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太陽或者燈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裡,因此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

基本信息

特點

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像和物的連線垂直於平面鏡。

3.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4.像和物關於平面鏡對稱。

5.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6像的上下不變,左右互換

(總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於平面鏡對稱

實驗過程

實驗:

儀器和器材】

蠟燭,12 cm×15 cm透明玻璃片(最好用貼有反光膜的汽車用玻璃),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玻璃膠。

【製作方法】

在透明玻璃12 cm邊塗上適量的玻璃膠,將其固定在12 cm×10 cm普通透明玻璃片的正中間(要保證兩玻璃面的垂直),並在反光面位置兩側的底座玻璃上畫線。

【使用方法】

將做好的裝置放在方格紙上,並讓裝置上的記號線與方格紙上的中線重合。

【實驗技巧】

做實驗時方格紙上的記號,應將物體的整個底部形狀畫出。

【實驗方法】

本實驗總方法:實驗歸納法。

用未打開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的像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實驗原理

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只要是平面鏡成像,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太陽或者燈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鏡面上(注意:這裡是漫反射,不屬於平面鏡成像)。平面鏡又將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裡,因此我們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鏡中的虛像。(這才是平面鏡對光的反射)。 平面鏡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線的延長線的交點形成的,所以平面鏡中的像是虛像。虛像與物體等大,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體對鏡面來說是對稱的。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的大小,總是相等的。無論物體與平面鏡的距離如何變化,它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終不變,與物體的大小總一樣。但由於人在觀察物體時都有“近大遠小”的感覺,當人走向平面鏡時,視覺確實覺得像在“變大”,這是由於人眼觀察到的物體的大小,不僅僅與物體的真實大小有關,像是光反射的形成的。(光路擁有可逆性)

實驗中用大小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刻度尺是為了測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玻璃板應垂直於桌面,否則會找不到像的位置。

應該在陰暗環境下進行,以便於觀察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