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當樹

平當樹

平當樹是一種植物,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錦葵目、梧桐科的一屬,共2種,分布於東亞,中國有(P. sinensis Dunn)1種,產西南部。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學名:Paradombeya sinensis Dunn
原名:平當樹
商品名稱:平當樹
英文名:Chinese paradombeya
別名:Null
拉丁名:Paradombeya sinensis
分類:梧桐科(Sterculiaceae),平當樹屬(Paradombeya Stapf )
分布量: 世界:2種;中國:1種
引種狀況: 非引種
文獻來源:Paradombeya sinensis Dunn(1902)*; 徐(1977).
Paradombeya szechuenica Hu(1936-1937); P. rehderiana Hu(1940)

形態特徵

小喬木灌木,高達5米,小枝柔弱,被稀疏的星狀短柔毛。葉膜質,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披針形,長5—12.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淺心形,邊緣有密的小鋸齒,葉面無毛或幾無毛,背面被稀疏的星狀柔毛;基生脈3條,側脈約10對;葉柄長3-5毫米或無柄。花簇生於葉腋;花梗柔弱,長1-1.5厘米;小苞片被針形,早落;萼5裂幾至基部,萼片卵狀披針形,長4毫米;花瓣5片,黃色,廣倒卵形,不相等,長約5毫米,頂端截形,凋而不落;雄蕊15個,每3個集合成群並與舌狀的退化雄蕊互生;退化雄蕊比花瓣略短;子房圓球形,2室,被星狀茸毛。蒴果近圓球形,長2.5毫米,每果瓣有種子1個。種子長圓狀卵形,長1.5毫米,深褐色。
葉互生,狹窄,有鋸齒或鈍齒;花白色或黃色,叢生於葉腋內,花柄有輪生的小苞片3枚,在小苞片上有結節;萼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鑷合狀排列;花瓣不等側,闊倒卵形,枯存;發育雄蕊15枚,每3個與舌狀、有膠質、萼上著生的退化雄蕊互生,且和彼等的基部合生成一環,花葯闊卵形或橢圓形;子房無柄,2-5室,被星狀毛,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延長,有4-5槽;果近球形,分裂為數個平凸狀、長卵形的分果爿。

分布範圍

分布於東亞,我國有P. sinensis Dunn 1種,產西南部。產於雲南(瀘水)和四川南部(屏山)。

生活環境

生於海拔280—1500米山坡稀樹灌叢草坡中,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現象,土壤以黃壤和紫色土為主.複雜多樣的地貌,氣候特徵和人為干擾少的環境下。

生活現狀

物種分布區的縮小和種群數量的降低,是植物瀕危的具體表現.究其瀕危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自然歷史的原因.自然災害和地史變遷使本來繁茂的物種也難免於滅頂之災。②生物的影響.物種間競爭,病蟲害和自身繁殖更新困難,是導致種瀕危的原因之一.③人為影響.這是造成物種瀕危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由於大面積天然林被砍伐,工業的發展造成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不僅直接毀滅了大量物種,而且導致了生境多樣性的降低,使植物瀕臨絕境.另外,過度,盲目採挖,也是造成物種瀕危。
的重要原因.

保護對策

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與管理: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珍稀瀕危野生物種提供就地保護的最好措施之一.但由於歷史,管理和結構等方面的原因,現有保護區多為保護野生動物而建,並且現有保護區面積偏小,保護對象單一,這與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是不相適應的.還有,保護區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平衡,管理機構不健全,科技人員匱乏,經費不足,管理與科研
水平不高等因素都制約了自然保護區對野生植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因此有必要加大投入。
遷地保護:除自然保護區,保護點就地保護外,還應該對物種進行人工繁育,引種,進行遷地保護。擴大其種群數量,減少因生物影響造成的瀕危影響。還可以通過建立植物資源的種子庫或基因庫,對植物進行長期的保存。
加強科學研究: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都必須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應首先對植物資源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在摸清資源家底的基礎上,對保護植物及其生存環境作出綜合評價,在弄清致瀕機制之後,積極組織多學科力量進行綜合研究,提出合理開發及保護措施,並付諸於實施。
適度控制旅遊規模,減少旅遊污染,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暢通,城市擴大,環境污染,在旅遊熱點趨勢上反映出人們越來越嚮往原始,封閉,未污染的自然景區,而這些地區往往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分布區。

保護級別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