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育壽

康育壽

康育壽,男,西安市公安局監管支隊西安看守所民警,三級警督。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康育壽康育壽
康育壽,男,1973年生,西安市公安局監管支隊西安看守所民警,三級警督。常年奮戰在監管工作第一線,為了和在押人員更好地溝通,他自修心理學並取得證書,針對不同類型的在押人員,制定了“一人一策”的管理辦法,特別是對一名邪教組織頭目的幫教轉化,他堅持用情感人,當得知這個人喜歡吃辣椒,專門囑咐愛人做好油潑辣椒,帶給這名服刑人員,並經常與之談心,幫助他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用真情使其徹底轉化。

人物事跡

看守所里接連發生的“躲貓貓”、“喝涼水”、“悶被死”、“摔跤死”等死亡案件,再次引發了眾多關注和猜疑。對大多數人而言,看守所很神秘,最想了解的還是民警如何管教押員。
走進西安市看守所,卻聽到了另外一種聲音。
“監室是見不到太陽的地方,然而我見到了一輪明月,透過鐵窗,照進了監室,照亮了我的心”
“11·22”專案是全國公安機關偵辦的非法組織特大案件,其組織嚴密、規模宏大、社會危害性強,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該非法組織頭號人物陳某在西安市看守所關押。
陳某初入所時思想壓力大,正如他在日記中寫道:“入監後心理備受煎熬,逆反心理與日俱增,此次入獄,本沒打算活著出去。”
這一切被看守所民警康育壽看在眼裡。
隆冬時,陳某沒有禦寒衣物,康育壽及時為其配備棉衣、棉褲、棉被及生活必需品;陳某茶飯不思,康育壽了解到其喜食辣椒的習慣後,為其送去辣椒油,這一細緻入微的舉動融化了他那顆冰冷的心。陳某說:“他的關心總是那么誠摯,從來沒有把我當犯人看待,使我倍受感動。”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除了在生活上處處關心,康育壽還在思想上諄諄教導,使其幡然悔悟。陳某把民警康育壽比作月亮,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感激:
淒寒獄雲遮日,溫馨月光映監室。森森警服懾罪膽,威容慈腸喚良知。
“他處處肯定長處,勉勵人上進,說我將來能開寶馬車”
押員王某個性倔強,從不服人,無所畏懼,因抗拒管理,抗拒生產,戴上了鐐銬,仍揚言要打破看守所的記錄。但半個月後,他成了勞動能手,押員的好模範。同室押員自感不解,問他為何轉變得這么徹底,他深情地說:“我服了,徹底服了。第一,康管反覆引導,推心置腹,像親人一樣,我很感動,人心都是肉長的;第二,康管的管理方法獨特,他處處肯定長處,勉勵人上進,說我將來能開寶馬車,從來不惡語傷人,總是耐心地說服教育,真讓人心服口服,這么好的管家,不敬服的話,豈有此理!”
“謝謝你,讓我走出了人生的困惑”
兒子被人無端毆打致死,妻子精神失常,高某在復仇心理驅使下,製造了五起爆炸案。
歸案後,高某仍偏執地悔恨為子報仇未果,萬念俱灰,只求速死。康育壽說:“如果打人者的父母能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向你道歉,也許事情不會如此。”
高某傷心地說:“剛出事時,我也是這么想的,只要他們的父母同我坐坐,說說,我就認了!但是,他們沒來。六年後,打人者陸續重獲自由,我還幻想他們能來安慰我,但我又一次失望了。看到他們娶妻生子,而我的孩子……”
康育壽引導說:“你搞爆炸,別人也失去親人,他們和你一樣痛苦悲傷,冤冤相報何時了?”經過苦口婆心的勸導,六年的心結解開了。在執行死刑前,高某感慨地說:“謝謝康管的人性化管理和關懷,讓我走出了人生的困惑。”

管教理念

“管人,重要的是‘管心’”,康育壽說,他也是如此做的。在長期的監管工作實踐中,他不斷學習,總結形成了“以安全管理為核心,以人性化教育為手段”的管理風格。他始終認為,押員首先是人,不管他作案時多么兇殘,多么令人憎恨。在關押時,他們渴望各種感情的慰籍,渴望別人傾聽和理解,渴望在困惑時能得到幫助。因此他堅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及時掌握押員的思想變化,制定管理對策,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監所絕對安全。十六年來,他成功地管理了許多案情重大的犯罪嫌疑人,如轟動全國的廈門遠華走私案的吳華博、影響全國的“寶馬彩票案”的賈安慶、西安零口供第一案的鄭紀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