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無AMD(AREDS分類1):AREDS中的對照組,無或僅有很小的玻璃膜疣(直徑>63微米)。 早期AMD(AREDS分類2):同時存在多個小的玻璃膜疣,和少量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直徑為63~124微米),或有RPE異常。 累及黃斑中心凹的RPE和脈絡膜毛細血管地圖樣萎縮。

定義

AMD分為萎縮型和滲出型兩類。萎縮型(又稱為“乾性”或“非滲出型”)AMD,主要為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玻璃膜增厚和RPE萎縮等引起的黃斑區萎縮變性。滲出型(又稱為“濕性”或“盤狀”)AMD,主要為玻璃膜破壞、脈絡膜血管侵入視網膜下構成的新生血管,發生黃斑區視網膜色素上皮下或/神經上皮下漿液性或/和出血性盤狀脫離,最終成為機化瘢痕。

病因

該病的具體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同氧化損傷、微血管疾病和遺傳等因素有關。

預防

一級預防

迄今,尚無有效的一級預防方法可阻止該病的進展。建議在飲食中增加抗氧化物質的攝入和避免吸菸對該病的控制具有一定幫助。常規定期進行散大瞳孔眼底檢查有助於發現該病的早期階段。

二級預防

針對AMD患者,應建議停止吸菸,食用富含水果和蔬菜的均衡飲食,並糾正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包括降低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及控制高血壓)。

診斷標準

無AMD(AREDS分類1):AREDS中的對照組,無或僅有很小的玻璃膜疣(直徑<63微米)。
早期AMD(AREDS分類2):同時存在多個小的玻璃膜疣,和少量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直徑為63~124微米),或有RPE異常。


中期AMD(AREDS分類3):廣泛存在中等大小的玻璃膜疣,至少有一個大的玻璃膜疣(直徑>125微米),或有未涉及黃斑中心凹的地圖樣萎縮。

累及黃斑中心凹的RPE和脈絡膜毛細血管地圖樣萎縮。

脈絡膜新生血管(CNV);

視網膜神經上皮或RPE漿液性和/或出血性脫離;

視網膜硬性滲出(由任何來源長期慢性滲漏導致的繼發性改變);

視網膜下和RPE下纖維血管性增殖;

盤狀瘢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