構成的暗示語。這種替代的方式有的是摹狀,有的是一種婉曲的說法,有的則是利用拆字法。夏、商、周時,這種諷刺性的廋辭多流行於官宦與文人之間,作為一譏誚消遣的遊戲而盛行一時。“廋辭”一詞早見於春秋時期左丘明的《國語。晉語(五)》:“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三時韋昭註:“廋,隱也。謂以隱伏譎詭之言問於朝也。”南宋周密《齊東野語》中說:“古之所謂廋辭,即今之隱語,而俗所謂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