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石人山

平頂山石人山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西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正申報國家“A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地質公園。景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原名:蛤蟆石)海拔2153.1米,是南召、嵩縣、魯山縣的界山,這裡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石人山四季風光迷人: 春天---鳥語花香,生機盎然; 夏天---林濃蔭濃,清爽宜人; 秋天---三色楓飄,層林盡染; 冬天---玉樹瓊峰;恍若仙境。石人山的最佳時間是4月-10月,4月20-6月10日,杜鵑節開幕,杜鵑花開、漫山遍野,奼紫嫣紅;夏天百瀑多姿、涼爽宜人、秋天滿山紅遍,層林盡染,不過冬天也不錯,可以觀雪景。

天氣概況

堯山迎賓松 堯山迎賓松

石人山位於亞熱帶與北溫帶分界線上,屬溫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86℃,年均降水量578.2毫米。由於景區範圍大,地形高差大,小氣候特點十分明顯。中心區域年平均氣溫9.4°C,最熱月平均溫度20.3°C,最冷 月平均-3.3°C,極端最低氣溫-20°C,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4月15日―10月25日),日照時數大於2000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73%,四季比較濕潤(主要因之於良好的植被)。與平均區相比,夏季差別較大,當平原上氣溫達35--38°C時,這裡只有23--26°C,溫涼宜人。石人山降雪時間較早,春雪殘留期也較長,使雪景更加誘人。石人山的風受地形影響較大,總的說來,較平原區經常而柔和。由於石人山氣候比較濕潤,加之地形作用,每年霧日較多,山峰在霧海中時隱時現,或在半山腰上佩一玉帶,悠悠往來,或出現雲海波濤滾涌,使人如置身仙境夢幻之中。

景區資源

石人山美景 石人山美景

魯山縣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山、水、人、軍、根集中代表了魯山縣旅遊的五大主題。山即石人山風景區,區中、峰奇石怪、瀑雄潭幽、森林密布、山花爛漫,四季風光各異,生態環境原始自然,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森林氧吧。其“雄、險、秀、奇、幽”在中原地區,矯矯不群。水,指蓄水達7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昭平湖和沿沙河谷地中的五大溫泉。人,指墨子、元結、牛皋、徐玉諾等歷史名人。戰國時期平民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說創始人墨翟,唐代大書法家元結,金代抗金名將牛皋,還有民國時期的文學家徐玉諾,他們的故里均在魯山。在不同歷史時期,他們用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而贏得人們的永久懷念。軍,指軍事文化遺蹟。魯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各朝各代交戰雙方屯兵鏖戰遺址比比皆是。60年代修建的地下軍事指揮中心,隱藏在神秘莫測的花崗岩山洞中,至今成為誘人探尋的“秘洞”。根,指尋根游,魯山是天下劉姓發源地,世界劉姓後裔祭祖尋根源源不斷,5月26—29日,世界劉氏第四屆(尋根)聯誼大會將在魯山召開。

堯山景區和合峰 堯山景區和合峰

石人山毗鄰墨子故里;南召楚長城遺址;緊臨亞洲最大的航空展覽館。石人山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景區中現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鵑林,千年古木15萬株以上。種子植物有1211種,大片原始森林,布滿青苔的水杉林是冰川遺物,豐富的植物資源,為眾多的珍禽異獸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該區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以上,還有大量水生動物及非脊椎動物。走進景區,隨處可見松鼠穿梭,鳥雀啁啾,猴子攀樹,錦雞起舞,如同置身天然動物園。是一個動植物寶庫,生物學家稱之為活化石,各色杜鵑千姿百態。

石人山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石人、將軍峰、千丈岩、和合峰、白牛城口、王母轎、通天河、九曲瀑布、青龍背、通天門、報曉峰、猴子拜觀音等景點遍布景區。

石人山四季風光迷人:春天,綠葉婆娑、鳥語花香;夏天,林深蔭濃清爽宜人,當平原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燒”氣溫達37—38℃時,這裡只有23—26℃;秋天,山果纍纍、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瓊枝玉葉似仙境。四季美景,美不勝收。石人山景區內各種服務設施配套齊全,鐵路、公路貫穿景區,建有旅遊觀光索道、號稱天下第一滑的2000米長的花崗岩層滑道及中國景區第一路的八公里長的花崗岩公路。

石人山地處中原,地理條件優越。緊鄰焦枝鐵路,國道311、207貫穿景區,交通便捷。石人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8平方公里,區中的奇峰怪石、山花、紅葉、飛瀑、溫泉、湖面、雲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現已命名的景觀有240多處,60-200米高的瀑布17處,200-300米高的石柱40多處,鮮為人知的林彪地下軍事指揮所,能醫治多種疾病的溫泉群,石人山之美,美在原始,美在自然,在這裡尋幽探奇,會使你流連忘返。

秀美景點

【玉皇頂】主峰玉皇頂,又稱蛤蟆石,是南召縣、嵩縣、魯山縣的界山,其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天路】天階棧道是石人山風景區的人文景觀,是在西城牆的懸崖峭壁上由人工用鋼架結構焊成的通行懸梯,它北起三松台,南到西城門,全長416米,天階175級,始建於1995年。倚欄俯視,腳下絕壁萬丈,如刀削斧壁,深不見底,給人們以人騰空的感受,是石人山最險要的景觀之一。

【青龍騰雲】青龍背是石人山風景區的重要峭壁峻峰景觀。該景點海拔高度在1664米至1775米之間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峰脊是一條400米長的“空中走廊”,最窄處不足0.5米,最寬處只有3米,岩石犬牙交錯,呈據齒狀排列,峰脊之上,蒼松挺拔,枝繁葉茂。整個脊背高低起伏,如一條蜿蜒蛇行的青色巨龍,最西端的西門將軍矗立雲頭,猶如高昂的龍頭。加上石人山原有龍山之說,原河南省旅遊局局長趙國成為其命名“青龍背”,青龍背上處處皆景。寬不盈尺的步行道曲折前行,兩面俱是萬丈深淵,腳下雲涌霧起,寄生樹,迎客松、華蓋松等奇松古樹夾道相迎,向西俯視可見索道、姐妹峰,平視可見鳳凰台、西觀景台,向南可仰視石人三峰、天書廊,東北面俯視伴仙居景區諸景。

【鳳凰台】 鳳凰台系石人山風景區的象形山石景觀,位於西觀景台北側50米處,石峰相對高度約200米,直徑約60米,四面均為絕壁人不可攀,其頂部較小,宛如鳳鳥靈秀的頭部,中部呈弧形微向西傾斜,構成鳳凰腹部向前懸浮的輪廊,東南側斜面上,由於長期的外力雕鑿,鼓起的岩體斑剝嶙峋,奇松異花,點綴其間,宛如鳳凰的錦羽。整個石峰矗立於幽谷之中,谷中林木越幽深雲遮霧掩,在雲霧的烘托下,如一振翅欲飛的鳳凰,故名鳳凰台。

【和合峰】和合峰是石人山風景區的峰叢景觀,一高一矮兩峰,似情侶、似夫妻、似兄弟,緊緊依偎。傳說,和合峰為和、合二仙的化身,和、合二仙原為兄弟,二人互敬互讓親密無間,情同手足,化石與此。和合峰上粗下細,卓然挺立,打破了傳說意義上下部粗頂端細的山峰造型,堪稱奇景。山峰頂部青松挺立,周圍群山環抱,鋪青疊翠,春季山花爛熳,秋日紅葉爭輝,四季景色如畫。

【將軍雄風】將軍雄風系石人山風景區的著名景觀,位居景區48將軍峰之首。其相對高度為333米,直徑約100米,中部以上為圓柱體,壁面光滑,無可攀援。峰頂有幾十棵古松,上部一側人的五官輪廓明顯,傳說為伏牛大戰中統領天兵天將的大將軍之化身。因上部呈筆峰朝天的巨筆狀,1993年,原河南省省長李長春稱其為“神筆峰”。

【幽泉石上流】山環水流,水貫山行,這是石人山的一絕。景區內溝谷縱橫、岩壑幽深,山澗水流叮咚,終年不竭。清泉從岩縫裡流出,絲絲縷縷,琴韻錚琮;溪水在亂石谷中分分合合,跌跌蕩蕩,時而如不羈野馬,一瀉千里,奔騰咆哮;時而如多情少女,低吟悠唱。最美石板河,她藏身於將軍谷底,河底全是被流水磨光了的花崗岩石板,通體一塊,平滑如砥,兩岸青山如翠,綠蔭覆蓋,溪水明淨如鑒,映照兩岸芳林秀峰,幽靜雅致,別具一番韻味。

有何得名

1.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得名,至此劉姓起源。戰國時,偉大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翟降世於堯山腳下。 現有墨子故里遺址。

2.石人山風景名勝區平頂山一邊位於河南省平項山市魯山縣西部,南陽一邊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北部,地處伏牛山東段,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里,石人山是八百里伏牛山東段主峰之一,因主峰之巔有一尊形似人體的巨石高聳入雲而得名。主峰玉皇頂(蛤蟆石)海拔2153.1米,奇峰秀麗,雲霧籠罩,凌空聳立的各色巨石,天斧神工,千姿百態,峰巒羅列,山峰造型各異,令人浮想聯翩。石人山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的眾多山峰;有萬頃波濤、恍若仙境的雲海;有造型奇特、似字似畫的千年古松;有超凡脫俗、不拘一格的瀑布;有景有情、情中有景的四季風光。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