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第十中學

福建省廈門第十中學

廈門十中是福建省重點中學,1975年,為了解決杏林工業區廣大職工子女就近入學問題,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創辦了廈門十中。學校的前身為"廈門集美中學分校",1978年1月被正式命名為"廈門市第十中學"。2011年5月31日,集美區政府與華僑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十中協定,廈門十中成為“華僑大學集美附屬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福建省廈門第十中學位於廈門市集美文教中心區域,緊臨園博苑,校園占地144.8畝,原分本部和杏西兩個校區(現已合併),建築面積約41679平方米,學校擁有90個教學班(高中30個,國中60個),在校學生數4千多人.。 學校的前身為"廈門集美中學分校",1978年1月被正式命名為"廈門市第十中學"。2011年5月31日,集美區政府與華僑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十中協定,廈門十中成為“華僑大學集美附屬中學”。

榮譽

市級文明學校 市級文明學校

學校校園綠樹蔥鬱,花草滿園,環境幽雅,整潔舒適,是良好的學習場所。教育教學成績喜人,碩果纍纍,是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廈門市文明學校、國家級創新教育基地校,又是廈門市僅有的四所福建省課改實驗基地校之一;榮獲省“校園治安整頓先進單位”、“國家級規範化考點”、“廈門市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00人,在職中高級教師171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34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9.4%。學校廣納賢才,培養新秀,加快師資隊伍的“素質化、規範化、科學化”建設,營造名師工程,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

教學設備

學校教學設備精良,辦學資源豐富,已建設了校園區域網路,多媒體進教室、網路中心、電教室、電腦室、電子閱覽室、各學科實驗室、圖書館、室內塑膠體育館、標準400米塑膠運動跑道、室外塑膠跑道、塑膠籃球場等一應俱全 。

教學設施完善,擁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辦公樓、學生宿舍樓和教職工住宅樓等多座建築。

學校建有一個400米標準塑膠環行跑道的運動場,一條嶄新的雨蓋跑道,一個室內塑膠體育館,建有多個籃球場、排球場,桌球室、健身房等,可滿足師生體育活動的需要。

學校圖書閱覽條件優越,10多萬冊的藏書,寬敞明亮的教師、學生閱覽室,可滿足師生遨遊知識海洋的需要。

教學設施逐步實現現代化。學校已建立起有線廣播網,有線電視網,計算機校園網,寬頻連線網際網路。每間教室配有電視機、投影儀、VCD機、錄像機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建起了與教育教學相配套的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多功能語音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可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

教學成果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堅持"科研興校"戰略,廣大教師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科研中去,許多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許多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上發表,並在各學科論文評選中獲獎。老教師發揮自身豐富經驗的作用,幫助青年教師走上穩步發展、銳意改革的創新之路,一批批的青年教師在省、市嶄露頭角。多位老師被評為省、市級優秀青年教師,還有一大批成為區縣級優秀教師、教壇新秀,教師參加繼續教育蔚然成風。

學校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已被廈門市教育局確定為"全國新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校"。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教學新理念,實踐課堂教學新模式,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正向縱深處延伸著,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特長的教育理念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

素質教育帶來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結出了累累碩果。在高中會考中,歷年來有許多科目的成績多次進入全省前20名、30名。高考完成上線率不斷突破新紀錄。99年高考省專以上完成率達257.1%, 2000年高考省專以上完成率達247%, 2001年高考本科以上完成率高達173%,本科以上錄取人數147人。成為廈門市高考"大戶"。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質量求發展,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大力實施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了跨越性發展。2007年高考再次取得優異成績,有多名學生考入清華、復旦、北師大等重點高校,贏得了全市“高考大戶”的美譽。學校三年高中會考優秀率均達省一級達標校標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