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關山[戴暠詩作]

《樂府解題》曰:“魏樂奏武帝辭,言人君當自勤苦,省方黜陟,省刑薄賦也。若梁戴暠雲‘昔聽隴頭吟,平居已流涕’,但敘征人行役之思焉。

作品全文

昔聽隴頭吟,平居已流涕。

今上關山望,長安樹如薺。

千里非鄉邑,百姓為兄弟。

軍中大體自相褒,其間得意各分曹。

博陵輕俠皆無位,幽州重氣本多豪。

馬銜苜蓿葉,劍寶鸊鵜膏。

初征心未習,復值雁飛入。

山頭看月近,草上知風急。

笛喝曲難成,笳繁響還澀。

武帝初承平,東伐復西征。

薊門海作塹,榆塞冰為城。

催令四校出,倚望三邊平。

箭服潮來動,刀環臨陣鳴。

將軍一百戰,都護五千兵。

且決雄雌眼前利,誰道功名身後事。

丈夫意氣本自然,來時辭弟已聞天。

但令此身與命在,不持烽火照甘泉。

注釋

隴頭吟:古樂府曲《隴頭》。隴頭:隴山之首。借指邊塞。

平居:平日;平素。謂安居無事。

關山:關隘山嶺。

薺jì:薺菜。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葉羽狀分裂,花白色。嫩葉可食。全草入藥。

鄉邑:上古指鄉遂的城邑。猶鄉里。秦漢以後多指縣以下的小鎮。

大體:重要的義理,有關大局的道理。大致,大概。

褒:讚揚,誇獎。

分曹:分班;分批。分組。小組。班。

博陵: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安平縣、深州市、饒陽、安國等地。

輕俠:輕視俠客。

無位:無有地位。

幽州:古九州之一。《爾雅·釋地》:“燕曰幽州。”“燕”指戰國燕地,即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

重氣:重視義氣。

豪:豪傑。豪爽。

苜蓿: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產西域各國,漢武帝時,張騫使西域,始從大宛傳入。又稱懷風草、光風草、連枝草。花有黃紫兩色,最初傳入者為紫色。可供飼料或作肥料,亦可食用。

鸊鵜pìtī:一種水鳥,比鴨稍小,腳近尾端,翅短小,不善飛行,極會潛水,常成群游於水面,受驚即潛入水中。亦作“鸊鷉”。俗稱“油鴨”。

初征:首次遠征或征戰。

習:熟練。復值:又遇到。

喝yè:聲音嘶啞、噎塞。

笳:胡笳。

繁:繁雜。

澀:不流利。

武帝:應是梁高祖武皇帝蕭衍,大梁政權的建立者。

承平:治平相承;太平。

薊門:原指古薊門關。唐代以關名置薊州後亦泛指薊州(今薊縣)一帶。另北京城西德勝門外西北隅的薊丘也古稱薊門。

海:海子。湖。

塹:防禦用的壕溝,護城河。

榆塞:《漢書·韓安國傳》:“後蒙恬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後因以“榆塞”泛稱邊關、邊塞。即山海關。古稱渝關、臨榆關、臨渝關,明改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縣與關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

四校:天子射獵時的四支扈從部隊。謂四面的軍隊,形容軍隊眾多。校,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一個軍營的人馬。校尉,統帶一校的軍官。

三邊:漢時指匈奴、南越、朝鮮。指東、西、北邊陲。明時指延綏、甘肅、寧夏三地區。泛指邊境,邊疆。古代軍隊編制單位。

箭服:亦稱“箭室”。亦稱“箭箙”。古時戰車或戰船上用以盛放弓箭之具。

都護:官名。漢宣帝置西域都護,總監西域諸國,並護南北道,為西域地區最高長官。

且:苟且。

決:決戰。決勝。

雄雌:決一雌雄。

道:說道。

意氣:情誼,恩義。志向與氣概。

聞天:有名於天上。

但令:只要使。

持:執。使。

甘泉:甘泉宮。

沌意:都護五千兵,都護擁有五千兵馬。不持烽火照甘泉,不使烽火照甘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