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憶錄

康熙回憶錄

《康熙回憶錄》這本書以康熙臨終前的回憶作為敘事主線,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講述了他在大清擔任CEO的職業生涯和成長曆程,巧妙地將歷史上的著名事件“還原”為各類企業事件,通過人性化的筆觸,描述了一個家族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困難,以及解決困難所應有的技能和態度,是一部虛擬與真實相結合、發人深省、生動鮮活的“企業家傳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虛擬的,以歷史人物為主角的企業家傳記,本書以康熙臨終前的回憶作為敘事主線,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講述了他在大清擔任CEO的職業生涯和成長曆程,巧妙地將歷史上的著名事件“還原”為各類企業事件,通過人性化的筆觸,描述了一個家族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困難,以及解決困難所應有的技能和態度,是一部虛擬與真實相結合,發人深省,生動鮮活的“企業家傳記”。

目錄

第一章:起點決定終點
一.父親的罪己書:一部家族的醒世恆言
1.舉步維艱的變革之痛
2.父親的理想與現實:來自家與業的雙重鞭拷
3.父親的罪己書:我的醒世恆言
二.大清的崛起:蛇吞大象的神話
三.馬背教育:競爭是最好的老師
1.馬背哲學:讓競爭無處不在
2.師儒者儒師嚴者嚴
四.鷹圖騰:愛新覺羅崛起的秘密
1.愛新覺羅氏的活聖經
2.慾火九重方能衝上九天
3.假如一隻鷹領導一群狼
第二章:發現危機的價值
一.從玄燁到康熙:使命感是最大的驅動中
1.家族就是一切
2.使命感:最有效的驅動力
3.榮譽的重量:財富不只是數字
二.挑戰的意義:越兇猛越成長
1.交鋒:祖母教我第一堂實戰課
2.伍次友的著名論斷
3.智囊:智者傾囊相授
三. 挫折:最有價值的一堂課
1.大清的“後宮”:初識官僚主義
2.制度傷城與變革迷宮
3.挫折:一生中最好的禮物
四.非常事非常道
1.姿態決定答案
2.吃掉團隊中的羊
五.善撲營:高效執行團隊
1.布庫的啟示
2.解讀忠誠
3.和諧團隊的典範
4.以快制強:創業團隊的制勝法門
第三章:權謀制勝
一.蘇克撒哈事件:公司利益至上
1.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企業法則
2.割肉飼鷹的意義
3.針尖對麥芒:我與鰲拜的根本分歧
二.聯姻索尼:善借勢者成功早來十年
1.聯姻背後的勢與道
2.善借勢者的成功之道
3.索尼助我當上CE0
三.吳六一:把住關鍵職位
1.鰲拜系集體病休的圖謀
2.中層的力量:綱舉方能目張
3.一夫當關:關鍵的關鍵
四.智敗鰲拜:行動力決定成敗
1.釜底抽薪:謀略在背後
2.功勞蓋主與功高脅主
3.功勳員工的雙刃效應
第四章:變革就是刮骨療傷
一.廢制:脫掉管理的三層外衣
1.第一層:八旗制的體制虛位
2.第二層:四人輔政的決策虛位
3.第三層:科舉取才的人才虛位
二.滿漢一家:拆除偏見的樊籬
1.併購大明後的文化難題
2.區別對待:傲慢與偏見的源頭
3.風聞奏事:三百六十度決策的參考
三.乾綱獨斷:打通執行的玄關
1.分權並非為了專行
2.乾綱獨斷就是核心領導
3.執行勝於遠景
4.倒掉鞋裡的沙
四.《聖諭十六條》:理念重於一切
1.儒學:MI的完美典範
2.翰林院:傳播理念的殿堂
3.熊賜履:企業文化的忠實
4.南書房:大清商學院
第五章 民意的判決
第六章 市場的真諦
第七章 戰略決定戰術
第八章 唯我獨尊的選擇
第九章 中國式的領導
第十章 接班人危局
第十一章 選拔繼任者

書摘插圖

父親走的那天,天是一種陰鬱的灰。
那是1661年初春的一個早晨,我還沒起床,父親便拉著我去獵場。父親的獵場位於靠近長城隘口的山腳下,方圓四十里,那是父親眾多產業中的一處。這裡放養了許多野物,每到春夏,這裡生機盎然,碧綠的草原上賓士著許多叫不出名字的野獸。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在這裡度過的。
清晨是父親一天最寶貴的時間,這樣的時候,父親通常都會讀十分鐘報紙,然後在家審批昨天未批完的檔案——父親的黑色公文包似乎永遠都裝著批不完的公文。那天,父親沒有去他的公司,而是帶我去獵場騎馬。照例的,他把我按在身後。在一處高地,父親停了下來,他牽著我的手,遙望著天邊的晨曦漸漸散去。長城那邊是我不曾見過的美麗草原。
那天早上,父親流露出無盡的傷感。許久之後,父親扶著我的肩頭,用一種我從未聽過的口吻對我說,千萬別學父親。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是董鄂的祭日。她葬在長城的另一側,距離父親的獵場僅一箭之遙。

父親和董鄂的戀情曾轟動全中國,媒體關於父親的評論從來沒有停歇過。在外人的眼中,父親是一個要美人不要事業的“傻子”。父親成為了一個反面教材,這個教材跟三國劉備之子劉阿斗的故事一樣,被世人所不屑。但事實上,父親是一個天生的經理人,他將一個瀕臨倒閉的巨型企業帶向了正軌。
1. 舉步維艱的變革之痛
父親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即便是處在自己的危難期,他也從不將私人感情帶到公司經營里。雖然我的母親給大清帶來了巨額的資金,但是它的盈利狀態依然極差,整個集團除了“奶茶”項目能夠盈利之外,其他產業大多運作不良。作為一個家族企業的繼承者,父親承受的壓力是一般職業經理人所無法相比的。
在中國,家族企業家的責任,遠不止是操作好一個企業如此簡單,它包含了家族責任與信譽,以及必須進行的改革,而這種改革不僅是企業的變革,往往還與家族有關。在天朝廣場一個寬敞的會議室里,父親和他的核心團隊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
在多年前的那場“產業重組”的改革中,父親計畫出售所有低盈利的產業,涉及員工達三萬多人。這場變革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父親成為了風口浪尖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飽受新聞關注。在一次電視台採訪中,父親發表了讓我終生難忘的講話:
“無論多大困難,無論多大壓力,改革勢在必行。作為大清集團的董事長和CEO,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它帶上一條光明的坦途。不改革,大清就會死,只有改革才能有一線生機。”父親沒有誇張。許多年後,我翻看1656年公司財務報表發現,當時大清的現銀流已經近乎枯竭,所有的營收大都靠乳品公司來維持。這是一個極端危險的信號。
父親以無比強硬的姿態出現各大媒體上,他的改革之聲通過媒體的大肆傳播,成為整個年代最具戰鬥力的號角。
每天晚上,紫禁城的門口都會有大批的記者,他們渴望從父親那裡挖掘出更多爆炸性的“猛料”,渴望能從父親的言語中尋找出哪怕一絲有新聞價值的訊息。那段時間,我的家裡絡繹不絕地出沒著各種各樣的人,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勸說父親放棄他那個挑戰性的改革方案。
父親的改革持續了很長時間,但仍然舉步維艱。父親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許多人都置疑父親的改革能否堅持下去。我知道,父親的改革將會成為家族使命的一部分,因為只有改革才能讓大清獲得新生。
2. 父親的理想與現實:來自家與業的雙重鞭拷
父親是一個無比堅強的人,但是在祖母的心中,他是一個不孝的兒子。在我很小的時候,祖母就告誡我,永遠不要學你的父親。我知道父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但是他似乎永遠不合祖母的意。
黃昏的時候,父親喜歡看日落,看著雲霞像一朵燦爛的花朵逐漸消失在天邊,每當這個時候,父親都愛彈起他心愛的莫尼庫——一種滿族特有的、非常動聽的樂器。我從來沒有聽見他在任何人面前彈過,別人也從不知道他有一把如此精製的莫尼庫。這個時候,我都會靜靜地坐在他的身旁,聽他一首接一首地彈奏著那些動聽而憂傷的曲子。直到有一天我說,這么好聽的曲子祖母聽了肯定喜歡。父親的眼神里滿是哀傷。我終於明白,父親的痛與愁與祖母有關。
後來我才知道,父親所有的哀痛都源於一個叫董鄂的女子。父親經歷過一段悽美的感情,最後卻無疾而終。作為大清集團董事長,父親的婚姻也許注定與真正的愛情無緣。母親是皇城國際董事長的女兒,父親與母親的聯姻,才給大清帶來了如此龐大的規模。之前,大清已資不抵債,瀕臨破產,是這場婚姻挽救了它。
父親與母親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幸,父親並不愛母親。父親的婚姻挽救了整個家族的企業,但是父親並不幸福。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和母親分居了。祖母對父親非常失望,在許多個夜晚,祖母暗自垂淚,哀嘆父親的種種不孝行徑。
在我出生之前,父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青年,他不僅英俊瀟灑,而且詩詞歌賦、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最關鍵的是,父親繼承了祖父皇太極特有的優良品質。在祖父去世的那天,父親成為了大清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正式開始掌控一個巨大的財富帝國
雖然公司規模龐大,但是大清的財務狀況卻危機四伏:由於業務層面涉及太廣,資金鍊開始斷裂,不良債務形成惡性循環。更重要的是,各大股東之間出現了分歧。在內外交困中,父親與母親結成秦晉之好。
所有人都對這樁婚姻鼓掌道喜。所有的財經雜誌都以頭版刊登父親與母親的結婚訊息,因為這昭示著大清與皇城國際——一個牢固的公司聯盟從此成立。這樁婚姻舉世矚目,但同時也是一個愛情悲劇的開始。
父親沒有逃避應有的責任,在至少四年時間裡,父親夜以繼日,為公司恢復正常運作努力著。這時,父親愛上了一個名叫董鄂的女子。父親是一個性情中人,這和祖父如出一轍。雖然父親明白,與董鄂的感情注定會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悲劇,但父親依舊一如既往地愛著她。
董鄂的出現,讓父親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家族企業和深愛他的妻子,一邊是他最愛的女人,最終父親選擇了後者。這件事情和父親結婚事件一樣,再一次掀起軒然大波。一天,我看見祖母敲打著她的拐杖憤怒地告訴父親,他要為他的行為承擔責任。
整個事情,祖母和父親都瞞著我,也從來不向外人道明。但我知道,祖母和父親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在我幼時的印象中,董鄂是一個才藝出眾的女子,如果不是家族的原因,父親和董鄂也許會是一對幸福的眷侶。但祖母以絕對不容置疑的態度全權包辦了父親的婚姻。父親對此極其不滿,他認為,天底下沒有比不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更痛苦的了。董鄂知道,父親不會因為她而眼看著大清毀於一旦,她更不希望父親為她背負背叛家族的罪名,永遠被愛新覺羅拋棄。鬱郁中,董鄂悄然而逝。
自從董鄂去世後,父親選擇了反抗。
父親的理想是當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和一個好的董事長。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這三者當中找到平衡點,他是一個好父親、一個好董事長,卻不是一個好丈夫。在祖母眼中,父親是一個不孝的人,他違反祖先的禁制,更違背了“一切以家族的事業為重”的宗旨。在父親離開多年以後,祖母還一直告誡我,千萬別因為女人而放棄了祖輩們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
父親是一個固執的人,他始終認為愛情和事業一樣重要。在失去董鄂之後,父親心灰意冷。在我八歲那年,父親決定離開。那天,祖母和父親談了一下午。我第一次看見祖母哭得如此傷心。
臨走的時候,父親緊緊抱著我,父親的眼神讓人心碎。他臨走時,拍了拍我的肩膀對我說,你會比父親更優秀的。這是父親對我的最後教誨和鼓勵。我抬頭猛然發現,一夜之間,年輕的父親頭髮已經花白。父親走了,帶著他的悲傷和他一生的重負走了,走得如此蒼涼、如此決絕。看著父親有點佝僂的背影逐漸消失在眼前,我嚎啕大哭。

父親離時的背影,讓我永生難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