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

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

garzetta)、中白鷺(Egretta termedia)、大白鷺(Egretta alba)、黃嘴白鷺(Egretta

圖書信息
作 者: 陳宗團,王博,朱開建 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 海洋出版社ISBN:9787502769536出版時間:2008-01-01版 次:1頁 數:140
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
裝 幀:精裝開 本:大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技 > 林業

內容簡介

《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介紹了廈門大嶼島白鷺白然保護區的成立過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及自然生態等基本情況。鷺科鳥類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對廈門鷺科鳥類的物種多樣性、繁殖和行為以及廈門地區鷺科鳥類的重要繁殖地進行了介紹。《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通過對保護區以及鷺科鳥類的介紹,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普及鷺科鳥類的相關知識,增進民眾對於保護區的了解。
·查看全部>>

目錄

第一章 廈門與白鷺保護
第二章 白鷺自然保護區
第三章 廈門鷺科鳥類資源的多樣性
第四章 鷺類的繁殖和行為
第五章 廈門的鷺類分布
·查看全部>>

前言

廈門確是名副其實的“鷺島”。全球有鷺科鳥類62種,中國有22種包括白臉鷺(Egretta novaehollandieaJ和鵲鷺(Egretta picata)兩種迷鳥1,而廈門就有16種(包括迷鳥白臉鷺)。人們通常提到的白鷺是指白鷺屬的鳥類。中國有白鷺屬鳥類5種,在廈門均有分布,他們是白鷺(Egretta garzetta)、中白鷺(Egretta intermedia)、大白鷺(Egretta alba)、黃嘴白鷺(Egretta eulophotes)和岩鷺(Egretta sacra)。1860年,黃嘴白鷺作為新種在廈門首次發現,廈門成為我國唯一的白鷺模式種產地。同時發現的還有紫背葦鴉(Ixobrychus eurhythmus)。1999年,發現了澳大利亞的迷鳥白臉鷺。2003年,在中國首次發現了深色型白鷺的繁殖巢。在廈門分布的16種鷺類中,有包括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名單中的瀕危物種易危種(v)1種(黃嘴白鷺);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有3種『牛背鷺(Bubulcus ibis)、大白鷺和白鷺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Ⅱ級保護鷺類2種(黃嘴白鷺和岩鷺);屬於中國及日本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8種『牛背鷺、綠鷺(Butorides striatus)、草鷺(Ardeapurpurea)、大白鷺、中白鷺、夜鷺(Nyctygoraz,nyffyforaz)、紫背葦鴉和黃葦鴉(Ixobrychus sinensis),中國及澳大利亞兩國政府協定保護候鳥4種(牛背鷺、黃葦、大白鷺和岩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