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風藥

平肝息風藥可分為以平肝潛陽為主要作用的平抑肝陽藥和以息肝風、止痙抽為主要作用的息風止痙要兩類。

定義

凡以平肝潛陽,息風止痙為主要作用,主治肝陽上亢或肝風內動病證的藥物,稱平肝息風藥。
如:石決明珍珠母珍珠代赭石蒺藜牛黃鉤藤地龍全蠍蜈蚣牡蠣玳瑁羚羊角僵蠶等。 

分類

本類藥物皆入肝經,多為介類、昆蟲等動物藥及礦物藥,具有平肝陽、息肝風及鎮靜安神等作用。分為兩類:
1、平抑肝陽藥:本類藥物具有平肝潛陽或平抑肝陽的功效,以及清肝熱、安心神的作用。主治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頭痛、耳鳴和肝火上攻之面紅目赤、頭痛頭昏、煩躁易怒等證。
2、息風止痙藥:本類藥物主入肝經,具有息肝風、止痙攣抽搐的功效。主治溫熱病熱極動風、肝陽化風及血虛生風等所致的眩暈欲仆、項強肢顫、痙攣抽搐等證。

由於肝風內動以肝陽化風為多見,且息風止痙藥為兼具平肝潛陽的作用,兩類藥物常互相配合套用。故又將兩類藥物合稱平肝息風藥。

常用藥種

1、螳螂
拉丁:1.ParatenoderasinensisSaussure2.TenoderaaridifoliaStoll.3.StaliliamaculataThunb4.Hierodulapat
藥材性狀:性狀鑑別,本品多為乾癟的蟲體,長4-8cm,黑褐色或黃棕色。頭部三角形,複眼1對,單眼3個,呈倒三角形排列於兩觸間上方;前胸背側緣具細齒。翅、足多殘缺不全。體輕、質脆,易碎。氣微,味微鹹、澀。
2、水獺肝
拉丁:LutralutraLinnaeus
藥材性狀:本品呈不規則捲縮團塊狀,直徑3.5~8cm。全體呈黑紫色或黑褐色,表面光滑或微皺縮。肝葉7片大小不等,扁圓形,上端厚實,隆起,邊緣較薄。前面3葉隆起,上部聯合,下部由左向右依次變長,正面左右兩側肝葉對稱,後面2葉較小,上部與右側肝葉聯合,其中最小的1片呈短尾狀,另1葉呈三角錐形或犁頭樣。膽囊隱匿於左邊2~3葉之間,肝臟的後下方結締組織連線有一對腎臟,每一腎臟由11~17個腎組成復腎,呈瘤狀。體稍沉重。斷面淡棕色或黑褐色,質細膩,呈角質樣,有魚腥氣。
3、蟬花
藥材性狀:蟲體似蟬,表面土黃色,大部分體表覆有灰白色菌絲。子座2~4個自蟲體頭部伸出,灰黑色或灰白色,長條形或分枝捲曲,長2~5厘米或稍過之。體較輕,質柔韌,斷面中部充滿粉白色、鬆軟的菌絲。氣味似草菇。以個大、完整、肉白、子座分枝捲曲、氣香者為佳。
4、僵蛹
拉丁:pupaBombycisBatryticatus
藥材性狀:呈不規則塊狀,表面白色或黃白色。質輕脆,易碎,有黴菌味及特有的腥氣。
5、水牛角濃縮粉
拉丁:PulvisCornusBubaliConcentratus
藥材性狀:本品為淡灰色粉末;氣微腥,味微鹹。
6、紫貝齒
拉丁:ConchaCypraeaeViolacae
藥材性狀:貝殼長卵形或卵形,前後兩端均凹入呈口狀。長4~7~9cm,寬3~5cm。表面全為琺瑯質,具光澤,背面呈褐色、淡褐色、紫紅色、黃褐色或灰藍色不等,具條紋或圖案;唇周具紫褐色齒。質堅硬。氣微。
7、三七花
拉丁:FlosNotoginseng
8、僵蠶
拉丁:BombyxBatryticatus
藥材性狀:本品略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長2~5cm,直徑0.5~0.7cm。表面灰黃色,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頭部較圓,足8對,體節明顯,尾部略呈二分歧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外層白色,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4個。氣微腥。味微鹹。
9、蜈蚣
拉丁:Scolopendra
藥材性狀:本品呈扁平長條形,長9~15cm,寬0.5~lcm。由頭部和軀幹部組成,全體共22個環節。部暗紅色或紅褐色,略有光澤,有頭板覆蓋,頭板近圓形,前端稍突出,兩側貼有顎肢一對,前端兩側有觸角一對。軀幹部第一背板與頭板同色,其餘20個背板為棕綠色或墨綠色,具光澤,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兩條縱溝線;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節兩側有步足一對;步足黃色或紅褐色,偶有黃白色,呈彎鉤形,最末一對步足尾狀,故又稱尾足,易脫落。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微鹹。
10、全蠍
拉丁:Scorpio
藥材性狀:本品頭胸部與前腹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後腹部呈尾狀,皺縮彎曲,完整者體長約6cm。頭胸部呈綠褐色,前面有1對短小的螯肢及1對較長大的鉗狀腳須,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對,均為7節,末端各具2爪鉤;前腹部由7節組成,第七節色深,背甲上有5條隆脊線。背面綠褐色,後腹部棕黃色,6節,節上均有縱溝,末節有銳鉤狀毒刺,毒刺下方無距。氣微腥,味鹹。
11、地龍
拉丁:Pheretima
藥材性狀:廣地龍:呈長條狀薄片,彎曲,邊緣略卷,長15~20cm,寬1~2cm。全體具環節,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淺黃棕色;第14~16環節為生殖帶,習稱“白頸”,較光亮。體前端稍尖,尾端鈍圓,剛毛圈粗糙而硬,色稍淺。雄生殖孔在第18環節腹側剛毛圈一小孔突上,外緣有數環繞的淺皮褶,內側剛毛圈隆起,前面兩邊有橫排(一排或二排)小乳突,每邊10~20個不等。受精囊孔2對,位於7/8至8/9環節間一橢圓形突起上,約占節周5/11。體輕,略呈革質,不易折斷。氣腥,味微鹹。
12、天麻
拉丁:RhizomaGastrodiae
藥材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cm,寬1.5~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端有圓臍形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13、鉤藤
拉丁:RamulusUncariaeCumUncis
藥材性狀:本品莖枝呈圓柱形或類方柱形,長2~3cm,直徑0.2~0.5cm,表面紅棕色至紫紅色者具細縱紋,光滑無毛;黃綠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見白色點狀皮孔,被黃褐色柔毛。多數枝節上對生兩個向下彎曲的鉤(不育花序梗),或僅一側有鉤,另一側為凸起的疤痕;鉤略扁或稍圓,先端細尖,基部較闊;鉤基部的枝上可見葉柄脫落後的窩點狀痕跡和環狀的托葉痕。質堅韌,斷面黃棕色,皮部纖維性,髓部黃白色或中空。無臭,味淡。
14、羅布麻葉
拉丁:FoliumApocyniVeneti
藥材性狀:本品多皺縮捲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橢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長2~5cm,0.5~2cm,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鈍,有小芒尖,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齒,常反卷,兩面無毛,葉脈於下表面突起;葉柄細,長約4mm。質脆。氣微,味淡。
15、蒺藜
拉丁:FructusTribuli
藥材性狀:本品由5個分果瓣組成,呈放射狀排列,直徑7~12mm。常裂為單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狀,長3~6mm;背部黃綠色,隆起,有縱棱及多數小刺,並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兩側面粗糙,有網紋,灰白色。質堅硬。無臭,味苦、辛。
16、赭石
拉丁:Haematitum
藥材性狀:本品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為鮞狀、豆狀、腎狀集合體,多呈不規則的扁平塊狀。暗棕紅色或灰黑色,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有的有金屬光澤。一面多有圓形的突起,習稱“釘頭”,另一面與突起相對應處有同樣大小的凹窩。體重,質硬,砸碎後斷面顯層疊狀。氣微,味淡。
17、牡蠣
拉丁:ConchaOstreae
藥材性狀:近江牡蠣:呈圓形、卵圓形或三角形等。右殼外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黃等色,環生同心鱗片,幼體者鱗片薄而脆,多年生長後鱗片層層相疊,內面白色,邊緣有的淡紫色。長牡蠣:呈長片狀,背腹緣幾平行,長10~50cm,高4~15cm。右殼較小,鱗片堅厚,層狀或層紋狀排列。殼外面平坦或具數個凹陷,淡紫色、灰白色或黃褐色;內面瓷白色,殼頂二側無小齒。左殼凹陷深,鱗片較右殼粗大,殼頂附著面小。質硬,斷面層狀,潔白。無臭,味微鹹。大連灣牡蠣:呈類三角形,背腹緣呈八字形。右殼外面淡黃色,具疏鬆的同心鱗片,鱗片起伏成波浪狀,內面白色。左殼同心鱗片堅厚,自殼頂部放射肋數個,明顯,內面凹下呈盒狀,鉸合面小。
18、珍珠母
拉丁:ConchaMargaritifera
藥材性狀:三角帆蚌:略呈不等邊四角形。殼面生長輪呈同心環狀排列。後背緣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狀後翼。殼內面外套痕明顯;前閉殼肌痕呈卵圓形,後閉殼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殼均具兩枚擬主齒,左殼具兩枚長條形側齒,右殼具一枚長條形側齒;具光澤。質堅硬。氣微腥,味淡。褶紋冠蚌:呈不等邊三角形。後背緣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殼內面外套痕略明顯;前閉殼肌痕大呈楔形,後閉殼肌痕呈不規則卵圓形,在後側齒下方有與殼面相應的縱肋和凹溝。左、右殼均具一枚短而略粗後側齒及一枚細弱的前側齒,均無擬主齒。馬氏珍珠貝:呈斜四方形,後耳大,前耳小,背緣平直,腹緣圓,生長線極細密,成片狀。閉殼肌痕大,長圓形,具一凸起的長形主齒。
19、石決明
拉丁:ConchaHaliotidis
藥材性狀:雜色鮑:呈長卵圓形,內面觀略呈耳形,長7~9cm,寬5~6cm,高約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鏇部小,體螺部大,從螺鏇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餘個疣狀突起,末端6~9個開孔,孔口與殼面平。內面光滑,具珍珠樣彩色光澤。殼較厚,質堅硬,不易破碎。無臭,味微鹹。
20、珍珠
拉丁:Margarita
藥材性狀:品呈類球形、長圓形、卵圓形或棒形,直徑1.5~8mm。表面類白色、淺粉紅色、淺黃綠色或淺藍色,半透明,光滑或微有凹凸,具特有的彩色光澤。質堅硬,破碎面顯層紋。無臭,無味。
21、人工牛黃
拉丁:CalculusBovis
藥材性狀:大多呈粉末狀,或不規則的球形、方形,表面鉛棕色或金黃色。質輕鬆,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後無清涼感。塗於指甲亦能染成黃色。
22、牛黃
拉丁:CalculusBovis
藥材性狀:本品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徑0.6~3(4.5)cm,少數呈管狀或碎片。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苦而後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
23、水牛角
拉丁:CornuBubali
藥材性狀:本品呈稍扁平而彎曲的錐形,長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側有數條橫向的溝槽,另一側有密集的橫向凹陷條紋。上部漸尖,有縱紋,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質,堅硬。氣微腥,味淡。
24、羚羊角
拉丁:CornuSaigaeTataricae
藥材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略呈弓形彎曲,長15~33cm,類白色或黃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對光透視有“血絲”或紫黑色斑紋,光潤如玉,無裂紋,老枝則有細縱裂紋。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個隆起環脊,間距約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處。角的基部橫截面圓形,直徑3~4cm,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習稱“骨塞”,骨塞長約占全形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縱棱與其外面角鞘內的凹溝緊密嵌合,從橫斷面觀,其結合部呈鋸齒狀。除去“骨塞”後,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形呈半透明,對光透視,上半段中央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質堅硬。氣無,味淡。
25、玳瑁
拉丁:CarapaxEretmochelydis
藥材性狀:本品為近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的板片,長10~20cm,厚1.5~3毫米。邊緣較薄,中央稍厚。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體。並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的花紋,平滑而有光澤;內面密布白色的條紋或斑點,並有縱橫交錯的溝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