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特璋

康特璋

安徽祁門人,貢生出身,很有才幹,他了解不少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方法。1910年,中國先後建立了七個近代式的瓷廠,景德鎮的《江西瓷業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康特璋主持瓷業公司時,曾將清御窯廠劃歸瓷業公司,並著手設總廠、分廠兩處,總廠設在景德鎮,分廠設在波陽。他設定分廠的用意,在於便利對瓷器的實驗改良。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又叫康達,安徽祁門人,貢生出身,很有才幹。生於1877年,卒於1946年。他與張騫、瑞徵等有關密切的交往,了解不少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方法。1910年,中國先後建立了七個近代式的瓷廠,景德鎮的《江西瓷業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人物經歷

康特璋主持瓷業公司時,曾將清御窯廠劃歸瓷業公司,並著手設總廠、分廠兩處,總廠設在景德鎮,分廠設在波陽。他設定分廠的用意,在於便利對瓷器的實驗改良。他認為,“景德鎮之制瓷者,已則守成法不可改,而復怵於一經改良,將立被淘汰,而無所瞰飯,勢且出於合群抵制這一途,故遷地如避之”。制瓷工藝上的思想保守、墨守成規,是長期的封建生產關係和小生產的積習造成的。康特璋無法改變這種因循守舊的局面,只有“遷地以避之”,其用心可謂良苦。

在清末民初期間,瓷業公司利用有利的國際形勢,採取了一些新式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避免了一些陳規陋習,改弦更張,急起直追,取得了某些成效,產品也很精良, “幾與前清之御窯媲美”,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在巴拿馬賽展上獲得優等獎牌。但是,因公司勁不足,資金短缺,提襟見肘,原來計畫更新設備,採取機器製造等未能實現,同時外部環境也已失消,因而公司舉步維艱,難以為繼了。

景德鎮市近代著名陶瓷藝術家

中國江西景德鎮陶瓷藝術人才輩出,認識、了解一下景德鎮近代著名陶瓷藝術家的基本情況,弘揚民族傳統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